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核心是意义问题。通过对语言深层的逻辑结构的分析,形成了人工语言的精确性与自然语言的不精确性的鲜明对比,于是就产生人工的理想语言与日常的自然语言之争。现代一些语言哲学家从理想语言又回到日常语言上来,并提出了“语言逻辑”的概念。语言逻辑重点要研究在人们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推理过程,其内容既包括逻辑语形学,也包括逻辑语义学与逻辑语用学,合起来也就是逻辑符号学。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语言逻辑活动,它要求概念必须准确反映语词所表达的内容,做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3.
混合语言是扩张的命题的模态语言.它能指称(甚至量化)状态.近年来,混合语言的流行主要有两点原因[1]45:首先,语言表达力的增强,它能定义许多一般模态语言无法定义的框架性质,典型的例子,如禁自返性(i→'◇i)、反对称性((I∧◇(j∧◇i))→j)等.混合语言流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使用纯公式公理化得到的逻辑系统有一般完全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实证法尝试建立一种不是关于正义的但却是一种有意义的秩序,它剥离了自然法的基本概念的实质性内容,而保留了其逻辑形式,力图通过逻辑的力量说明法律自生自发的可能性,这种逻辑力量隐含于语言中,语言的内在逻辑保证了法律作为一个语言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同时语言的可解释性赋予了法律的灵活性,使实证法秩序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三世纪,“逻辑之父”亚里土多德以其巨著《工具论》六篇,宣告了逻辑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亚氏以后,逻辑科学不断地发展、完善,至今已长成了一株枝茂叶盛的参天大树,在这颗大树的众多的分枝中,有一个历史不长,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新兴分支,它就是语言逻辑。 1 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逻辑”的简称,也称“自然逻辑”。从历史渊源看,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古代:由于思维和语言在自然状况下的不可分割,人们从一开始就把逻辑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古希腊的智者,还是中国古代的辩者,他们都兼长于逻辑与语言研究;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逻辑专著《墨经》,也既有逻辑思想亦有语言分析;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中也有大量的语言分析;中世  相似文献   

6.
文本认为语言逻辑的方法是一种符号学方法.第一,符号学方法是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方法的三合一.第二,自然语言的符号性、指谓性、交际性以及其它逻辑工具的局限性决定了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逻辑分析为研究手段的语言逻辑必须采用符号学方法.第三,卡普南索引词逻辑系统的形成表明符号学方法在语言逻辑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中的语病,似乎是个顽症.不仅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就是书籍、报刊中也时有发现.这既影响了表达思想的效果,也影响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笔者收集了一些病例,在这里,试用逻辑与语法这两个工具,作一些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1)他找到了什么?[原文]人参价钱昂贵,可不可以用别的药物来代替人参呢?他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找到五加在“壮力气、健筋骨、益精气”这些方面和人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价钱却便宜多了.(报刊文摘1981年10月6日第3版)  相似文献   

8.
一“应用思维形式表达思想”说质疑各种普通逻辑著作开宗明义必论普通逻辑的作用。“普通逻辑(形式逻辑)是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掌握普通逻辑知识就能使我们善于应用恰当的思维形式表达思想”。在我所见到的二十七种普通逻辑著作中,有二十种以上提出了上述论点。毫无疑问,“表达作用”说是个颇为流行的见解。可是,依我之见,“表达作用”说与思维和语言关系的一般理论相悖,而这种理论正是“表达作用”说的主张者所接受的。同时,“表达作用”说的立论基础是混淆了的逻辑和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人工语言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介绍了弗雷格、罗素等人对逻辑语言的基本构想,讨论了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自然语言几者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逻辑语言是逻辑研究必需的工具,它与自然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同,自然语言是全方位的,结晶着我们对现实的直接理解,因此,逻辑语言根本不能取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0.
从概念,判断,预设等方面揭示广告语言修辞与逻辑思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语言是人们思维和认识的组织者。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只有正视这些个性差异,才能消除文化传播领域中出现的翻译障碍,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语言是人们思维和认识的组织者。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只有正视这些个性差异,才能消除文化传播领域中出现的翻译障碍,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逻辑否定是语言否定的抽象和概括,逻辑否定是十分精确、严密的。在逻辑上,两个否定值加在一起等于一个肯定值。但逻辑上的否定符号“~”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上的否定成分。语言的否定,比起逻辑否定来,就要复杂得多。语言否定有时候并不完全遵循逻辑定律。在否定成分的表现形式上,在否定成分与句中其他成分的关系表达方面,语言否定都要比逻辑上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4.
所谓“附性法”,又称“附性法直接推理”。其推理形式,一般表述为:“所有QS都是QP”。这种推理形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普遍的逻辑著作中,对其论述却不得要领。在通行逻辑著作中,关于“附性法”的定义,真是各言其是,而且没有把握住实质,没有揭示出“附性法”推导的逻辑根据,因而在表述上也给读者以含混的印象。譬如:定义之一,附性法是在原判断的主谓项上附加同一成分,从而构成新判断的直接推理。(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163页)。  相似文献   

15.
16.
田园诗琐议     
田园诗和山水诗,在晋、宋之际的文苑中,花开并蒂,而各具色香;晋、宋之后流而成派,影响至为深远。有关这两类诗体的创始者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研究,已有不少专集、专文问世,取得可喜成果。木文所及,仅是与之有关的一些琐事,故名之曰“琐议”。田园·田园诗陶渊明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歌,南北朝时期有人称作“陶彭泽体”,将“田园”一词与陶渊明的诗歌直接联系起来,自唐伊始。如孟浩然《仲夏归南寄京邑旧游》云:“尝读  相似文献   

17.
一 比较文学在我国大体上是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之间开始的。严复、林纾、梁启超、王国维、苏曼殊、鲁迅等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先驱,他们在本世纪初就对西方文化有所介绍,并对中西文化作过一些零星的比较,例如鲁迅在一九○七年就写了《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等著名的论文,茅盾曾说过:“《摩罗诗力说》,象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18.
新书琐议     
在目前出版物数量多,经费紧缺、书价昂贵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发表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审读琐议     
什么事情都有个说法。人们对编辑处理稿件的说法,多年来习惯使用“审读”一词。从正确体现和理解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三角结构着眼,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个“审”字呢? 一般情况下,说到“审”字,人们很容易首先联想到“审查”、“审理”和“审判”一类词汇。毋庸讳言,这些词汇都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包含着一种不容抗拒的权威,这是绝对不能反映编者与作者之间,特别是不能反映学校的报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那种关系的。 其实,对于“审”字,《辞海》列举了五种解释,除  相似文献   

20.
迄今,还没有一门科学像语言学这样不能提供研究对象的结论性定义。语言有三个本质属性,即社会事实、心理表征及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只有对语言进行三维观照,才有可能本真地推导出语言这一语言学对象所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