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电技术作为一种争议性的技术,具有利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因此,核电技术的顺利发展需要以民众的接受度为基础,并且对计划行为理论(TPB)进行改造,对核电接受度模型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表明:信任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都很显著,其中信任度的影响度最高.民众对核电技术的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均能显著影响民众的信任度和行为意愿,但对于风险的谨慎要远胜于其对于利益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此项研究探讨了风险感知与收益感知互动作用对核能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风险-收益感知对核电接受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低风险-高收益感知的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最高,其次是高风险-高收益感知和低风险-低收益感知的公众,而高风险-低收益感知的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最低。对于影响风险-收益感知的因素,公众参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对专家和政府的信任。信任和公众参与是通过风险-收益感知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公众的核电接受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品牌资产评估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资产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体系。随后根据AHP(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我国企业今后走自身品牌之路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品牌资产评估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资产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体系。随后根据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我国企业今后走自身品牌之路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中国公众对有害邻避设施(垃圾焚烧、化工厂等)带来环境风险的强烈感知,使得邻避类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风险感知视角下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先后经历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坚决反对—风险感知的下降、尝试了解—态度转变、迎臂接纳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破题原址建设。风险感知视角下邻避项目中公众的行为演化机理遵循的逻辑为:项目本身的实体风险—风险感知的放大—危机产生—介入因素转变—风险感知降低—危机解除。要摆脱邻避项目陷入应急处理的窠臼,应构建嵌入公众风险感知的常态化决策程序,其内核为公众风险感知的嵌入,中间为到位的风险沟通、科学的技术评估与合理的利益补偿三环相扣的闭环环节,协商民主的理念则贯穿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城市邻避风险认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初步筛选城市邻避设施风险认知要素,并将其细分为主体、客体、情境三个类别共20个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城市邻避设施风险认知要素进行二次识别,将其调整为经济、社会、环境、身心健康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对上海市迎春路地铁站选址事件附近居民的风险认知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进一步确认城市邻避设施风险认知要素专家识别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的信息残缺性,使得直接定量评价风险的大小极为困难。但风险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化决策的指导意义是无庸置疑的。本文先对现有风险评价方法作出比较,再引入AHP法,最后以某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对象,展示如何将AHP法用于高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AHP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风险决策。目前最常用的风险分析技术主要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项目的投标报价阶段。本文研究了AHP法的概念、原理和特点,通过案例,详细分析了AHP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步骤、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围绕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的邻避冲突呈现多发态势,并对项目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和我国与东道国关系产生严重影响。“一带一路”海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邻避冲突经历了一个从邻避风险产生到风险积聚,最后到风险爆发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项目建设和运行中的不规范现象、项目公共关系意识和能力的不足、项目建设背后的复杂政治博弈以及国外媒体的长期污名化宣传等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邻避冲突的治理存在冲突场域的异域性、冲突性质的复合性、冲突主体的多元性、冲突方式的极端性等难点。基于此,应该整体着眼,综合施策,采用涵盖国家间—国家—企业—媒体与社会的多层、多元冲突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核电发展的质疑,公众的“核态度”成为核电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文章从核能发电、核电站运行、核电属性、核电项目等多个角度开展公众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公众对核电发展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态度,提出科普宣传、专题报道、现场体验与利益补偿等相结合,以共同提升公众对核电的理解和接受度,进而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众接受性是发展核电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获得公众的广泛理解和必要支持,是核电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世界和我国的核电邻避事件日益增多,严重影响到核电能源战略的布局实施,而公众沟通是化解核电邻避效应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核电公众沟通的重点在于:理性辩论针对核电的质疑;核能科普需要科学家走出象牙塔和公众走进核电厂;信息公开要掀开核科技的神秘面纱;在区分核电邻避效应中涉及的公众利益与公共利益差别的基础上,构建利益协调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交换乘系统乘客满意度水平可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在分析乘客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了科学全面实用的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HP法和DEMATEL法对各指标赋权,提升指标赋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基于AHP-DEMATEL的模糊评价模型,运用MCEFUZZY软件进行实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公交系统乘客满意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公交换乘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思邻避困境的风险沟通与治理问题:基于核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赢得民意和社会许可已经是目前国内核电风险设施选址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而要破解该难题,我们既需要在微观层面针对潜在风险承担者的利益补偿,针对风险感知差异之重点群体开展理性沟通和共识协商,同时也更需要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化措施来缓解社会不信任,将我国在环评和社会稳评等风险沟通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落实为具体实践,并突破结构性障碍,在风险协商治理方面创新政治过程和制度,以制度的确定性来适应,甚至控制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公众核电认知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衡阳市公众核电认知水平的程度,并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衡阳市未来核电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采用多阶抽样法选取衡阳市5个区(红湘区、雁峰区、殊晖区、蒸湘区、石鼓区)及5个县(衡南县、衡阳县、衡山县、常宁市、衡东县),共计420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衡阳市公众对核电相关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偏低,其掌握知识的情况,男性高于女性;以40岁~年龄组认知水平最高;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呈增高的趋势;城市高于农村;并随个人年收入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行政诉讼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这种模式无法解决抽象行政行为致公益受损进行保护的问题。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现实需要出发,重点探讨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公众对有害邻避设施(垃圾焚烧、化工厂等)带来环境风险的强烈感知,使得邻避类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风险感知视角下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先后经历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坚决反对—风险感知的下降、尝试了解—态度转变、迎臂接纳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破题原址建设。风险感知视角下邻避项目中公众的行为演化机理遵循的逻辑为:项目本身的实体风险—风险感知的放大—危机产生—介入因素转变—风险感知降低—危机解除。要摆脱邻避项目陷入应急处理的窠臼,应构建嵌入公众风险感知的常态化决策程序,其内核为公众风险感知的嵌入,中间为到位的风险沟通、科学的技术评估与合理的利益补偿三环相扣的闭环环节,协商民主的理念则贯穿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民众核电风险认知对其核电可接受的影响的量化问题,文章对不同地区的600多人进行问卷调查。在研究民众传统核电事故风险认知的同时,基于核电建设的大规模土地使用,添加民众对核电建设土地占用风险的认知。通过熵权法对民众的核电事故风险认知、核电建设的土地占用风险认知进行权重确定,求出综合风险认知以此量化核电建设中民众对这两种风险认知造成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民众的核电事故风险认知、核电建设土地占用风险的认知对其态度影响不仅是显著的,而且综合风险认知对民众核电站建设的接受态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随着民众对核电综合风险认知的增加,民众对核电站建设的支持度会越来越低,造成的综合风险认知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