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分析了发展粮食产地加工转化对其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河南省发展产地加工转化的优势和方向。认为应围绕粮食经济发展,优先做好粮食产地加工转化,把粮食加工产业培育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提高粮农收入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政策扶持。要在粮食生产基地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延伸产业链,以带动产粮大县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粮食产销政策谢朝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内部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品质明显改进,加工转化的能力有所提高。随着粮食销售市场的逐步放开,不少地方初步跨入了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轨道。但由于粮食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3.
一)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省的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吉林省的粮食生产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包括粮食在内...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将粮食种植调整为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种植,更不能将耕地转化为工商用地去发展第二、三产业。所以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旋空间较小,必须另辟蹊径。那就是各级政府必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加大对种粮户和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力度,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强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能力,矫正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政策上的偏误。  相似文献   

5.
关于吉林省粮食转化问题的研究文/王忻郑江于国印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率、玉米出口量等指标已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但粮食生产优势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这些年来,粮食生产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而农民收入位次却逐渐后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粮食的应急保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一手资料与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在应急保供能力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的粮食流通系统在总体上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存在储备品种和加工转化能力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二是社会粮食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善;三是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硬件设施跨地区衔接度低和管理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的不足。为提高粮食流通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从优化粮食储备结构、推进市场化改革、科学指导农户和城镇居民储粮、提高粮食物流设施跨区域衔接度和完善粮食物流顶层设计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安徽的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超过一半,而粮食占种植业的比重又接近一半。因此,粮食对于安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支柱的作用。无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粮食生产不可忽视,尤其是优质粮更是如此。“卖粮难”只是地区结构和粮食优劣品种结构不均衡的表现。只要我们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抓好流通,使农民的小生产、农产品的小流通转化为大生产、大流通犤1犦,粮食这个支柱是稳固的。安徽不应较多地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粮食价格基本放开,粮食市场已经开放。但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以及新旧体制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粮食价格波动问题 在我国粮食由计划购销向市场机制转化时期,价格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户粮食自给程度高,商品率低。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左右,粮食自给率为70%左右,因此,粮食丰收与  相似文献   

9.
粮食涨价是一个长期的必然趋势,我国制粉企业通过压低原材料价格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且随着我国《劳动法》的实施,其人力成本又必然上升,制粉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倚重于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对当前粮食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粮食加工转化与粮食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此背景下对制粉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制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崔坦 《社区》2008,(29):52-52
英国每年食品浪费严重。英国政府为此计划在城镇装置一种新型机器,把剩余食物转化为电和肥料,既解决了粮食浪费问题,又缓解食物垃圾填埋场紧缺现象。  相似文献   

11.
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很容易将强势地位转化为本国巨大的贸易利益。定价权的大小与决定基准价格的能力成正比,基准价格的形成与具体的定价机制紧密相关。在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充分的弹性,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建国40年来,我国农业一直徘徊在温饱水平上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是难以避免的,勉强维持粮食自给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考虑到这种前景对我国国际收支必将发生的巨大影响,积极的对策是促使我国农村的产业向出口型转化,当然,首先从沿海地区做起.  相似文献   

13.
粮食大省的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济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在向区域综合经济优势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如政策激励、人地矛盾、农业弱质性、结构调整滞后性、优势转化平台等方面。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应加强将粮食主产区产粮优势转变为区域综合经济优势,这就需要从利益调节机制、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和构建农业生产要素平台等多种视角,寻求一系列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具备资源禀赋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素有"粮仓"之称。然而东北"粮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状况不理想、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瓶颈制约。东北"粮仓"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破除瓶颈制约,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东北"粮仓"粮食生产的农业区域价值基础上,进行优化二元结构、延伸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等方面的有效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及市场体系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粮食流通与粮食行业法制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评述了域外有关国家粮食流通的法制资源.最后给出了促进粮食行业法制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成为当务之急.在对河南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河南省粮食物流通道系统、物流结点网络系统和重要粮食物流枢纽,并对河南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具体建设项目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0—2007年重庆市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建立了线性生产函数模型,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生产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得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重要结论。因此,提出了高度重视重庆市粮食安全问题,应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依靠粮食单产的提高来增加粮食总产量,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有关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粮食生产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及其 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粮食生产在价格、贸易等方面给粮食主产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粮食制度与粮食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两者的关系,对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演进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农业经济是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生成基础,民本思想是粮食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社会政治是粮食制度文化的变迁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