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学者回国创业的“黄金时期”目前中科院研究员级的科研人员,55岁以上的占60%多,40以下的仅占20%多一点。如果60岁退休的话,那么5年之内,他们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要退出科研第一线。另外,由于“文革”10年断层,目前我国41~52岁这一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少。为填补如此之大的人才缺口,中科院除了选用大批国内培养的优秀年轻人才外,还急切希望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在他那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梳理了一遍科研人才结构后,直言: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未来的5-10年之内,是海外学者回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才大国。在当今世界.中国的人才数量或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如同经济有泡沫一样.人才也有泡沫。钱学森生前为中国杰出人才短缺忧思重重,其实,人才泡沫也是很值得忧思的。  相似文献   

3.
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在谈到人才标准时指出,新标准可以有学历和职称的概念,也可以没有这些概念,但必须从以学历为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把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考察,以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去衡量。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温州民营企业家中有学历、职称的不到  相似文献   

4.
35岁代表着什么?在一些企业看来,35岁是应聘者中的“老家伙”;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落伍者”;有家庭、孩子,不敢轻易跳槽的“失落者”……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围绕35岁,展开一个有关中年人才的话题。35岁困惑目前,在北京国展的一次招聘会上,两千多家用人单位有六成在招聘时,无论职位高低、学历和工作经验如何,都把35岁作为最高限定年龄。年龄的重要性,竟然与从事某项职业的前提———具备某项专业知识不相上下,成了人才招聘中的第一道“门槛”。的确,看看电视,翻翻报纸,听听广播,“35岁以上免谈”几乎成了一条…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5,(7):104-104
申诉方严某,女,24岁,某厂全民合同制工人被诉方:某厂,法定代表人:许某,男,48岁,厂长严某1989年被某厂招收为全民合同制工人,1992年5月15日向厂方提出结婚申请,企业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中规定“在学徒期内不准结婚”为由,不同意严某结婚。并告知严某如违反合同规定,将延长其学徒期。严对此不服,于1992年5月18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7,(9):102-103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后我和李某等人合伙做生意亏了本,欠下刘某2万多元钱。虽然法院判决我有还款的义务,但我根本无能力偿还。于是,刘某向法院申请执行判决。要求从社会保障机构扣划我的退休金以抵偿债务。请问,法院可否扣划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以抵偿债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文成 《人才瞭望》2008,(6):106-106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即将退休的专业业务人员,自觉精力充沛,打算在退休以后成立一个正当的协会,为社会提供诸如“心理健康咨询”,“法律宣传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请问,法津对此是如何规定的?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国有企业里出现青年职工退休的不可思议的怪现象。据有关人员调查,湖南某家5000人的企业,近几年40岁以下的“退休”的职工就有30多人,其中最小年龄仅28岁,另一家冶金企业,退休人员中20%是年轻人,最小的只有26岁! 据说,此现象从去年以来,呈扩大趋势。 在湘潭汽车站门前,一位摆香烟、槟榔摊的年轻妇女,今年30岁已退休2年了。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工资发不出,后找“门路”病退回家摆起了香烟、槟榔摊,每月收入近千元。某厂一女工今年26岁,已退休一年多,开起了小服装店,每月收入700—800元。 年轻职工为何要退休,除了企业效益不好,职工对企业前途失去信心这个表面现象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弄清当前企业职工在想什么。 据笔者了解,企业不少工人不安心本职工作,上班时间干活劲头不大,业余时间打牌战通宵!有的上班报个到后就回去吃饭、打牌、睡觉。问他(她)们这是为什么?他(她)们回答:过去是工厂的主人,如今是“奴隶”。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人才比例比一些发达国家高 《国际人才交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女性人口占了“半壁江山”。从您研究的女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域来看,目前,中国女性人才的总体状况如何?并呈现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向呢?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第6期关于国际化人才的讨论,感觉很有意义。 什么样的人才是国际化的人才呢?是不是会外语、留过学、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过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从事外事、外贸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掌握了与外国人交往的知识和沟通技巧。比如说一个翻译,就是国际化人才?还有,中国乡土文学大家莫言仅仅是一个“拄着拐杖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一是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不尽合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退休费计发是以个人退休时工资为基数,按规定比例计发,造成退休人员之间退休费数额差距过大,没有体现社会保险公平和保障原则,忽略了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对退休人员生活的影响。 二是现行退休待遇缺乏科学、正常的调节机制。现行的退休待遇未能较好地解决退休人员的待遇与物价挂钩、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问题,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只是通过与在职人员同步调整增加退休费和临时增加补贴办法解决,虽然花了钱,但退休人员对此仍有意见。 三是养老保险金发放的社会化程序低。长期…  相似文献   

12.
机构改革在即,编辑部收到询问公务员退休问题的来信越来越多,现将有关问题作一简单解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没有公务员退职的规定,公务员只能办理退休手续。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八条“国家公务员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的规定,凡经过医院证明,医疗鉴定机构签定,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办理退休手续。丧失工作能力的公务员办理退休手续时,不受年龄和工龄的限制。国家公务员能否提前退体?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凡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工作人员,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  相似文献   

13.
詹勇 《人才瞭望》2010,(8):75-76
我国人才发展的现状如何?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 胡锦涛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竞争力:全球化人才是如何培养的》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是封面上印着两个问题:“为何谷歌、高盛、微软等跨国公司的领导层都有印度裔的身影?为何他们能在全球化人才中脱颖而出?”封面上作者的国籍是日本,看来印度人的全球化竞争力已经让中日两国的人都很费解了。现年49岁的作者桑杰夫·哈辛,前25年生活在印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毋庸置疑的人力资源大国,无论是国内劳动力的使用情况还是国际输出情况,都可以显示我国人力资源的旺盛.但是我国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相对于精英知识阶层,技术工人的缺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技术工人的培养基础是教师,教师决定着培养的质量与走向,基于此,对技工人才这一概念进行了精准的定义,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提高师资力量培养出高质量的技工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楚杰 《人才瞭望》2003,(2):33-33
今天我们处于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重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无疑是对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出现只重学历不重能力,只重文凭不重水平的极端现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作业层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在技术工人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3项数字仅为5%、35%、60%,比例严重失调,技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知 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最重要资源,即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是人的智力的产物,知识经济说到底是人才经济、智力经济。因此,进行智力投资、积累智力资本、使自己成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的理智选择。 什么叫成才?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创新性人才?其中有没有统一的成才模式?如果有,这个模式是怎样构成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成才是人生最高需要——自我成就需要的实现形式,是主体人向着某个成就目标持续追求、不断进步的活动过程。成才和成功、…  相似文献   

18.
女:你有三室一厅吗?男:没有。女:你有雅阁吗?男:没有。女站起:我有点事,先走了。 男喃喃自语:俺有独栋别墅,为啥要住小公寓?女僵住。男自语:俺开着奔驰,难道要换成日本车?女回眸一笑,相亲继续。  相似文献   

19.
女:你有三室一厅吗?男:没有。女:你有雅阁吗?男:没有。女站起:我有点事,先走了。 男喃喃自语:俺有独栋别墅,为啥要住小公寓?女僵住。男自语:俺开着奔驰,难道要换成日本车?女回眸一笑,相亲继续。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以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姿态跨入了充满机遇、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面对我国加入WT0后承诺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国家关于“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的总体要求,我们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考核工作面对人才竞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工人也是人才”的正确理念,采取各种方式培养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强、文化素质高、技能水平过硬,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工人队伍,促进人才辈出,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一)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培训考核的长期规划。1.规划要有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