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国家豁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豁免是国家主权原则的体现。国家豁免从传统的绝对豁免论和相对豁免论,发展到《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于国家及其豁免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规定。我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主张和坚持国家豁免原则,反对恣意破坏国家主权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问题上,存在着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两种主张。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奉行绝对豁免主义,其后,限制豁免主义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限制豁免主义逐渐盛行起来。时至今日,随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通过,奉行限制豁免主义已成定局。中国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上顺应了从绝对豁免主义向限制豁免主义转变的国际潮流。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是国际打击与惩罚腐败犯罪的重要制度之一.证人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证人制度规定较为具体,如电视会议作证方式、污点证人作证、证人作证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等.我国仅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证人制度,在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证人规定上存在明显不足.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梳理该公约对刑事司法协助证人制度的规定,指出我国制定《刑事司法协助法》、引入高科技作证方式、构建污点证人及证人作证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等具有迫切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0年通过、1988年1月1日生效的国际公约。《公约》是在长期以来各国面临国际贸易法相互分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问世,无疑是国际贸易法统一化的一项重大成果,而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公约》制定者采取承认分歧,“照顾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运用折衷、调和的办法,努力消除障碍,寻求并制定统一规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欧盟航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评析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1日起欧盟通过征收航空碳税的形式将民用航空领域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之中,这一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欧盟这一单边、强制性、未经其他国家同意的做法违反了规制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违反了规制民用航空的《芝加哥公约》,不仅损害了国际气候谈判取得的成果,也侵犯了非欧盟国家的合法利益。面对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国际社会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亦应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欧盟委员制定的《欧盟与北极地区》全面反映了欧盟北极政策。通过对该政策的解读,可以发现欧盟北极政策的核心在于环保和资源,欧盟非常看重自身在北极的"特殊存在"。欧盟北极政策将推动北极法律秩序进一步的稳定化,包括确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地位,在环保等领域专门多边协议的形成,在油气、防灾、高纬度渔业等方面推出新的条约。但是欧盟北极政策也体现出各利益集团在北极法律事务中的相关矛盾将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7.
由联合国制定并通过的、涉及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权益的国际文书有: 1、《联合国宪章》序言及有关章节 2、《妇女政治权利公约》(1952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54年7月7日生效),是第一个专门涉及妇女权利问题的法律文件。 3、《已婚妇女国籍公约》(1957年) 4、《关于婚姻的同意、结婚最低年龄及婚姻登记的公约》(1962年) 5、《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81年9月30日生效)。该《公约》是迄今妇女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文书,被称为《妇女权利宪章》。我国于1980年签署并批准了该《公约》,是最早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杰  刘国章 《南都学坛》2006,26(3):92-93
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公约》将以转化为国内法的形式在我国实施,《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将对国内反腐败立法、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腐败犯罪所得资金追回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公约》适用也将使我国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选取欧盟实施2008第101号指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因分析、目的分析、合法性分析的方法,对欧盟充任"气候领袖"、引领国际气候谈判的战术、战略和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欧盟充分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体制和机制,以推进国际民航减排为突破口,成功地将国际碳减排压力引向中、美等国,且极大地削弱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国际法律力量,从而为其布局2012年后国际气候立法安排赢得了主动权。而中国民航产业发展以及中国谈判基本立场均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中国亟需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进行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投资仲裁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国际投资仲裁这种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基于《ICSID公约》而产生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寻求争端的合理有效解决提供了可能。但是,ICSID仲裁不仅需要国际法上的制度,也需要国内法上的有关制度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有关国家豁免的问题。所以,ICSID缔约国有必要制定与《ICSID公约》相配套的国内法,尤其是有关国家主权豁免方面的立法,使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11.
关贸总协定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只具有准国际组织的性质。世界贸易组织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的先天不足,成为了正式的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它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享有由各成员国授予的实现其宗旨和执行其职能所必要的法律行为能力,在一定范围内的国际关系中,作为国际法主体,同主权国家或其他国际组织进行有效的交往。世界贸易组织及其职员和成员国的代表享有的特权和豁免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特权和豁免公约所规定的原则相类似。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国际论坛》2011,(3):20-25,79,80
《里斯本条约》明确规定"欧盟应加入《欧洲人权公约》",由此结束了长期困扰欧盟法律体系的一项重大争论,预示着欧洲委员会和欧盟两大人权保护机制的一体化。欧盟的人权保护机制发展滞后,因而产生了欧盟加入《欧洲人权公约》的呼声。欧洲法院出于维护欧盟法律体系自治性的需要,一度对加入问题持否定态度。实践中,欧洲法院与欧洲人权法院之间愈来愈密切的互动却又彰显欧盟加入的必要性。《里斯本条约》为欧盟的加入打开了法律之门,欧盟内部也将此提上工作议程,目前欧盟与欧洲委员会正在谈判加入协定。不过,从加入涉及的一系列法律和技术难题来看,完全实现欧盟加入《欧洲人权公约》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它对证人制度进行了规定。而在这方面,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有欠缺。为了加强对证人的保护力度及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必要参照《公约》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遏制职务犯罪的斗争中,经历了一个从侧重刑罚的惩治到打防并举的历程。随着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生效和《反腐败公约》的拟定,国际刑事法界强调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新理念。由此出发,我们也应在防治职务犯罪的理念转换、动员全社会总体力量参与预防的方式、开展规范的预防工作、强化法制化轨道的预防立法和加强国际间预防工作合作等五个方面对我们现行的防治职务犯罪理念进行梳理和重构。  相似文献   

15.
腐败现象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一种国际公害。2003年,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5年10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公约》。它是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的法律文件,被称为“21世纪国际合作的里程碑”。其主要特点:规范内容全面;符合各国法制;体现整体思想;反映协商精神。《公约》的基本理念是注重预防。它将有力推动我国反腐败的实践:奠定封堵贪官外逃的国际法基础,完善反腐败刑事法制,为我国取得反腐败斗争更大成果提供较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大审议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引渡制度是反腐败国际司法协助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公约》中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通过研究《公约》中有关引渡的规定,揭示出《公约》存在的不足,并在批判一些学者解决引渡难题提出的立法建议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腐败问题成了全球性问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无疑对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同腐败作斗争打了一支强心剂。对我国严惩贪污腐败犯罪、引渡外逃贪官及收回大量流失国外的国有资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要达到这些目的,我国法律要同世界接轨,就不得不反思《公约》中的有关引渡的问题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矛盾及不相容之处。  相似文献   

18.
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中国依照公约规定修改和完善相关刑事立法是应履行的国际义务.针对中国刑法中有关贪污受贿罪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存在诸多差异,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修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税收协定工作文本第12条——关于跨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与协调的规定,已明显滞后于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未能反映跨国电子商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借鉴世界上两大税收协定范本(UN范本和OECD范本),及其注释关于跨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与协调的最新修订成果,及时修订我国税收协定工作文本的相关规定,为我国跨国电子商务活动的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