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一手策划和发动,这已经盖棺论定;战争责任归咎于德、日、意法西斯也为世人广泛共识。然而,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应由谁来承担战争的主要罪责,首恶元凶是谁,却始终存在着争论,甚至是讳莫如深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除了这个问题本身是国际社会敏感的问题,令人望而却步以外,还有两个历史上的原因使人们尽量回避它。  相似文献   

2.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表面看,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实质却代表了美国政府与蒋介石政权之间,甚至是美国战略与亚洲政局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与蒋介石则是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人物。史蒋关系的建立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早日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尽快结束战争的愿望,一改以往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态度,从中国抗战开始时的“中立”,进而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援华措施,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一定努力。罗斯福为了鼓励蒋介石,“极力保证中国在盟国的同盟中占据中心位置,并答应实现最终目标——收复失地”。为  相似文献   

3.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的海空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这以前,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争的发展,其法西斯陆军已逐渐形成了三个战略集群:国内驻军(含侵占我国台湾和郊邦朝鲜的驻军,下同)、侵驻我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在我国关内进行侵略战争的中国派遣军。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于1941年11月6日又组成了第四个战略集群南方军。战争进行期间,这四个战略集群的兵力编成和部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亚洲太平洋战场不同作战阶段战略态势和战略重心的变化。因此,  相似文献   

4.
震撼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迄今已整整四十年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延及欧、亚、非三大洲,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世界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德日意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一场殊死的大搏斗,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日意法西斯的彻底崩溃,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曾撰写了不少论著。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帝国主义战争,第二阶段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但在阶段划分上又有两种主张:一种认为,1941年6月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另一种认为,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第二种看法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是一场反法西斯正义性质的战争。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始终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即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但战争不同阶段,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所占主次不同。战争第一阶段,法西斯侵略战争占主导地位;战争第二阶段,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后重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争留给人们太多的思索。战争的缘起 ,美欧之间、美国与英、法、德、俄、中等大国之间和各大国在联合国中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的较量 ,战争的结局 ,伊拉克的重建 ,以及这一切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 ,都值得人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伊拉克战争及其战后重建 ,将使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政局、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产生冷战结束后最深刻的变化 ,也将使大国关系的发展出现新一轮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7.
非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场之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非洲人民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卷入了战争.东非、北非、法属西非、赤道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广大地区、都直接成为战场,特别是在英属索马里、意属东非和利比亚、埃及、法属突尼斯等地战争持久、战斗激烈.德、意法西斯国家和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战争历时近三年(1940年6月—1943年5月).非洲人民为了反对法西斯的奴役和威胁,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已经胜利四十周年了。四十多年前,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的狼烟,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陆地、天空、海洋,到处都是烽烟滚滚的战场。地球上六十一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人类卷入了这场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以满腔的怒火、以血的代价,同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强盗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血与火的奋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后战胜了法西斯。1943年7月,意大利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纷争,这场危机不仅仅是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它还使德美关系面临最现实和最严峻的考验。危机期间的德美关系处于战略困境和同盟困境这两重困境之中。在面临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战略困境时,美国的决策起着主导作用;而在开展对苏谈判,面临考验同盟可靠性的同盟困境时,联邦德国则决定了美国可以作出让步的限度与步伐。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全世界人民团结奋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四十年来,各国的专家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从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种种意见。应该说,这对于人们全面的正确认识历史,并从中引出应有的经验教训,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本文仅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阶段划分问题,谈点粗浅意见。1941年12月8日开始的太平洋战争,是全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世界的主要战场,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东方战场,即亚洲大陆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另一部分是西方战场,即欧洲大陆和北非地区。就战争形势发展而言,各地区互相  相似文献   

11.
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已经胜利四十周年了。四十多提前,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的狼烟,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陆地、天空、海洋,到处都是烽烟滚滚的战杨。地球上六十一个国家、五分之四的人类卷入了这场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以满腔的怒火、以血的代价,同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强盗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血与火的奋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后战胜了法西斯。1943年7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告垮台,1945年5月和9月,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先后无条件投降。世界人民终于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人类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不少国家从法西斯铁  相似文献   

12.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德意日空前团结, 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不断扩大称霸世界的战争;英美举起抗击侵略大旗,构筑成英美同盟;苏联严守“中 立”,置于战事之外。反法西斯阵营各自为战的局面,便利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  相似文献   

13.
宋教仁的帝国主义论与民族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教仁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特点和战争本质都有深刻的新认识.他在20世纪初敏锐地预见到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认为日、美、英等国在亚太地区的激烈争夺,必然导致日美之间的战争;同时剖析了欧洲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与矛盾的尖锐化.认为这必将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提出,中国应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配合世界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新潮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最主要、最广泛的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它是根据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会议上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的,是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特定国际关系的产物。 为了认识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当初建立联合国的历史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以德、日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前后历时6年时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先后有60多个国家,约占世界4/5的人口卷入战争。大战的结果,虽然以意、德、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但它却给世界人民包括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尤其是欧、亚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以前苏联为例,大战期间,苏联先后大约有1700多座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约2000多万苏联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苏联的直接国民经济损失几近26000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粉碎了德日会师中东的战略企图,也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因素。因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1941年是全世界战火纷飞的一年,在亚洲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导的抗日战争,在欧洲是以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为主的反对德、意法西斯的战争。毛泽东同志及时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日本帝国主义以迫蒋投降为目的的军事进攻,现已告一段落,继之而来的必然是诱降活动。这是敌人一打一拉、又打又拉的老政策的重演。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毛泽东在《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中,对国际、国内政治和军事形势作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挑起的,结果以其失败而告终。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除了他们四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等诸多因素外,三国世界战略目标不同以及各自政策的极端利己主义,造成了其战争指导上的严重分歧,因而不可能在全球战略上相互配合,这也是决定法西斯国家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三国世界战略分歧的角度,来探讨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争中,两个战场之间曾有过摩擦,甚至出现过两军对阵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从战略上看,两个战场始终是配合的。两个战场战略上的配合是主流,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两个战场在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伟大胜利。1 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全力以赴,积极抗战,在战略上为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创建和开辟创造了条件。“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8月初,蒋介石召开了有朱德、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确定了抗战的原则,全国分为四个战区,朱德任命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八路军在山西作战。这次会议后,全国性的抗战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出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德、日两国仗恃三国同盟这一侵略阵线最终形成,加紧协调侵略行动,积极准备进行新的战争冒险,使世界大战朝着全面战争的方向发展,这是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核物理学的迅猛发展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世界大国德、日、英、美、苏等国为克敌制胜,掌握战争主动权而掀起了一场研制原子弹的竞赛,在此过程中,各大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在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展开,合作主要在反法西斯国家英、美、加之间进行,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大国研制核武器的竞争与合作,反映出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不同的战争战略和科技战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