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李道豫的出身多有神秘感,比如,有传说他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道豫对此也多有耳闻。每每有人问起,他总是扔下这么一句:“我要告诉你:所传不确。”原来,据说他是李鸿章兄弟的后代,也因此他在“文革”期间被人揪缠,受到了冲击。李道豫祖籍安徽,因为出生在上海,平时在家与爱人讲上海方言,所以人们都说他是上海人。他1951年毕业于上海的沪江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外交部的国际组织合作司工作。时年20岁。他说他的工作很“单调”,40多年如一日。199O年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代表。在此之前,他…  相似文献   

2.
声声慨叹见民心孙信成孔繁森的事迹经新闻媒介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在争相传诵他的一桩桩感人事迹的同时,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概叹:“象孔繁森这样的干部太可贵了!”、“现在不少了!”、“早该宣传了!”他生在山东,家在山东,本有一个安逸舒适的...  相似文献   

3.
人生七十古来稀,再加一岁回故里;齐鲁文化发新光,勉励阿蒙再学习。读起竹内实先生的诗,就知道他的故乡情,他的大半生。看上去他一派实足的学者风度,有日本研究中国“第一人”的称号,可他说:“我要改名字啦!改内虚啦!中国明代诗人解话不是有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提膺沽,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诗吗‘!哦!我就是属于这一种人,虚得很!”竹内实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很早就到了中国,开了一家小旅馆,他们在那里没有获取多大财富,却生得了3个儿女。竹内实在中国度过了难忘的19个春秋。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的心灵中,中国是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晚清的历史中,就不得不提到李鸿章,他在这段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在对其评价的时候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一口咬定他是“卖国贼”,有人亦说他有开放的眼光和卓远的见识。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总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极端观点,对于李鸿章这样重大的历史人物的评说更是这样。故而,本文拟通过了解相关史实,并运用相关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来客观的评价李鸿章,同时也深化我在“中外历史人物评价”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效率专家在办公室到处巡视,他问一个办事员道;“你在做什么?”“刚空下来没有什么事”办事员回答。专家走到另一张台子。“你在做什么”他问。“现在没有事。”“啊哈!”专家一面叫,一面在笔记簿上记下:“岗位重复。”体面 在董事会上,经理突然叫道:“我放在会议桌上的手表给偷了!” 董事长耸耸肩对大家说: “诸位,我用一个体面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熄灯五分钟,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去,请拿手表的人,把那只表放在门口那张有钟的桌上。” 五分钟后,电灯亮了。桌子上没有手表,而且台钟也不见了。新职业:假装生病 64岁…  相似文献   

6.
过去,有一位22岁的年青人自从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所英国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他却四处碰壁。 为了求职,他从英国本地的北方,一直寻寻觅觅到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了世界著名的《泰晤士报》的编辑部。 “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他十分恭敬地问。 对方看了看貌不惊人的他,说:“不要”。 他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也不要”。对方回答说。 “那么,排字工、校对呢?”他毫不气馁。 “都不要!”对方显然已经不耐烦了。 他却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制的告示牌,交给对方,…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6,(2):30-31
一位外教说,天津的夜景让他想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歌剧《图兰朵》,它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里面有首歌叫《今夜无人入眠》,看到津城夜景,他就想高声歌唱:“那因爱情和希望而闪烁的星光!等黎明照耀大地,星星沉落下去!黎明时我将获胜!”本期通过选取的一组外教摄影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天津的美景。  相似文献   

8.
金点子     
原经理刚从局里回来,就急巴巴地 招呼公司全体人员去会议室开会。 公司是那种上了班可以喝茶聊天 看报纸打毛衣的清闲单位,一会儿人就到齐了。 原经理正襟危坐,说:“刚才我去局里开了个会,上头有精神,要减员增效!”原经理把手里的一份文件重重往桌子上一摔;“白纸黑字,硬任务,精简人员50%,只保留十个编制!” 公司有二十个人,正好十男十女,大家一听,心里“忽悠”一下,都傻了。 “你们讨论讨论,这事该咋办?”原经理见下面一片沉默,拍拍桌子,“谁有能力,不想在这儿干了,我现在就放他走!” 还是一片沉默。 计生办小张…  相似文献   

9.
据某报载,一病人到医院看病。大夫问 病人:“您每天按时出恭吗?”病人深感奇怪, 干吗看病还问是否“按时出工”呢?照实回 答,已经几个月没有“出工’”了。大夫大惊失 色,一个活着的人,怎么能几个月不“出恭” 呢!大夫接着问:“您不觉得难受吗?”病人 说:“怎么不难受,有什么法子呢,下岗了没 有找到工作。”大夫恍然大悟,他的“出恭”同 病人的“出工”是两件根本不同的事。 其实,早知有这种误会,何不用生活中 的大众词语“大便”呢!“出工”和“出恭”@冯天生  相似文献   

