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是一部带有严重的尊儒反法倾向的小说;它又是一部反映了法家路线胜利的小说。这是作品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分为二”的方法,揭露这种矛盾,说明什么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矛盾。为了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运启的长篇小说《迷途》首先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这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故事本身好;二是讲故事的方式好。同时,它还是一部"耐看"的小说,故事的表层写的是虚构的他者,深层指向的却是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好看"和"耐看"中,小说传达了积极的伦理诉求:彻底否定被欲望控制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奥特兰托城堡>无论就其形式还是主题,并非"颓废、野蛮、怪诞"的纯娱乐性作品,而是一部融合了古代传奇和现实主义小说特征、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革命内涵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一部《三国演义》,从它的题材来源来看,可称之为历史小说;从它描写的主要事件来看,可称之为战争小说;从它表现的思想观念来看,我们完全可称之为伦理小说.伦理小说,顾名思义,就是用小说的形式,讨论伦理道德问题,宣传某种伦理道德观念.人类社会关系非常复杂,中国传统的伦理学所讨论的社会关系,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所谓“五伦”.作为一部优秀的伦理小说,它不可能囊括所有伦理关系,而往往要受到题材的限制,着重讨论一两种伦理关系问题.《三国演义》也是这样,它主要讨论君臣、朋友关系问题,崇尚仁、忠、义等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SaulBellow)说过:“我倾向于把虚构的小说看成是向周围社会作调查的一种工具。”又说:“每部小说其实都是一部更高水平的自传。”[2]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正是作者对18世纪英国社会作深入调查和体验的结果,小说中塑造的保安官奥尔华绥的形象则是作为道德家的菲尔丁的影子,他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切肤的体验,他怀着一颗深沉的忧戚之心,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建构了这一部杰出的写实主义讽刺小说。作家在小说中说道:“我自己的作品寿命再短促,它也很可能比其体弱多…  相似文献   

6.
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所有小说中被评论最多的一部。它之所以能成为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该小说的非凡艺术成就。他对时间的精心处理在《喧哗与骚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该小说成为一部少见的关于时间的小说。它对时间的独特处理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7.
<正> 《孽海花》是晚清著名的谴责小说。一九○五年初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学者纷纷进行考证与索隐。晚清近千部小说绝大多数已湮没无闻,而它却受到读者欢迎,获得人们好评,原因何在?首先,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具有鲁迅肯定过的“揭发伏藏”,“纠弹”“时政”的批判倾向,在艺术上有“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的特点。除此而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如阿英同志所指出,它“表示了一种很强的革命倾向”,“李伯元、吴研人亦不得不屈居其下”。鲁迅先生与阿英对《孽海花》的分析评价,符合作品实际,故一向为人们所赞同。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有些评论认为它并不反对封建统治,只是“对于封建制度的个别方面有些牢骚”;并指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场革命,它拉开了现代小说向传统小说挑战的帷幕。本文所要论述的散文化倾向,在《狂人日记》中就有了体现。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表现了“题材的片断性和主题的集中性的统一。《狂人日记》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的,按题材它应属于散文(当然,也有诗歌形式的日记,但更是“情文”),把它运用到小说中作为结构小说的一种手法,便于把日常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既体现于作品创作倾向,也表露于小说理论。其教育倾向的内容可归纳为: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人格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地理教育、婚爱世情教育等。造成此一教育倾向的原因主要是:身为士人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热衷以小说表现自己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文学教化观作用,以及通俗小说文体与生俱来的说教素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所体现的教育倾向在不同的小说发展阶段呈现为不同的内容和体现形式,它们构成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人啊,人!》是一部思想政治倾向不好的作品。它集中宣扬了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小说以鼓吹人道主义的大学生(后来的教师)何荆夫同反人道主义的C城大学党委书记奚流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人性的沦亡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以下简称《水浒》)是我国古代一部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究竟是好小说还是坏小说,问世五百多年来,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这种情况,是由于它写了重大的政治题材,关系着各阶级的命运,不能不引起各阶级的注意,并以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是形式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叙事视角由边缘人物承担;(2)叙事时间呈能指化倾向;(3)叙事结构符号化。先锋小说叙事模式形式化引起了中国小说美学的一次革命,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水浒》这部小说问世以来,它的主要倾向是什么?宋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我国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指出:“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技巧上还是在道德寓义上,《汤姆·琼斯》都是一部意义深远的小说。尽管这部小说在结构和情节繁衍两方面都执泥地沿袭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它在本质上仍是一部旨在规劝世人弃恶从善的寓言。作者亨利·菲尔丁对人的个性细针密缕的描写极其成功,堪称是继《堂·吉诃德》之后最富有生命力的“流浪汉”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15.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小说,深受读者的欢迎。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明了。然而,如果借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去解读,《鲁滨逊漂流记》就折射出了殖民主义的思想。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典型的资产阶级殖民主义者,他定居在荒岛上,并且殖民着这片荒岛。他不但控制着整个荒岛、而且征服了他的同伴。这部小说呼唤殖民内容的研究,事实上从这部小说的每一个方面都能看出殖民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从女性文学视角来看,方方在她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现出极力主张、推崇任何一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倾向。而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性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但小说无意间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悲剧命运,使我们真实生动地看到了父权制在农村坚不可摧的统治地位,同时,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方方对女性解放道路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五镇的安娜》系阿诺德·贝内特的"五镇"系列小说的一部。它描述了英国著名的陶瓷产地"五镇"的普通人的生活,体现了作者的进化论思想。这部小说虽然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中国对阿诺德·贝内特及其作品的研究近乎是空白。文章拟用进化心理学中女性和男性择偶倾向来研究《五镇的安娜》中主要人物的配偶选择,揭示阿诺德·贝内特的进化论世界观以及进化思想在该小说人物行为和情节安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孤独的阐释--《红字》主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内容丰富,主题深刻,不同的读者,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它可以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也可以是一部关于罪恶的小说。常耀信先生认为这本小说主要是关于“罪恶对于一般人,以及犯了罪的人在道德,情感,和心理上的影响。”Charles Leavitt列举了《红字》所涉及到的几个主题:对清教主义生活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的骄傲,以及被隐瞒的罪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尽管提出了人性的扭曲和复归的问题,但其最重要的贡献却在于提供了19世纪前期英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农村调敝、社会变动的景象,显示出庄园主的没落衰败,尤其是揭示了其精神的腐朽和崩溃。尽管小说运用了如象征、性格分裂等现代主义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但它并不是一部现代主义作品,从总体构思、创作倾向和表现方法上看,它完全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相似文献   

20.
三部以上的大型长篇小说可以称之为多部曲小说。20世纪以来,它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小说的新文体。多部曲小说是长篇小说中生活思想艺术容量最大、内涵层次甚多的小说,主要的特征是史传的雄伟规模、群体的艺术体式、综合的生活全书、诗史的风格。这类长篇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悲剧三部曲到小说三部曲的问世期;从三部曲小说到多部曲小说的发展期;从系列式多部曲到集成多部曲的调节期,多部曲长篇小说的历史命运正如其他类型的小说一样,都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和时代的挑战。它已取得的创作成就是前所未有的,不少佳作堪称文学里程碑,决不会稍纵即逝,仍有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