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汉阳周县的基本范围在今正宁县一带,其治所不在正宁永政乡东,也不在陕北绥德县境内,而本来就在正宁罗川。因此,罗川古城是庆阳境内设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县治。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与关中仅仅一河之隔,是庆阳地区最为直接地受中原文明影响的区域,也是古代历史上庆阳农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巨大的历史、人文和经济价值。因此,是甘肃省和庆阳市开发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应当着力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2.
古代陕北是中华民族一角具有多元文化的兵燹战略要地,许多北方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这里,与汉人一同开发高原文化。譬如春秋的白狄,中世纪的党项毛人和鲜卑、女真、蒙兀室韦人等等,他们中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北朝和隋代的朔方夏州(今陕北靖边县境)鲜卑族宇文部的莫豆干家室中,宇文贵、宇文忻、宇文恺父子,就是比较突出的历史人物,也是我们研究陕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陕北地区新编地方志书秉着新志新修的原则,在编撰过程中,从材料应用上、种类类目上、内容取舍标准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修史编志目的是鉴古知今,为人所用,因此陕北地区新编地方志有较强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历史地理沿革、逻辑推理辨析,意在考证老子故里在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鹿邑县东太清宫,而不在今安徽涡阳县。  相似文献   

5.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论述陕北生态地理环境演化和陕北人种构成入手,分析了陕北历史文化的精神品格,认为:陕北文学是陕北历史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它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最有价值、最震撼人心的是陕北文学所蕴含的悲苦意识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7.
韩愈贬赴湖州刺史途中,赋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学《语文》注释“蓝关”在蓝田县,吴金夫同志又著文说在广东龙川县。本文以足够的地理、方城历史资料及其他证据说明:韩诗所指的“蓝关”,在今商州市牧护关,即古关旧所;它不在蓝田县,也不在龙川县。  相似文献   

8.
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自古以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单元,历史的复杂性、文化的多元性,使得陕北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根据20世纪以来关于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情况,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可分为20世纪30、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目前三个不同时期。对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其研究状况在不断走向繁荣,并且学术水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1928-1932年(民国17-21年)陕北遭受了历史上少有的大旱灾,大旱灾使该地区出现了持续的生存危机。旱灾引发了大范围的鼠疫流行,这对人民的生活条件造成了重大创伤,而地方官吏及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致使灾荒进一步加剧。大旱灾不仅对当时的陕北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以后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灾荒致使本已十分脆弱的陕北生态环境和植被进一步恶化,人口和劳动生产力锐减,同时使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为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以及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域性博物馆。以陕北一带自然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典型资料、典型物证的收藏、展示、研究为己任。本博物馆注重收集反映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的气候变化、动植物变异及地理环境变迁的典型物证资料和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注重收集华夏族,特别是黄帝族早期在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生息、发展以及夏商以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陕北一带长期交融形成区域特色文化的各种历史见证物。同时,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又是榆林学院陕北文化重点专业和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基地,是进行区域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传承陕北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榆林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及榆林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应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建设的战略高度规划和建设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走高校和地方共建的道路,统筹地方和高校的文物资源、展览、人才条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陕北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县域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开发原则来分析陕西省洛川县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根据相关要素为本地区设计出合理的旅游产品谱系,全面提高陕西省洛川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期为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县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创新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县域产业创新的背景的一般分析,我们可从理论上探索县域产业创新的机理和主要路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工业产业创新的路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考陈深、李道纯为元代戏曲家白朴晚年在江南结交之友。陈深是吴县诗人学者,李道纯是扬州仪征县长生观道士。  相似文献   

14.
陕北方言作为一种积淀深厚和形式稳固的文化样式,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是以原生农耕文化为主体,融会游牧文化驳杂多样性因素和文化特征的一种区域性亚文化,这种文化集中通过陕北方言的发音方式、词类使用、语言风格、修辞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而表现出来,并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诗性特征。对陕北方言的诗性特征的审美研究可为当今美学研究带来内容和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陕北鼓舞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腰鼓、胸鼓、蹩鼓等多种类型,角色有男有女,参加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在表演形式上分行进鼓、场地鼓等形式。音乐伴奏一般有锣鼓伴奏、唢呐伴奏、舞者自身击鼓伴奏。表演时场面宏大,动作刚劲有力,它们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却有着共同的特征,集中表现出陕北人民欢快豪迈和质朴憨厚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农业经济弱质与效益低的情况下支农行为的弱化,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和核心问题。本文以扬州县域的经验数据为例,采用实证分析,研究市场竞争、支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资产规模和存贷款规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2)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3)支农行为中"三农"贷款占比以及农户贷款结构对农信社绩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4)市场竞争、支农行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长期影响较为显著,而短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陕北成为辛亥革命的早发地和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皆因在陕北近代史上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于陕北社会矛盾尖锐和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这场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领导者是辛亥革命的先躯,他们以发动新军参加革命来践行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朱自清散文生动表现了扬州旅游文化、美食文化、风俗文化;扬州儒商文化精神的“儒雅”与“浮躁”影响朱自清人格的铸造;扬州美女文化与方言文化构成其散文特殊的审美机制,而使其散文成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从 1 937年 8月洛川会议后至 1 938年 5月 ,任弼时在参与领导抗日战争的实践中 ,不断地对抗日持久战方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阐释 ,丰富和发展了洛川会议关于持久战方针的内涵。尤其是他在 1 938年 1月 ,就将中国抗日持久战的进程划分为“被动防御”、“对峙局势”、“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并且具体预测了各个阶段中敌我力量的消长、战场状况的变化以及三个阶段递进转换的关系 ,这种卓越的见解 ,是对洛川会议持久战方针重大而独创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