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农村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特征。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造成农村地区能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β收敛模型发现近30年中国农村TFEE能源效率波动性大,且收敛性不明显;在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诸因素对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甚至出现背离。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对中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时空分析,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关注度、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对外开放度、义务教育规模和城乡人口结构等六个因素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中国整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资源配置同类型的省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区域呈扩张趋势;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依赖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构建了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DEA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测度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呈现出波动改善且空间不平衡的时空特征;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自愿型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而强制性环境规制和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并不显著;城镇化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但财政分权却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为此,本文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成效,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1997-2005年间25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分析技术,从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研究了法制建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法制建设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法律执行效率等差异,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阶段数据包络模型对我国2019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中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不均衡,环境因素对效率影响显著,多数省市运行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对此,应重视中医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卫生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医疗互联互通,加强地域合作。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5—2014年各省市的工业环境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实证结果表明: 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整体工业环境效率水平较高,但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浙江、江苏等地环境效率值较高,云南、贵州等地较低;11个省市的全要素环境效率的增长率平均值大于1,技术进步是工业环境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工业环境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外商投资和人口密度对工业环境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80-2008年我国各地区碳排放效率进行了估算,发现考虑污染遗留问题的碳排放效率不同于传统的碳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协整方法研究有关碳排放效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问题.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碳排放效率有了改善;我国存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各地区不存在碳排放效率的双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对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加以非参数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区域环境效率整体改善呈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空间不平衡分布,但该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仍是导致空间差异的主要根源;区域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效率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而低效率区则分布于西部内陆省份;强制型环境规制、自愿型环境规制和城镇化对区域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分权抑制了区域环境效率的改善,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并不显著;自愿型环境规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则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入导向的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BC2-DEA模型,选用2000-2008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了省际全要素CO2排放效率差异,利用Tob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省际间全要素CO2排放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源强度、工业化水平等因素是影响CO2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是CO2排放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与CO2排放效率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不支持“污染避难所”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农村电力、公路、灌溉三大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仅为0.35,生产效率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2)农村三大基础设施对技术无效率都有显著缓解作用,但也增加了技术效率的不确定性,且作用效果呈现农村公路设施>农村电力设施>农村灌溉设施的排序;(3)公路设施加剧地区技术效率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东、中部技术效率,但对西部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农村电力设施对地区技术效率不确定性有反向作用,仅改善了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灌溉设施对东部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中部地区由于公共物品特性导致技术效率下降,但显著提升了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基础设施对各地区技术效率不确定性作用方向一致,都为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制糖业的水污染减排成本及环境规制对制糖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运用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对2007/2008—2012/2013榨季广西79家制糖企业(糖厂)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估计, 分析环境规制对糖厂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的影子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以检验现有排污权价格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样本期间, 制糖企业的技术效率在不断提高;制糖企业节水指数越高, 对环境规制的妥协程度越高, 企业的技术效率越高。COD、BOD5和SS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5.326万元/吨、7.229万元/吨和0.516万元/吨, 存在较大差异, 且明显高于目前的排污权交易价格;而广西不同区域3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 应采取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以降低治污成本。此外, 环境规制、企业规模经营和所有制改革对降低污染物减排成本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部分农业龙头企业2009 ~2010年数据,构建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劳动力、资产总额、广告投入及研发投入、产销比、技术效率等均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订单采购比及企业产品是否为名牌产品、杠杆效应等均未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地区来看,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劳动力、资产总额等对西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比东部地区高,研发投入对东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广告投入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之相反;东部地区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东部地区农业企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订单采购比对东部地区影响为正,对其他地区影响与之相反。根据模型回归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价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文章以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EBM模型测算其经济与生态效率,以Kernel密度估计等分析其时空格局,采用网络两阶段模型测算其资源与环境效率,以Dagum基尼系数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最后以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素的驱动差异。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效率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且下游、中游、上游效率水平递减的分异特征显著,效率分布均存在“单峰”和“双峰”分布交替变化特征,环境压力对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不一;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总体相近,环境效率呈“长期微弱下降—短期急剧上升”的变动态势,资源与环境效率主要区域差异来源均为超变密度,区域间差异次之;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对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呈一定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则呈显著负效应,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对资源效率呈负效应,对环境效率则呈正向效应,各影响因子对上中下游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建立合作共识、推动绿色转型、实施创新发展、扩大绿色...  相似文献   

14.
创新和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绿色创新效率可被视为衡量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测算2006—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而从省级层面和地区层面实证分析其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目前大部分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2)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对FDI具有负向的挤出效应,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对FDI具有正向的拉动效应;(3)环境规制强度和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同时提高能够吸引更多FDI,环境效率和创新效率提升的合力作用明显,说明环境管制和绿色发展不能一刀切地实行“关停并转”,应当同时考虑技术创新和创新发展。这些结论启示我们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应注重绿色创新效率,彻底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提高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会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明显的差异作用。基于全要素视角,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2008—2016年30个省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以此为基础,探求命令控制、市场激励与自愿意识三种环境规制类型对中国不同区域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全国层面上,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与综合环境规制强度同碳排放效率间呈现“U形”变化趋势,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影响的主导力量由“倒退效应”转变为“倒逼效应”;(2)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命令控制型平均规制水平已跨越曲线拐点,实现“倒逼效应”,但中部与西部地区尚未超过拐点值,而对于市场激励型与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目前各区域“倒退效应”仍处于主导地位;(3)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依靠市场激励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更有效率,而对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而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仍处于主体地位,且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针对不同地区提出选择科学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型绿色流通是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体系需要对流通业的真实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噪声和随机干扰后,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流通业效率的真实水平,并基于此探讨了我国流通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规模无效是导致流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环境变量对流通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开放程度与流通业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干预度与流通效率负相关。考察期内,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会使市场资源配置发生不同转变,进而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不同影响。基于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为正式、非正式两种类型并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SBM和共同前沿模型相结合测度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差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面板门槛和中介效应模型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研究环境规制在促进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发挥积极影响,但当其超过合理阈值时将减弱;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趋势。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可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间接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更强;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影响能源效率过程中存在遮掩效应,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遮掩效应更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工具,以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外商投资的增加,增加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是大气污染对流扩散试验研究的前提.根据环境风洞污染扩散试验的特点,通过试验调整大气边界层模拟装置,实现了在环境风洞中模拟部分大气边界层,并通过湍流结构确定了模拟比尺,当大气边界层得到正确模拟时,在环境风洞中模拟污染扩散和在大气边界层中的实际情形相似。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考察了长江经济带2010—2017年11个省市工业环境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分布,再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区域之间有差异,呈现“下游>上游>中游”格局。根据泰尔指数分析可知,下游地区内部差距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空间分布来看,高效率集中在下游和上游地区,低效率集中在中游地区,呈现由“外围”向“中心”延伸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方面、地区因素对工业环境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其中,地区因素对工业环境效率影响作用不大。产业结构、外资水平对工业环境效率起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治理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以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级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三阶段模型,评价我国省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效率损失,且各省支出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部分地区的效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方政府应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资金规模方面双管齐下,促进支出效率的改进。财政分权、文盲率和工业化水平均对环境治理支出效率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机构分布密度对支出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得分,将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效率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