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湛泳  李勇辉 《探求》2005,(2):35-37
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买公房给优惠制度、廉租房制度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针对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与一人公司之间存在着应然的制度联系.一人公司是法人格否认规则适用的主要对象,适用情形与标准具有特殊性,亦具有特殊的制度价值.现行公司法第20条、第64条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适用于一人公司的基本制度框架,但其立法理念与立法技术均具有探索性质,司法适用的可操作性亟待强化.为此,尚需司法裁判经验的适时跟踪、总结和完善,并形成司法实践、司法解释与立法修订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住房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从1950年至1989年,住房建设投资2900亿元,特别是最近10年国家投资共建14亿平方米住房,但没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目前,我国职工人数达到1.4亿,需要大量住房,虽然国家每年投资360亿元用于建房、维修,仍然满足不了需求。黑龙江省1989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内原来的3.2平方米提高到5.42平方米,但是仍居全国人均水平的倒数第一位,比全国平均6.6平方米少1.18平方米;危房占实有住房的2.52%,比全国的1.46%高出73%,这种严重的住房矛盾急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住房一直是福利型、低租制、国家包的办法。这种办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住房紧张,连维持简单扩大再生产也不可能,还要背上高补贴的包袱,国家投入越多,包袱越大。这种落后的制度刺激住房需求的扩大,加剧了供需矛盾,导致消费结构异常,滋长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所以,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非改不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有利于尽快实现小康水平即人均住房8平方米的战略目标,搞好住房制度改革有助于引导消费,拓展市场,改变单调的消费取向、畸形的消费结构,住房改革有助于解决职工住房苦乐不均、消除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住房制度改革,不仅能促进住房良性循环,而且能理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孙明 《学术交流》2006,(9):41-43
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而设计的,它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权利禁止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与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相互依靠和功能互补,反映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面对目前我国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及相关法律缺失的状况,由于我国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就要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明确当前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场合,让股东承担对债权人的法律责任,起到保护债权人和降低社会信用风险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体现正义与公平。  相似文献   

5.
石油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石油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得其住房制度改革成为整个企业改革的至关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住房制度改革不仅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还要对其成效进行实时评价.评价石油企业住房制度改革需要从企业住房供应体系、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企业职工住房负担水平、企业职工住房质量四个子系统出发,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石油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石油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同其他评价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判断矩阵的模糊性,能够简化人们判断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复杂程度,借助模糊判断矩阵实现定量转换,可以进一步判断住房制度改革的效果,对影响住房制度改革发展的问题提出早期顸警.  相似文献   

