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出现了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耍耍等别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各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奇葩;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该民族舞蹈动作体现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从历史文化意象来看,该民族舞蹈强化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还原不同生产文明、展现不同生活意境、透视原始宗教观、体现古朴道德观等意象主题,为我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该民族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禁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往往渗透着人类初民的思维意识,同时显示出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全面考察土家族饮食禁忌的各种形态及其文化成因,认为这些禁忌形态是土家人构建民族性的外化形式之一,体现了双重建构的民族文化心理表层结构是把饮食本身作为首要生存要素的饮食天命观,深层结构是个体融入民族总体之中构建民族性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早在商周时期,土家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区, 受地理环境、自然和经济条件影响,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习俗文化土家族习俗文化丰富,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在其居住、服饰、婚娶、生育、节日、丧葬和日常劳动等方面,西兰卡普、吊脚楼等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过年”、“社巴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则带有很大的游乐性质。二、语言文化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羌语支。土家族有两个方言,即:南部方言(现有4千多人),北部方言(有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4.
禁忌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规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禁忌的含义、起源及赫哲族生活中的几个禁忌现象的阐释,论述了禁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禁忌文化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宗教性与阶级性的特质。禁忌文化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娱乐功能、习惯法功能在预防违法犯罪和导致越轨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日益现代化的当代社会依然存在并需要禁忌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琼 《民族论坛》2008,(8):42-43
在土家族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随着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土家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传承与变异、离析与整合、稳定性与创造性等矛盾。正确认识处理这些矛盾,对土家族文化建设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文化课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人类学为出发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对土家族文化变迁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9.
“禁忌”是回族风俗习惯的一种。长期以来回族对禁忌习俗的保留 ,充分体现了回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共同的民族情感。本文从回族的饮食和社会行为两方面的禁忌探讨了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清代雍正间土家族地区基本完成改土归流,因汉文化的大量迅猛的传播,土家民族文化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汉化趋势异常明显.作为土家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变化趋向亦然.在与汉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通过对汉族节日一定的过滤、改造和变移的选择性吸收的基础上,土家族节日文化以几种情形得以保留下来:一是仅仅借用汉族节日形式而将之变成自己的民族节日,二是移易汉族节日基础上增设自己节日,三是在汉族节日基础上迭加带有民族特色的民俗内容,从而不断丰富土家节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迥然相异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体系.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模式.本文拟比较汉族和藏族、贵州侗族的生育文化,分析这些民族生育文化中合理的文化价值,从而探讨儒家生育文化在当今生育政策中的消极作用及目前对生育模式作"传统--现代"二元结构之划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禁忌与回回民族的人文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语言中禁忌现象的形成,基于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人文心理.它是回族语言的特殊标记.回族语言禁忌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类是避讳,一类是别同.这两种语言禁忌,透视出了回回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人文观念,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达斡尔族的基本概况,阐释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的落位选址、建筑布局、建筑特色及成因,探究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浓郁的地方风格。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总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节作为京族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节日内容的精髓.哈节的各种仪式,表现了京族丰富的文化精神.哈节寄托了京族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成为凝聚京族的重要方式;哈节反映了京族浓厚的怀祖追宗的历史意识;海洋文化贯穿于哈节的始终,表现了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屯堡人作为明清时期军屯、商屯、民屯汉人移民的后裔,几百年来虽然长期生活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却以特殊的文化策略强烈地保持着明代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凸显出自己的文化品格,成为西南汉族中一个特色鲜明的族群岛.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发育于秦汉魏晋,形成于唐宋年间,稳定于元明及清初,"改土归流"后进入同化发展期.其形成因素,除自然属性外,主要是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卫生保健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注重环境卫生,注意饮食,药物、生理卫生和孕育保健及求神拜佛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在此基础上从医学人类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对土家族木雕传承人陶代荣进行了深入访谈。阐述了滴水牙床的制作技艺及文化表现,认为湘西土家族的滴水牙床面临技术传承的断代及技术与文化脱节的困境,因此,如何传承这些依赖口传心授的技艺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