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声练习是声乐学习中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仅是歌唱状态的准备和启动,更是科学发声的基础。文章从发声练习的步骤、发声练习的强度与频率和发声练习曲的选择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歌唱中的发声训练方法及技巧进行阐述,以期在演唱中更好地掌握发声习惯,提高歌唱技巧与歌唱能力,建立科学的相对固定的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2.
合唱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各队员的发声方法,让他们尽快地进入积极的歌唱当中去.从而提高他们歌唱发音的掌控能力,以取得较好的合唱整体效果,培养他们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3.
敖淳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40-141
声情并茂,是在歌唱中倍受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此方面大量的文献研究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在发声练习中,它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对中国历代民族声乐理论家精辟论述的领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声乐学习和演唱实践,分析和探讨中国民歌演唱中的语言技巧。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所遵循的"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的语言技巧与发声的关系;以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吐字方面的语言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沉浊、直硬,咬字夸张,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柔和及山东民歌舌根子有劲、干脆利索为特点的语言技巧与民族风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声乐方向的艺考生在高中阶段对于声乐的学习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很多学生是从高一,甚至高二才开始接触真正的演唱学习。这种演唱截然不同于之前那种自娱自乐式的唱歌。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唱歌是用自然的嗓音,自发式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艺考的声乐演唱则是需要通过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方法,进行相当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一种演唱状态。所以有的学者将天然的状态称为“唱歌”,而专业性的状态称为“歌唱”,两个字顺序的不同,看似变化很小,实则在专业上有明确的划分。本文主要探讨发声训练对于艺考生声乐方向考生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白扬 《民族论坛》2012,(7):8-10
今年秋天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6月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63名,其中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少数民族代表6名,在报经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后,他们将代表全省360多万名共产党员出席党的十八大。届时,他们将肩负着全省党员、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作为民情"使者"郑重发声。  相似文献   

7.
白扬 《民族论坛》2012,(13):8-10
<正>今年秋天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6月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63名,其中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少数民族代表6名,在报经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后,他们将代表全省360多万名共产党员出席党的十八大。届时,他们将肩负着全省党员、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作为民情"使者"郑重发声。  相似文献   

8.
在大专院校音乐教育中,以西方的科学发声方式为基础,使用美声唱法从而实现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教学阶段充分参考美声唱法的理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如此,可以提升学生的声乐能力,又可以正确地认知民族作品,也能够创新声乐的演绎方式与风格,从而更有利于大专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独特完美的乐器,人之声带像极了琴弦,在管状的喉器中,通过震动发声,因此它兼有管乐和弦乐的特性,并能与任何乐器配合得极其完美.任何一位歌者都是在纯人声的基础上,用真情实感诠释艺术作品,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容易到达人的灵魂深处.本文是笔者多年来群文声乐教学与研究的总结,旨在帮助更多声乐初学者快速建立科学的发声观念,在短期内快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  相似文献   

10.
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独特完美的乐器,人之声带像极了琴弦,在管状的喉器中,通过震动发声,因此它兼有管乐和弦乐的特性,并能与任何乐器配合得极其完美。任何一位歌者都是在纯人声的基础上,用真情实感诠释艺术作品,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容易到达人的灵魂深处。本文是笔者多年来群文声乐教学与研究的总结,旨在帮助更多声乐初学者快速建立科学的发声观念,在短期内快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  相似文献   

11.
合唱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各队员的发声方法,让他们尽快地进入积极的歌唱当中去。从而提高他们歌唱发音的掌控能力,以取得较好的合唱整体效果,培养他们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2.
方言的运用能够凸显民族声乐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能够渲染出艺术作品的风格魅力,是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声乐作品演绎时,除了能熟练运用发声方法,掌握独特的唱字方法——方言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研究与积累。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歌历史悠久,有着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与魅力.本文从湘西苗歌的历史渊源出发,首先从音乐体裁、框架调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湘西苗歌的音乐特色,并进一步从演唱发声方法、音色处理特征以及声腔特点几个方面研究了湘西苗歌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4.
声情并茂,是在歌唱中倍受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此方面大量的文献研究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在发声练习中,它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试论管乐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们在练习或演奏中,在相同之处,常犯下相同错误,且错误的修正与改进十分缓慢,为了引起同行们重视,改正错误,特别提出在管乐练习与演奏中存在的多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歌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声音素质,还需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和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唱训练,这样的歌唱训练是对歌唱乐器的制作、调理和再整顿的过程。只有经过良好的歌唱训练,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就歌唱乐器的使用而言,歌唱技巧是获得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必要手段,歌唱者必须重视技术的磨练,以求得艺术的完美。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3日,一块小小的“切糕”在微博上发酵成了上万6词友吐槽的热点事件,随后新疆发布、天山网等政务微博纷纷发声,后续各大网媒和纸媒也相继介入……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以自然即物质社会和人的心理为基础,但又高于自然的水平,进一步美化、超越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具有双重意义:一种是原始的、简单的、有待美化和提高的自然;一种则是经过改造加工但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赋有美感的自然。从第一种自然过渡到第二种自然则是一切艺术的必经之路。声乐作为一种以人身为发声乐器的艺术,更需要自然。本文以歌曲《包楞调》为例,通过对《包楞调》发声与咬字的分析,来阐述演唱中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从意念思维活动、意念控制气息,意念指挥声音等方面来探讨其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在声乐学习中声音问题就其发声而言,其实就是大脑意念问题.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大脑意识来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活动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何满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147-149
意大利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也被誉为世上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并且意大利作为歌剧的发源地,语言的特殊性对意大利歌剧和美声唱法的发展与传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美声唱法中意大利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同时,在探究意大利语简单的发声规则与发声技巧中,也能对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帮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意大利语言美化扩展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帮助演唱者感受美声唱法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将以常见的美声唱法中的意大利语发音规则为切入点,探究如何提升美声唱法中意大利语言美化扩展的功能性,并为以此为相关的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