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领导班子成为一个团结战斗、和谐统一、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集体?笔者认为,除了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班子内民主生活制度之外,学会“班长”与班子成员的共事艺术,正确处理好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所在。一个领...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中正职是领导班子的核心,副职是领导班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和配角,是协助正职领导工作,完成任务的“智囊团”和“参谋部”。在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中,副职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副职的正副效应和正副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领导体制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没有依据科学的职位分类,建立严格的领导干部责任制,致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有严重的“讳副”现象。其表现形式如上级的指示精神有时不能及时向副职传达,研究处理问题不注意征求副职的意见,赋予副职一定的任务却不给予相应的权力,副职分管的工作有时得不到上下级的支持和配合,副职的建议往往得  相似文献   

3.
正职决策时有时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分析判断。对于副职来说,在正职的决策出现偏差、失误时,如何有效地拾遗补阙,如何正确把握拾遗补阙中的“度”,是亟待解决和把握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导致失去副职这一领导职务,或是在副职岗位上的任职时间过于短暂,影响今后的发展。 一、副职应树立现代“双赢”价值观 所谓“双赢”价值观,对于副职来说,就是在对正职决策拾遗补阙的过程中,相对正职来说既不出现“越位”现象,赢得正职对自己的信赖;相对自身来说又不出现“空位”现象,赢得部属对自己的认可,进而,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实现…  相似文献   

4.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人员竞争上岗,能较好地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和民主原则,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是分流人员的有效途径。但是,有些单位在实施竞争上岗过程中,人为地形成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争上岗的公正性,很容易使竞争上岗出现偏差。 误区之一:程序不统一,没有形成科学的法定程序。许多地方在程序上作法不尽一致,有的采取自我介绍、抽签答题、民主测评的顺序;有的先民主推荐中层干部正职,定出正职后,再由正职出题目,副职和一般人员笔试,再由正职优化组合的顺序;有的直接通过民主测评决定上下岗。上述列举的  相似文献   

5.
一是参与不干预。不论是哪一级副职,均为“班子”成员,参政、议政是基础。作为一名副职,要积极参与与本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工作。参与全局性建设有关措施的实施,不能袖手旁观当“观察员”。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研究,充分发挥一名委员(或常委)的作用。但要切忌,不能干预党组织的整体工作计划,不能干预正职的决心和党组织正确决议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3,(10):108-108
【领导四不】正职四不:总揽不独揽,宏观不主观,决断不武断,放手不撒手。副职四不:献策不决策,到位不越位,超前不抢前,出力不出名。平级四不:理解不误解,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交心不多心。用人四不:用人不整人,管事不多事,讲话不多话,严格不严厉。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中,科学执政是前提,要遵循领导活动的规律性,以科学的领导思维、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强化党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巧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果方圆分离,则用人效果会明显降低。领导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与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虽然可能会一团和气,但是由于缺乏竞争而难有大的贡献。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  相似文献   

9.
与黎晓新在一起,无论是共事还是相处都是愉快的.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始终吸引着我的注意力.一个春日下午的会面,让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交谈.  相似文献   

10.
方秋国 《人才瞭望》2006,(10):81-8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提起“第三者”,人们自然会想起插足别人家庭,导致夫妻离异、家庭破裂的卑劣小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插足领导之间,挑拨领导关系的“第三者”。我们不少本来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就是由于“第三者”挑拨而造成离心离德,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一些过去同甘共苦的战友,反目为仇,相遇如路人。 插足者的用心是要毁别人和睦而谋私利。较之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领导之间的“第三者”更为隐蔽和阴险,这种人往往都装着是局外人,事不关己的样子,或捕风捉影,在干部群众中散布流言蜚语,造成领导相互猜疑;或阿谀奉承,拉拢个别领导干部,取得信任后趁机诋毁他人,造成领导离心;或(?)弄是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适成领导不和;或推波助澜,抓住领导工作上的一些意见分岐,大肆渲染,大做文章,激化矛盾,造成领导反目。贻误本地区本单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夫妻之间谨防第三者在于坦诚相处,相互谅解,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2.
不即不离,亲疏有度 书上常说,恋人必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魅力永恒。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倒是一个“相对真理”。在领导艺术中也应遵循这一点,特别是与下属相处时,更应记住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若距离太远,“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神圣得不可接近”,似乎也没人买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铁饭碗被砸碎,解雇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特别是在外资及三资企业中)。当然,在被解雇的人员中,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与上司相处不善而引起的。因此,“怎样与上司相处”就成了一门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其实,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关系学”和“谋职学”早已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怎样与上司相处”就是这些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深入研究一些与上司妥善相处的艺术,对我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哈利·莱文森曾将难以对付的上司归纳为几类:专横霸道的、窝囊的、甚至是诸多挑剔的完美主义者,在你碰到的难应付的上司中,可能还兼备数种以上的特征。但是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你的对策得宜,他们是不难应付的。  相似文献   