10.
最佳的自我投资策略■柯维假使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已辛苦工作5小时,筋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何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利?”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在此我必须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的智商不过中等。 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这并不完全是谦词。  相似文献   

12.
1994年,西宁市一位副市长到加拿大育空特区白马市访问,期间他半开玩笑地对时任该市市长的威根·威廉(WillamWeigand)说:“市长阁下,您任职期满后,到我们西宁市去,您将会受到热情欢迎的!”“好的,一言为定!”威根先生任市长期满后,没有忘记他的诺言,经过多半年的准备,次年以志愿者身份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担任市政府经个名字赫然其上。他们中有副省长。学生、老师、市民,也有公司经理、外国教师沙十国政要。威根先生的西宁之行,他本人既是倡导者,又是工作的检验者和实践者。为尽快地开展工作,他在这栋环境幽静的屋子里夜以继…  相似文献   

13.
“红颜”者也,褒词有之,贬词也有之。“红颜知己”,何等温馨!“红颜祸水”,又何等可憎!看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女人无罪,红颜其罪,于是就引出了本文的题目。明末叛将吴三桂,史书上说他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思说他本来是准备要归顺李自成的,因为李自成的大将霸占了他的“红颜知己”陈圆圆,于是,一怒之下,改降大清,成为引清兵入关的鹰犬走狗。照此看来,陈圆圆似乎成了亡明灭顺的“红颜祸水”,而吴三桂反倒是投降有理了。其实,这不过是“小说家”们的“戏说”而已。吴三桂本来就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奸佞之徒。他卖身求  相似文献   

14.
1994年4月8日,当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任命邹家华为国务院副总理后,有记者问他:“邹副总理,我们恭请您谈谈担任新职后的感想。”“感谢人民的信任!”身穿蓝色西装的邹副总理,笑容可掬地回答。“您有什么打算?”“继续为人民服务!”又有港澳记者问:“这次任命您当副总理,是否因为您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邹家华谦虚地回答:“我不是什么专家,我还要抓紧学习,向大家学习,向实践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心尽力。”会场上先是轻轻的响起几声掌声,接着的是一阵赞美声:“家华,家华,朴实无华。”提起这…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改联戏财主清朝,山东有个贾财主,腊月三十请说家蒲松龄写门对。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谁知他一听火冒三丈:“他妈的穷鬼增什么寿,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改!”蒲松龄说:“对联要成对偶句,上句改了下名也要改,不然人家要笑话的。”大...  相似文献   

16.
清雍正四年,皇帝御书四个大字作为匾额赐给吏部,这四个大字是:“公正持衡。”“持衡”就是保持公平,“公正持衡”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正公平”的意思。这说明雍正帝认为,作为全国官吏主管部门的吏部,最要紧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实际上,这不是雍正帝自己的认识,是他积累了历史上的经验之谈。重温一下古代政治家的有关经验和论述,对于在今天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7.
一种孩子般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这位身患癌症的老人的脸上,他说:“我再活十年,就能看到中国不再用‘洋纸’的那一天了!到那时,我就写一本‘三毛杨流浪记’,把自己这一生和毛白杨的故事写出来。”与五任县长结“树缘”,没有“户口”的“三毛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腊月二十三,北京,漫天风雪。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抱着一捆树苗子从中关村355路车上下来,又跌跌撞撞跑向320路汽车站。跟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太太也抱着一捆树苗子,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跑一边招呼:“慢点儿,别急,别急!”他们下了汽车又进了地铁,从地铁爬出来,直奔火车站,…  相似文献   

18.
学会“低头”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  相似文献   

19.
幼时,我常到舅母家住,她特爱我,但很少夸奖我。她有句口头禅:“爱叫的鸟,没毛。”我丝毫不解其意。有一次,小学国文考试,我得了100分,就连蹦带跳地跑到她家,一进门就大声叫喊;“舅妈,我的国文100分!”她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爱叫的鸟,没毛。”后来我上了初中,毕业前夕,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得了第三名,第二天去向舅妈报喜:“全校第三名呢!”她却毫无表情,只说了一句:“三年学个呱呱嘴,十年学个不出声。”我实在弄不清,一个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哪来的那么多的俗语! 恰恰真是过了十多年,我参加工作之后,…  相似文献   

20.
作为19世纪70-80年代中国商界名人,胡雪岩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通过夤缘权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他延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功匹前敌。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于时的“红顶商人”。此后,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设了国药号。胡氏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