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点·人物     
《新天地》2015,(1):11
国医大师——82岁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家刘敏如,因在中医药妇科成就卓越,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女国医大师"。她说:"中医现代化,不等于中医西化。中医国际化接轨要谨慎,接不好就要出轨。"蒙冤得雪——18年前的枪下冤魂呼格吉勒图终于迎来了无罪判决。1996年,当地法院在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期刊是具有鲜明中医学术特征的科技期刊,汇集了当代中国中医名家的经验、心血和见地,是研究中医文化的重要文献。近年来,在西医和生物医学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中医文章投稿率相对有所下降,同时中医药期刊内部控制弊端也逐渐显现,为其发展和经营制造了较大阻碍。首先查阅了研究我国中医药期刊发展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其目前发展现状,剖析了其在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了中医药期刊未来的发展经营之路,以期优化中医药期刊内部控制,提升其运作效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中医文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周仲瑛,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现为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王定一杯"国际中医药贡献奖,是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一、三、四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相似文献   

4.
弘扬中医药文化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医文化与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医学流派纷呈,积淀深厚,然而中医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却不客乐观,因此有必要加以重视,加强保护意识,采取多种措施,系统开展江苏中医文化研究工作,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常宁: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疾病,如急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师承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2014和2015参加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医疗救治,获得组织嘉奖近年来,中医药持续升温,随着人们养生康复、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江苏省中医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医药人员最高的一次表彰——首届“国医大师”评选正式揭晓。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仲瑛教授成为南京市惟一一位“国医大师“。这是他继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7.
焦易堂,陕西武功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南京政府成立后,长期任立法委员.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他被国医界公推为国医馆馆长.他一生遵照中山先生道教,倡导发扬中医药国粹,筹建了全国性中医组织,保护了中医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医条例>的拟定与实施,在法律上保障了中医地位;积极筹办中医学校、医院、药厂,主张中西医结合,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为保存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医药文化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医文化与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医学流派纷呈,积淀深厚,然而中医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加以重视,加强保护意识,采取多种措施,系统开展江苏中医文化研究工作,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伪满时期,在日伪的殖民政策下,东北的中医文化、中医医术、中药行业以及中医界人士受到严重打压和奴役,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文化的传承几乎中断.有压迫就有反抗,在中医界人士不屈不挠的联合斗争下,日伪政权被迫重新审视中医文化,恢复了中医考试制度,重新开展医学教育,才使得东北的中医药事业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和前行.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针对其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目标任务、独特优势、发展道路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传承创新中医药,推动中医药文化大众化普及化,应依托孔子学院、中医药传承院校及“一带一路”传播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1.
传承中医药文化 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概括中医假说的基本特征、分析假说在中医理论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指出虽然几千年来中医已经运用假说这一思维形式建立和促进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但现代中医药科研中建立科学假说更需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应改变中医假说的建立程序 ;中医假说的检验应同时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作为逻辑证明的基础 ,且引入实验方法和模型方法 ,使得过去无法确切证明的中医假说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学文化水平的需要,提出了中医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针对中医的发展趋势,将中医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中西医整合阶段、中西医结合阶段、中医现代化阶段和现代化中医阶段(新医学).并提出了中医完整的诊疗体系--病下辨证理论及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科学自原始社会起,历经起源、形成、发展、成熟阶段,至目前的继承、重组、再发展阶段,从临床到理论,理论到临床,都体现了该学科的科学性。从中医外科学中体现出的科学性推论中医是科学的,现代化的中医能够为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平台,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应强化中医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和传播模式,改进教学和传播方法,深化教学和传播内容;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刍议合格中医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医药院校采取营造人文环境、增加人文选修课程、开展中医经典诵读、强化中医经典课程等一系列举措。为提高学生临床能力,中医院校实施了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理念,设置临床实践活动课;实行拜师制,全面提升学生临床能力;搭建临床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形成性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学生临床能力等措施。人文为基,临床为本,培养合格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医药大学,应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中医药创造性人才;加强中医药科研,为解决人类卫生保健面临重大课题服务;加强知识创新,加速中医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国际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医文化是典型的农业文化,古典中医是在自然生存中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医学,以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为理论基础.自然医学比技术医学更合乎人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发展的广阔学术背景下 ,探讨了中医妇产科学具体形成的基本概况 ,体现了中医妇产科学是在临床实际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真实的实践精神 ,并指出其对今天妇产科的实际临床诊疗所具有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海外中医药中心作为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近些年在建设和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中医药海外医疗中心在区域发展、立法支持和国际人才3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平衡区域布局、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提升认可度以推动立法和培养交叉型人才为主等建议,旨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药海外中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