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所见武库应为中央控制下设在彭城、服务于东南地区的刘嚣楚国武库.东海郡作为其中的服务对象,也需承担相关责任义务,参与相关战略物资的生产、输送与保存管理,对收藏情况也有知情权.甚至可能参与过楚国武库具体职事的处理."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是楚国派往乌孙的使者完成使命后回复上交的使节,一直在彭城的武库保存.来往于汉地和乌孙之间的使者可能具有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汉书·西域传》及目前所见悬泉汉简中的有关史料,对《汉书·甘延寿传》进行补充和考证,得出结论:甘延寿曾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以副使的身份,协助使者冯嫽完成了册封乌孙大小昆弥的任务;又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夏秋之际至竟宁元年(前33)初任西域都护,并与副校尉陈汤一起诛杀了郅支单于.  相似文献   

3.
孙占宇 《西域研究》2006,(3):105-110
1991年以来,学界对敦煌马圈湾汉简中有关王莽征伐西域战争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考证、文字释读和史实考订等方面。基本认定这批汉简是当时参加战争的五威左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等人在军事失败后向朝廷奏书的副本。这批材料的出现为我们了解这一西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并为我们解决一些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罗帅 《西域研究》2012,(2):38-45,142,143
包含有"折垣"和"祭越"的两枚悬泉汉简由张德芳先生于2002年刊布,它们是两个过去未曾知晓的西域国家的名字。本文对简文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历史背景考察和语源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地望进行了推断:折垣为《汉书.西域传》所载之乌弋山离,是对该国别名Zarangiana或首都Zarin的译称;祭越为《汉书.西域传》里的子合(西夜),即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志》里提到的Sizyges。折垣简中的狮子名称还揭示了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经典一幕。  相似文献   

5.
悬泉汉简记载的使节往来中,有不少西域上层女性的身影,她们在中原汉朝与西域各地友好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汉简的内容看,西域各地国王的妻子都有单独向汉朝派遣使者的权力。西域向汉朝派遣使者的王夫人,不少是汉朝派去和亲的公主或宫女,她们是维系西域各地与汉朝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汉简中西域各地上层女性派遣使者时间多在宣帝及其之后,这与该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立、汉朝强大安定的形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至晚到公元前二世纪就已开始往来.张骞通西域,曾在大夏见到经中国西南传到印度,又由印度传到中亚的"蜀布"和"邛蜀杖",说明当时中印两国就有了陆路的交往.海路方面,汉朝使节曾航  相似文献   

7.
《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郡吏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记载了郡吏师饶每天的住宿地点、行事及其他情况,反映出汉代政府对官吏的人身控制极为严格,师饶的主要工作是在郡内外出差旅行、接洽公务,以及坐署理事。他在这一年三次升调,升至郡吏中最有权势的功曹史,故将该篇日记随葬以示纪念。简文还表现出汉代官吏休假制度的一些情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汉时期,楼兰(部善)与汉朝的关系主要是以汉与匈奴势力的消长和汉朝对西域的政策为转移,两者的关系曾出现过四种不同的形态.简牍和文献证明,早在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前·鄯善就已经在政治上接受了汉朝的管理,汉朝在此屯田戍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悬泉汉简中出现的少数民族人名为主,重点探讨其中的羌人和西域诸国人名,对于了解与认识汉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侯灿先生的论文集《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于2019年10月由中西书局出版,该书系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丛刊"之一种。《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共收录论文40篇(其中《再论麹氏高昌的将军戎号与宿卫兵将》分上、下篇,实收论文应为41篇),分为三个专题:"西域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8篇;"吐鲁番历史与吐鲁番考古研究"22篇;"楼兰考古研究"10篇,囊括了侯灿先生在几个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正如论集卷首孟宪  相似文献   

11.
"西域"作为文化交汇的空间主要是在中古。蒙元之后,"东海"似乎渐渐取代"西域",成为元明以后中外更重要的交流空间。"西域"之学的兴起,曾经给国际学界带来了若干变化:它把以王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国史改变为东洋史或亚洲史;使宗教、语言、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文献资料范围巨大扩张,使语言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民俗调查和遗址考古,也成为发现新材料的必然途径。和"西域"研究相比,由于曾经共享文化传统,研究重心又在"近世",所以,在"东海"研究中似乎还有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西域研究需要关注"合",而东海研究则需重视"分",研究者如何超越国家疆域,形成"东海"这个历史世界,如何面对历史记忆与感情纠葛,以及如何面对现实国家与政治立场的牵制,等等。  相似文献   