14.
“班长”与班子成员的共事艺术许青云领导班子团结问题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何使领导班子成为一个团结战斗、和谐统一、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除了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5.
抱怨头头容不得异见,这样的人是 很多的。 容不得异见,在某些人看来不算侵 害自由,只是“作风不民主”。不民主,与 “人民共和国”之精神相悖,照说也是很 大的问题。但往往搞起“自我批评”来, 一些人笑嘻嘻地说自己“在具有开拓精 神的同时作风不够民主”,脸上是一点 红颜色都不带的。盖民主只是“作风”而 非制度,与“魄力”、“开拓精神”一比,究 竟是小节;只要事情办成,不要说“作 风”并一些,便是“霸王硬上弓”又如何? 然而,在“民主评议”的当口(这是专门“发扬民主”的时辰),“作风”也显得有些重要了,正如脚指甲…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的处事艺术庄凤娟领导工作事关全局,“忙”是一种普遍现象;忙而不乱,忙中有序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尽力追求的目标。而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者辛辛苦苦,忙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却工作效率不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科学地掌握和运用好领导艺术中的处事艺术。处事艺...  相似文献   

17.
《圣经》里有一个“马太效应”的典故,其寓义是:让有的拥有更多,让没有的更没有。后来,美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把这一主张优势积累的典故概括为“马太效应”。干部培训,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当前,一些地方仍将培训看作另类“奖励”和“福利”,给予主要领导的多、副职领导的少,部门领导的多、乡镇领导的少,机关领导的多、企业领导的少,没有真正让干部培训做到“全覆盖”。显而易见,“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8.
管理沙龙     
“不”字与管理艺术有很多智者之言与“不”字有关,如“聪明人以其经验为依据说话,更聪明的人则据其经验而选择‘不’说话”;“从比较差的领导那儿可以学会‘不’要怎样做,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做”;电影《教父》中的教父见其儿子接班后常对下属讲“不”字,于是教导他说“你应该学会说‘不’字”。对于管理者来说,容易说“不”字,因为其所处的出人头地的地位和所负的责任,他们必须对下属发出指令,并批准下属的报告,所以经常会讲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什么不许做。“不”是“负”词。经常伴随着否定或拒绝之意,因而带给人们的是不高兴…  相似文献   

19.
要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 当领导,就是带领和疏导。带领,指的是自己的行为;疏导,指的是自己的思想影响力。 显然,行为与思想都有个“潜意识”与“习惯”的问题。 第一,在你每天的用词中,用“能够”代替“不能”,这对于你遇见的大约95%的难题都适用;  相似文献   

20.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多数领导;80%的时间都用于沟通协调,确保行政效能的提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个人才能占15%,人际关系占85%。因此,要当好科长必须善于凝聚力量。 (一)在工作思路上与领导凝结,搞好“应接” 首先,在组织上要服从而不盲从,要奉命而不唯命,要尊上而不唯上。领导者的“拍板”是代表上级的意图,必须服从,以维护领导的权威。但自己又不能当“传声筒”或“复印机”。下级对上级指示在保证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实际灵活地执行。同时,要善于上行沟通,使自己的正确做法能及时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