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作压力之下你会怎么说?是“喘不过气,忙乱不堪”还是“面对挑战,干劲十足”?两者之间的生理差别微乎其微。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工作压力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你更坚强,也可以将你摧垮。在多数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以下是专家提出的有助于你在压力之下表现得更好的8种方法。为压力正名不要怨恨压力。它实际上是在表明你的事业有了进展。你应该把重任在身视为难得的机会,它能推动你前行,掌握新技能,表现自己的勇气。不要一味抱怨会耗尽你的精力,应以乐观的态度迎接超负荷的每一天。你要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我有能力应付的挑…  相似文献   

2.
提问:我的教学成绩一直不好.昨天数学老师又找我谈话了,我虽然表面上言听计从,可心里一直有自己的想法:我今后不想成为数学家,以后也不想跟数学打什么交道,学会加减秉除就够了.何必要学什么函数.什么微积分,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吗?  相似文献   

3.
有实力的大公司充满游戏规则.在这里服务的你拥有许多机会,但也承受着压力和风险。有时,面对窘境.你真不知道应该怎样使你的命运之舟急转弯。有没有尝试过利用休假的机会?深谙其中奥妙的资深职员会告诉你:并不需要等到筹划旅游、疗养或要去医院做健康方面的检查才休假.休假机会给予每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现代螺丝钉”.不仅担负着解决我们身体上的疲惫的任务.还有望解决我们精神上的紧张、难堪、羞愧、追悔和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笑话四则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男孩。护士蹲下身来,问其中一个小男孩: “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 “我吞下了一个玻璃球。” 接着护士又问另一个小男孩:“你呢?” “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求职者,必须学会推销自己。同时,还要会应对各种提问。 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求职者来说,面对面试官的提问,有时,真的会防不胜防,被打个措手不及。慌乱中,雾里云里,不知所言为何物。但实际上,面试官的提问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不妨来剖析一下面试官的一般提问方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封闭型提问 例:你愿意做工程师还是市场开发人员? 分析 问题答案具有确定性和惟一性,应试者只能做既定性的回答,不应加以随意发挥。 出招:这种问题回答力求简洁、明白,一般不需作过多补充和修饰。 2.开放型提问 例你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摔碎的瓦罐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后汉时,太原有一个叫孟敏的人。一天,他扛着瓦罐来到市场,一不小心,瓦罐掉在地上,被摔得粉碎,但他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旁观者无不奇怪。有位叫郭林宗的人看到了,跑上前去问孟敏:“你的瓦罐掉了,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孟敏说:“从肩上掉下去肯定会摔得粉碎,我看它又有何用?我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郭林宗认为:这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劝他为学,果然十年后孟敏一鸣惊人,成为知名学士。  相似文献   

7.
管理沙龙     
1 表扬是一种“翻倍法” 表扬的力量有多大?表扬就是鼓励下属工作积极性的一种翻倍方法。表扬能让一个人为你甘心服务吗? 作为一个领导、主管,你也许对表扬的力量有所怀疑而不敢使用。现在,你必须改正过来!你希望一个人誓死忠实于你并全力支持你吗?你希望得到他的精诚合作和甘心情愿地服从吗?你希望他信任你并尊重你吗?只要你希望得到这些,那你所要做的只有一样:表扬他,不是一次,而是要经常地表扬他,不怕次数多。 表扬他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告诉他,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你是如何如何地需要他,几乎到了离开他就不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  相似文献   

9.
学会关门     
最喜欢看《鲁豫有约》的访谈节目,有一期是采访白岩松,他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鲁豫问: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你如何应对?白岩松说他的秘诀是:“学会关门”。  相似文献   