12.
考察汉代边疆经略的历史进程,西域"使"的作用值得重视。汉代使者立高怀远的人生追求,反映出雄健有为、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汉代西域呈现"三绝三通"的复杂态势,体现两汉西域经略理念与具体方式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考验历任西域经略者的行政智慧和管理才能。汉代西域使者的人生浮沉与历史评价等问题也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龟兹作为西域的绿洲大国,在两汉与匈奴的西域争夺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西汉时与汉友好,学习汉礼仪制度,而东汉时,则成为在匈奴支持下阻碍东汉统一西域的主要势力。从更广的视野来看,两汉对西域经营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西汉王朝自始至终对西域保持了较为有效的统治,而东汉一朝的西域经营表现为"三绝三通"的状态。究其原因,固然与两汉王朝各自的国力强弱不同有关,但不同的西域经营策略不能不说是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吐谷浑与西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吐谷浑,乃慕容鲜卑创建的找国古代民族地方政权,崛兴于晋末十六国乱世,国祥一直延续至唐初,长达三个半世纪之久。这一政权初活动于河西、河源地区,后来渐向西域扩张势力,终于演变为地兼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本文旨在深入考察吐谷浑经略西域的历史过程,从而正确估价这一政权在西域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一、慕利延西破于间非吐谷浑拓境西域之始吐谷泽何时拓境西域?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始于慕利延西征于问之役。我认为此说并不可信。吐谷浑的崛兴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此支慕容鲜卑始祖吐谷挥原本封地在辽西乌候秦河(今老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考古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论证汉代丝绸之路涉及的西域胡商与物品交流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体现了以官方使节与民间客商混合为代表往来的难得细节,不仅对汉代丝绸之路作了再认识的回应,还指出出土文献既有不可替代的证据珍稀性,又有碎片化疏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西汉的使者校尉与屯田校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先后在西域创立了使者校尉与屯田校尉,在西域屯田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使者校尉直隶朝廷,代表朝廷处理西域事务,兼司屯田,屯田校尉则上隶于敦煌郡,主管屯田.后来成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的西域都护的全称即都护西域使者校尉,戊己校尉则乃屯田校尉脱离敦煌郡改隶朝廷的历史产物,其全称实乃戊己屯田校尉.  相似文献   

17.
张锡彤、张广达先生翻译的苏俄巴托尔德教授的名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最近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是书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沈卫荣、李肖主编的"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译丛",笔者因忝列译丛编委会而有幸先睹.  相似文献   

18.
周人在泾渭流域发祥,受商朝策封,自称"西土之人",称商王畿为"中国".武王灭纣后,饼商王畿入周王畿,称关中-洛邑-朝歌一线为"中国",在"中国"之内分封采邑,承认周边氏族势力为诸侯,"中国"词称具有了明确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成王与周公东征,巩固了王畿,并灭掉周边旧氏族,分封鲁、齐、燕、晋等诸侯,致周文化与各地文化逐渐融合,周民族与各地民族逐渐融合,至春秋战国时王畿与诸侯国差异消失,中原各国与秦楚吴越的差异消失,九州认同为"中国","中国"词称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佛教产生于印度而在西域广泛流传,已融入了诸多西域民族的文化因子,再由西域传入中土,主要传译者是西域僧人,从而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讲经的"格义之法"是融中土思想于佛经教义,般若"六家"之学是佛玄合流,西域名僧鸠摩罗什重译大小品弘性空之学,更体现了胡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过程.说明西域与中原自古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西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代著名史学家可马迁赞誉张春出使西域为"凿空"。近现代学者亦一致赞扬张骞。范文澜言:"张春生还,带来了有关远西清国的新消息......从而促成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他的生还,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大喜事","张骞向西方'凿空'(探险).西汉通西域,东汉再通西域,都是有益于人类底进化的事业"①。日本学者桑原骘藏亦言:"张骞之凿空,即彼之西域远征,在中国史上实为破天荒之快事","以此拟发现新大陆之事件"②。本文拟就张骞"凿空"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一阐述,以就教于方家。一、"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赛而成于郑吉"《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