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从早已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及其他文化遗迹可以断定,壮族先民在几万年以前就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壮族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生息、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具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对壮族审美意识及特征的研究是一个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对壮族审美的特征加以概括归纳,以便其他民族更好地了解壮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2.
<正> 一、民族概况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主要还有黎族、苗族、瑶族、壮族、回族、满族、畲族七个少数民族(另有分属于38个民族的人在广东工作落户).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广东省汉族人口有58,239,089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060,131人,其中黎族810,379人,苗族41,431人,瑶族95,801人,壮族86,165人,回族10,849人,满族4,427人,畲族3,205人,其他少数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或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共7,874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79%,其中黎族占1.37%,苗族占0.07%.瑶族占0.16%,壮族占0.145%,回族占0.018%,满族占0、007%,畲族占0.006%,其他少数民族占0.014%.  相似文献   

3.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2000年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人和俚僚人就已经能够铸造和使用铜鼓。而反映古代壮族先民与自然和社会作斗争、早在2000年前开始绘制的花山壁画,是壮族人民特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壮族古代文化中,除铜鼓和崖壁画外,壮锦、陶瓷工艺和麻栏建筑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是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壮族民间舞蹈,舞步雄健,感情细腻逼真,有刚有柔,坚毅乐观,有着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伟大祖国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湖南等省(区)内,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壮族,人口约一千二百万。她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关于壮族的族源问题,古今学者曾写过不少论著,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壮族是从岭南以外地区迁来的民族;(刘锡蕃《岭表纪蛮》一书,马长寿《中国西南民族分类》《民族研究专刊》第一期;梁钊韬《西瓯族源初探》1978年《学术研究》第一期)有的认为是本地的土著民族;(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黄现  相似文献   

5.
融和、重组与再生的壮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文化是一种不断与外来文化融和、重组与再生的文化。这一文化特色与壮族源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壮族群体遗传中的文化相互易位有密切关系。人的交融是文化交融的前提 ,由于壮族不再是原生的民族 ,因而壮族文化的融和、重组与再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岭南壮族学汉语、习汉文、尚汉俗成为一种风尚。对于一个族源源头独立 ,长期栖居岭南而地域相对封闭的民族而言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6.
从骆到壮——壮族起源和形成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的形成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有的认为壮族形成于瓯骆或骆越。其实,瓯骆、骆越都是壮族的源,他们把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形成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淆起来了。为了探讨壮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特成此文,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好。  相似文献   

7.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富有智慧、理想和乐观自信的民族,一个富有喜剧意识的民族。壮族人民能够透过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发现人和事、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并把这种矛盾和不协调通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形,表现在民间文学的许多故事之中,让人从中观照到生活中的丑恶事物和人的非本质力量的无价值,感受到美好事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及其可贵性,从而引入发笑和深思。这就使得壮族民间故事悲剧性的作品不多见,而大部分充满着喜剧性。而着重从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上,以浪  相似文献   

8.
京族是一个跨国民族,是明代正德年间(约1511年)以后陆续从越南沿海迁来中国,主要聚居于广西防城县江平镇巫头、山心、汸尾三个半岛(原为三个小岛)及其邻近滨海村镇。据1990年7月全国人口普查,有18915人,聚居区占其大部分。她的民间口语文学作品,有迁居前从越南带来的,有在中国定居后创作的,有与汉族、壮族文化交流来的;而越南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壮民族意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自治民族。当今,壮族的进步和繁荣,广西的振兴和发展,都在呼唤壮族的民族意识。“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是每个人对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为什么属于这个民族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这里有必要对壮民族意识作一个历史的探讨,看一看它的曲折发展过程,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壮民族意识再强化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民族审美文化是各民族在各自的各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以民族审美活动及其成果为核心的,以及包容于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具有审特性和价值的民族文化观念和。物质产品。壮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造就了有别于其它民族的审美文化。但目前尚无从民族审文化范畴角度对壮族审美文化的特征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本文拟从这一角度探讨壮族审美文化特征问题。一、壮族审美文化特征在我们探讨壮族审美文化特征之前,不能不对与其密切联系的壮族文化特征进行一番探讨。有关壮族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神话。这些神话,体现了壮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初看法,是古代壮族人民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关于“大气”构成天地的观念古代人类对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的大自然,具有特别浓厚的探索兴趣。浩渺的苍天,广袤的大地,纷繁的物类,是怎样形成的?壮族先民通过探索和思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学说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之后,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必将出现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建国后前十七年各民族文化艺术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印证了这一正确的学说。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壮族文学,这一时期在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加工和当代文学的创作方面,都曾取得可喜的成就,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陆地)多幕歌舞剧《刘三姐》、长篇叙事诗《百鸟衣》(韦其麟)、电影文学《一幅壮锦》(肖甘牛)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好作品。这些作品在我国当代民族文学中取得了一致认可的地位。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壮族地区的开发,纵横交流合作的加强,经济文化的逐步繁荣,文学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到摆脱壮族当代文  相似文献   

13.
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成为人们生活与行为的规范。然而,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生活的种种原因,壮族的风俗习惯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部分糟粕,更有相当部分的良风美俗。在历史上,壮族的良风美俗,对于密切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增进民族内部的团结,对于促进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进步,都曾起过有益的作用。在今天,继承和发扬这些良风美俗,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壮族的良风美俗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热情好客这是壮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关心别人的传统风尚。明人邝露的《赤雅》写  相似文献   

14.
刘武军 《学术论坛》2012,(6):106-109
壮族地区历史上的稳定平和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也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研究壮族地区历史上稳定平和的原因,不仅对振兴广西民族事业,而且对促进整个国家民族和谐大局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全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之一。全自治区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除壮族分布较广外,其他民族主要聚居在金秀、都安、融水、三江、龙胜、罗城、富川等十一个自治县境内。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对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政治和经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有关统计资料及报刊得知:目前人类共有民族2000余个,但人数有的达几亿,有的才几十。汉族人、印度斯坦人、日本人、巴西人等7个民族,其人数在1亿以上;1亿以下,1000万以上的民族有202个;1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民族有92个。中国的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口等民族,虽被称为“少数民族”,但与世界各民族相比较,仍算得上是“大户”,其人口,均在100万以上。其中,壮族人口有1200多万,在中国各民族中居第2位,在世界各民族中居第60位。(四执…  相似文献   

17.
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于壮族居住的各个地区,深为壮族人民所珍重喜爱,在其民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它虽然在原始意义上可能与宗教信仰发生过密切的关系(如一些学者所论述的那样),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毫无疑问,它与壮族人民的婚姻爱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18.
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民主自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壮族农村地区曾普遍存在着一种社区自治制度--都老制.都老制以民主选举、民主立"法"、民主议事以及民主监督等为自治的核心内容,充分地体现其民主本质,是一种具有民主特征的乡村社区自治制度.民主不是舶来品,在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自治,"原生态"的民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壮族乡村的土壤里.  相似文献   

19.
韦达 《广西社会科学》2003,(10):166-168
壮族人的性格是纯朴的、诚实的 ,但也是风趣、幽默的 ,从壮语的va6kut8(歇后语 )里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性格特点。壮语歇后语通过曲折的表达方式、故意卖关子和善意的挖苦等手段把壮族人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但是,目前壮族民歌的发展与传承遇到一些困境,因此,在文化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背景下.如何使处于困境或迷惑中的壮族民歌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或新的生长点;如何扭转时代因素的劣势而寻求到新的发展机遇,以促进壮族民歌的良性发展;如何在音乐课堂上优化民歌的教学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文章试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