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本期起,本刊增加页码,愿新的版面能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新年之始,我们开始推出文化哲学研究栏目,邀集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者从哲学、文学、科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大视角对人类精神做回顾与前瞻,做广义的文化哲学的透视,力图揭示世纪之交人类精神演化的新态势、新发展和新突破,以迎接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孔学堂》2015,(2)
公元前八至三世纪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这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历史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个见解引起了学者们长期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中国学者对雅斯贝斯的一次呼应,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撰《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一文,深入剖析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人类精神觉醒的内涵、历史条件及其特点,并于1989年刊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引起国内外学界的较大的反响,并为被多部论文集收录。近期,《孔学堂》杂志拜访刘先生时,他表示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省和精神的觉醒的研究是有趣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新材料、新论点在国内外不断面世,该论题的相关研究应该取得长足进展。征得刘家和先生的同意,本刊重载此文,以引起学界对该论题的进一步关注、思考和探讨。由于篇幅有限,现摘要刊载此文关于人类精神觉醒的特点探讨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整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而是任何哲学必然要予以考察的对象。但在以往的哲学中,精神生活本身却远未得到合理的说明;一方面,唯心主义片面地夸大了精神生活在全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把它看作人类最为本原性的活动;而另一方面,旧唯物主义则抹煞了精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把它只看作物质生活的一种副产品。马克思在创立其哲学的过程中,批判了这两种抽象性、片面性,为合理地说明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本文即试图依据这一方法论原则而对于人类精神生活作一最基本的规定,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的期待与一般哲学家不同,它不仅具有理论的逻辑合理性,同时也有方案的现实操作性.在马克思的论述中经常出现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及旧哲学的激烈批评.但就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客观养成条件和文化背景来说,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想的方面和信仰的方面却不可能不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思想家本人并不必然完全自觉.古希腊鸟托邦理想、基督教传统、德国古典哲学(如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等,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和实物,肉体和灵魂,物质和意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头脑中都萦绕着这个问题。迄今哲学家、科学家和学者一直分裂为两个基本阵营。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历史和社会的研究,并且创立了历史一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方式。人类的精神、意识和意识活动问题,甚至无意识的活动,也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个体认识的物化刘啸霆,高贵宾“物化”这一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即已提出,他认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①可见,物化其观念性成果是人的基本实践方式之一。物化的动因来自个体的多种需要,并通过利益和价值表现出来。问...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和人类个体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包括形体、智力、认识能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人的素质等七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的发展需经历非自由发展到自由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人类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界定了人类目的的定义和条件,认为人的目的符合下列条件才能称为人类目的:从总体来看,这个目的应属于人类的总体;从人类活动的领域来看,是指一切活动领域的目的;从时间上看,是永恒的;从目的的相互关系看,是在目的序列的终点上。文章还分析了人的哪些目的符合人类目的的最本质的规定,论证了生存和自由是人类目的,同时也补充说明了人类的目的既是永恒的,也是变化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跨入本世纪的最后10年,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人类将步入下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心态去创造未来和拥有未来?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和魅力的话题。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类的本性。这种超越意识无论是根源于人类“目的的未完成性”,还是根源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其创造意识和超越意识的形成,必然植根于其悠远的文化历史氛围之中,人作为主体其进步的标志与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是相互…  相似文献   

10.
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不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而且对个人也具有重大的个体价值。它是人完善自身的重要内容,精神需要及其满足对人更带有本质的意义;它能有效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克服主体异化,发挥首创精神等,都需从精神生活中级取营养;它还能有效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存在基础的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变化入手,提出了社会转型中的个体内化过程,认为社会转型不仅表现为一种宏观的社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一种微观的个体内化过程,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才能把握社会转型的方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个体的文化牵引易小明市场经济本来是人的个体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理性选择,它是合理个体精神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所以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法制经济、理性经济、公平竞争经济、差异协同经济。可是在中国,却是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然后再由这一体制来呼唤相应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产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呢?我们认为这种权利可以分为两种(两类)权利:其一,主体未取得所有权或者财产的其他权利之前的权利淇二,主体取得所有权或者财产的其他权利之后的权利。1所有权的取得以物权理论而论是一种完全的自物权的取得,传统的所有权的取得一般认为存在几种方式t占有、时效、添加和继承,这也被称作财产权的规则,或者称作财产权的取得规则,除此四种规则外,传统的财产权理论和民法一般都承认和规定"赠与"与"馈回"也为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方式。这几种财产权的规则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有权获得者通常对其所…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8,(2):57-60
个体生命及其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无数个体生命的历程建构成社会总体的历史,并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个体生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并随着时代进步逐渐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精英人物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则更能丰富地反映历史的真貌。宏大叙事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注重历史的细节,能够弥补宏大叙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东西南北》2008,(7):18-18
灾难不只考验政府,也试炼着中国的公民社会。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灾救人行动中,有一股力量不可忽视,那就是民间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大约有20万人次的志愿者奔赴一线。成都人自发地涌向采血点,踊跃献血;北京许多公益组织组织抗震救灾联合行动;一些网站发起民间募捐并得到众多网友的热烈响应;股民提出"不卖四川股"的倡议,一度引发了复牌交易后的川渝板  相似文献   

16.
论人类的类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探讨人类的类本质简单地说,人类的类别本质(即类本质)就是人类和其他物质存在区别开来的本质,它是人类自身的根本规定性,人类之为人类的基本特质。这些表述只是一些简单的抽象说法,如果要讲起人类的类本质的内容,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人根据马克思的这样一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认为人类的类本质即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实际上是“个人的本质”,即社会中人与人相互区别的规定性。由于这种本质是社会关系赋予每个人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探索与毕生实践活动所指向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分析了这一思想从原则向现实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人类解放思想的内涵、人类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区别以及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勤 《浙江学刊》2003,(1):210-214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 ,其基本职能就在于以科学的内容与方式去丰富、完善和促进人的发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不仅给我们审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而且也为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提供重要帮助。文章从提高适应能力 ,促进社会化过程 ;满足精神需求 ,建构精神家园 ;促进全面发展 ,塑造现代人格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集体权利一般是指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权利;个体权利一般是指社会个体的私有权利。二者不完全是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关系,更不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区别。集体权利不是个体权利之和,集体公权利也不能在量与质上分割为个体私权利。作者具体分析了法律上复杂多样的权利形态,包括个体私人权利、个体协同权利、群体同有权利、个体共有权利、集体公共权利、社会共享的公共权利、个体与集体并有的权利,等等。文章探讨了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之间存在的平等并存、互不侵犯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以及相互对立或对抗的辩证关系,指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区别归结为是重视集体人权还是重视个体人权的区别,或提出“集体权利高于个体权利”的一般命题,都是不确当的。社会主义国家既重视集体权利,又十分重视个体权利。在一定意义上,集体权利归根到底是为实现个体权利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论个体农民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正向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迈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内部久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经营方式上有新的变革。把个体农民组织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