6.
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而系统的工程.在这项改革中.需要多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的配套改革,它对促进住房商品化,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立多条融资渠道广泛筹集住房资金房地产金融机构要启动住房市场,即对住房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支持,就要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因此,房地产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多条融资渠道,广泛筹集住房资金,以保证住房生产者与住房消费者的需求.第一,尽快理顺建设资金渠道,把原用于住房生产、经营、消费的资金集中起来,专户储存,使之由无序为有序,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起国家、企事业以及个人三级住房基金.第二,大力发展个人住房储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储蓄购房将成为住房消费的主要方式.它将成为房地产金融一项长期而稳定的资金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4):72-81
宅基地制度是实现住房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制度,通过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系统解决贫困农户人员聚集、宅基地取得和建房资金筹措方面的难题,平衡宅基地的住房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文章以黑龙江省9县(区)为调查区域,对样本区域住房无保障贫困农户家庭特征以及现行住房保障措施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如何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解决贫困农户住房保障问题。研究发现:现行住房保障措施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覆盖范围有限、资金压力大以及未充分有效利用存量宅基地的普遍性问题。结合全国宅基地试点改革经验,建议优化宅基地空间布局、构建农村宅基地分类有序退出机制、搭建农村住房及宅基地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机制,为贫困农户住房保障提供用地和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难题。构建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是满足该群体住房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我国住房改革的重点内容。加强中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和不断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的实施策略,对于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住房问题是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将住房保障事业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借用"PES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影响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和政策有效性因素(T).从政治因素来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管理不足与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房价收入比、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两个经济因素,反映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的问题.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俗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再次印证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力度小,供给不足的缺陷.政策有效性因素,反映出住房保障制度本身制度的有效性差,而这一制度缺陷致使道德风险问题频发,带来负外部效应.基于此,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采取的对策为: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倡导新型住房供给与消费模式、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社会》2001,(6):25-27
从一定意义上讲 ,广告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基于此 ,笔者收集了自1994年以来所有3月2日的《新民晚报》 ,试图通过商品住房广告来说明近年来上海市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情况。之所以选择1994年作为临界点 ,是因为 :第一 ,1994年以前 ,面向国内普通居民的商品住房广告寥寥无几 ,再往前比较已不具有可比性 ;第二 ,1994年是我国房改制度创新阶段的起点 ,之后我国的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住房货币化阶段。一、从广告的变化看住房制度的变迁住房是一个特殊商品 ,住房市场的发展情况与有关政策紧密相关 ,商品住房广告的变化状况能…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敏 《创新》2009,3(8):26-28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应着力解决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深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房保障法》的基本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规划,该法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本文提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效性与前瞻性结合以及衔接相关法律的总体起草思路。本文在对《住房保障法》应当涉及的主体制度作一梳理后,提出了《住房保障法》的基本框架建议:总则、住房保障的对象和方式、住房保障的住房和资金、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经济地区廉租住房配租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人都应享有适当的住房.不断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是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由于我国目前廉租住房的供给主要由地方财政支出,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廉租住房配租机制.具体体现为廉租住房的配租对象、配租模式及配租标准的差异.廉租住房的供给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应根据财政状况、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度、城市现有住宅存量、质量与价格、城市二级住宅市场的发育程度及配租对象的偏好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配租模式.同时在未来我国廉租住房保障立法中应给予地方政府选择配租模式的创新空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现阶段加大廉租住房房源的供应均是非常必要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制定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廉租住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杨梦涯 《探求》2012,(1):56-61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存在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广泛、保障机会不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功能缺失、住房金融机构单一等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住房金融问题上宏观调控失灵,导致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适得其反、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造成新的更大的垄断、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和政府担保制度不完善等。防止政府宏观调控失灵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制约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房的阶层分化:基于CGSS2006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胡蓉 《社会》2010,30(5):164-192
住房是透视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的重要视角。本文依据2006年CGSS全国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分析方法,从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区位三个维度描述并分析了当下中国城市住房资源在阶层间的分化状况。研究表明,在制度变迁背景下,住房资源分配虽然复杂多样,但住房资源的占有及住房区位的分布仍被打上阶层分化的烙印。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区位的分化不仅表现在阶层之间,同时也表现在代际之间。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理论进入中国后,其市场化的理念对中国住房市场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住房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住房市场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迷信住房市场,因此选择性地执行政策法规,并由于缺乏制度约束而导致寻租严重、玩忽职守.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从制度上减少逐利性行为,加大对住房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尽可能培育多种住房开发主体.  相似文献   

17.
英美法系对公司人格否认思想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冬 《学术交流》2004,22(5):29-31
我国修改公司法的核心任务是健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制度,乃法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对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权利的相应法律规范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以公司名义贪赃枉法的公司管理人员,已开始间接引用英美法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思想。本质上,公司人格否认思想是对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它具体包括"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和"深石原则"等。  相似文献   

18.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下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改革措施。它将改变传统的住房实物分配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新的住房分配体制。实现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住宅的最终消费者——居民推向住宅市场。 一、对货币化分配制度基本特征的认识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在住房社会再生产中最终消费者以有偿货币方式取得住房,也就是单位将住房的实物分配转化为按照职工工资、工龄、业绩、住房现状等核定并发放的用于取得住房的货币工资(包括住房补贴、住房津贴、住房有价证券等形式),让职工凭个人收入到市场上购买…  相似文献   

19.
在记忆中,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似乎没上过CCTV的“焦点访谈”,但它的确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一位在房改部门就职的朋友告诉我,这两三年年,他面对“房改最近怎么样啦?”之类的“访谈”几乎天天都有……多少人盼望着通过房改,圆一圆“住房梦”.可展纵观中国房改十七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时而是笑脸.时而是冷竣,人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房改,离我是近还是远住房制度改革,简要地讲,就是逐步把当前的福利制、供给制的住房制度,变为商品化、社会化的供求体系,不论是建房、买房,都要变成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20.
汪建强 《社科纵横》2014,(12):55-58
合作治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遵循的缓解国民住房难题的政策理念,而中国对其尚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这成为引发目前中国住房形势困境的一个重要诱因。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合作治理的积极意义,以合作治理的政策思维努力培育和扶持民间非营利性质的住房发展组织力量,构建多元合作化的住房制度体系,从而缓解严峻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