10.
绩效评估     
案例:李经理刚完成与一名员工关于绩效评估的讨论。情绪很低落。午餐时,对另一名管理者说:“我今天上午给小王作了评估,今我突然想起今天是评估的最后一天了。于是。我把他从预算会上叫出来。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的反应。他说他没时间准备,且要我对每一个批评都举例说明。而他却一个劲地说他在几个问题上不同意我的说法。我讲了几个我对他不满意的地方,后又好意告诉他怎样改正错误。然而我得到的回应只有愤怒和沉默。我想他至少应该感激我.给我一些反馈才对。是否现在人们都不太关心自我提高了?平他还挺不错,是在评估中他看起来很不高兴。你说他到底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1.
镜头实录:当新近提拔的某长Y批评下属X组织纪律性不强、工作不主动时,X不仅不接受,而且还反唇相讥:"我已经比你以前当"兵'的时候好多了,你还要我怎么样?"Y哑然。有的年青人好高骛远,觉得自己当"兵"是屈才,平时工作吊儿郎当,不尊重领导不尊重同事,让人侧目......。俄国早期进步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在大海中航行,每个水手都要做好当船长的准备。显然,车氏所说的"水手"和"船长"就是人们现在所讲的"兵"和"官"。而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论是做"水手"还是当"船长",都应该而且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好职责的。从这一点来…  相似文献   

12.
一个管理者必须懂得激励之重要。因为,尽管你可以干两个人的活,但你毕竟不能成为两个人。你必须全力以赴地去激励你的下属,并通过他们再去激励他们的下属,如此下去,组织的活力就会大为增强,整体的功效就会充分显示,一加一大于二便能成为现实。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  相似文献   

13.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0,(5):109-109
年轻人要有“五干”:肯干、能干、善干、长干、恒千。另外,在大学时就要学习和培养在人群中的凝聚力,有好人缘的人往往容易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好的人缘从哪里来?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人天生需要得到尊重:二是发现和宣扬团队队员的优点和长处;三是宽容和公正;  相似文献   

14.
高胡 《人才开发》2010,(9):60-62
梁惠王见庖丁解剖牛时又轻又快,便问:"你干这种活有多久了?怎么干得这么轻快啊?"庖丁说:"快30年了,没有一天不是干这种活。时间长了,干得多了,熟能生巧。现在上了年纪,手就慢多了。"梁惠王说:"干了这么久,仅刀子大概就用坏了几十把吧?"庖丁说:"不,干得久了,也就不费刀子了。你看我手里这把刀,已经使用19年了,而且从来没有磨过。"梁惠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庖丁说:"在你们看来,一头牛全身都是皮和肉。可是在我的眼里,一头牛只是些骨骼而已。"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相似文献   

16.
有两份工作放在你面前,一个你不喜欢做,月薪两万元;一个你喜欢做,月薪两千元。你如何选择?比较合理的答案是:白天做前者,晚上干后者。  相似文献   

17.
刘亮 《人才瞭望》2014,(3):37-37
梁启超“离卷估分” 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一个研究先秦文化的学生期末考试仅得了50分,该生郁闷不已,就前去询问,梁启超说:“你的试卷我根本没看,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对我也没帮助。你回家复习一下吧,开学来补考就是。”开学后,梁启超在该生的补考卷上打了100分,该生又疑惑不解,梁说:“你的试卷我还是没看,经过一个假期的复习。相信你一定考得很好,我还看它干啥?”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题为《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近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19.
善于随机应变 做事灵活,懂得适时变通的人能够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老板喜欢有潜质的下属,而不喜欢凡事都自夸自赞的人。但是,你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使老板知道你更佳的潜质,不能使他认为你已经尽全力了而工作成绩仍然平平。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适时变通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不少老板认为下属不懂变通,尽管他们工作非常努力刻苦,但这样的人在老板的心目中充其量不过是一头耕牛,只能用来干一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前几年,国家科委送了一本资料来征求我的意见,说社科院要搞院士,怎么搞?有的人不赞成搞,原因是太复杂,自然科学比较好一些,社会科学的成果不好确定。我想,社会科学院士制非揭不可,但是不会顺利,有困难。选谁不选谁有困难,还有一个是用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管理好呢,一时还想不出来。_同行评议行不行呢?你要当院士,就拿出著作来,看有没有贡献。看学术界对你的评价如何。这是客观的标准。总之。要搞就不能给任何非学术的人进来、要搞就不能““通货膨胀。一膨胀,就不起作用。教授满天飞、敏授就不值钱。院士多了也不值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