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其主张的"诚"、"仁"、"义"、"礼"等思想精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启迪着今天的企业管理.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借鉴,从儒家文化中,探讨一套适合于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的企业管理更加健康有效.  相似文献   

2.
企业流程再造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流程冉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它根本的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对200多年来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直主宰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主张对企业流程进行"再工程"设计,并彻底变革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它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在于应抓住当前企业体制改革的契机,从企业各种活动流程出发,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求经营管理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3.
论林则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则徐的货币思想.文章共分三部分:一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对外国银元实行市场管理,规范其流通轨迹,毋须对之实行"抑价"或禁止流通,并按市价收缴小钱的思想.二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自铸银元以取代外国银元和维持钱票流通的思想.三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以塞漏厄,防止白银外流,挽回货币和财政危机的思想,及其禁烟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维新思想家的三重和谐理念进行研究.维新思想家的三重和谙理念谋求以下三类关系的和谐,即义与利、利己与利他、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义与利的和谐主张义利统一,义利并重;利己与利他的和谐主张"己他"兼顾,"己他"两利;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主张爱群利群,培养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两条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对社会控制思想的研究.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礼治""仁政"的"软控制"思想和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严刑峻罚""以法治国"的"硬控制"思想,对我国古代封建专制集权制度德法兼治、"德主刑辅"这一传统治国模式的形成有着根本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治国方略的基础.随着2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渐次展开,历朝历代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儒法两家的社会控制思想也进行了融合与排斥的抉择,同时也对二者进行了演绎、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发展广泛流行的运营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之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使企业获得最佳收益,笔者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实际,对"以人为本"的思想中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方面为本两大要点简述见解.  相似文献   

7.
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方式,并非洋务派的首创,而是其对清廷原有手工矿厂经营方式驾轻就熟的沿袭.这一企业经营形式的出现,反映出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逻辑必然.李鸿章提出的"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并非完全是向官督商办企业争权,而是在适度放权,同时也是其对清廷内部顽固势力指责的一种回应.李鸿章提出的"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并非只要官督,不管企业盈亏,而是强调清政府不对其经营成功与否、盈亏与否承担连带的经济责任.这不仅是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主张,也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官督商办的企业经营形式一度受到欢迎,有其进步的意义.当然,清政府对于官督商办企业的盘剥与压抑也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与晚清民办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对中国近代工业中官办和官督商办模式进行了猛烈抨击,明确提出应以民办经济为主.从各个方面大力促进其发展的思想主张.康有为的民办经济思想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观念在中国的初步形成,对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改变工商政策,以使民办企业成为新的主要投资者,以及戊戌变法中的经济变革和清末"新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四个不一样"的理念自2001年在"四个一样"的发源地采油一厂二矿提出以来,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并作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理念全面推广.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石油报、大庆日报、大庆油田报等新闻媒体相继对"四个不一样"作了报道."四个不一样"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创新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儒家"贵和"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仁"、"礼"、"中庸"等,其精髓是"和不弃争",既强调和谐与合作精神,又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造就和睦的人际关系有过促进作用.在当代,儒家"贵和"思想可为人际关系和谐提供智力支撑,为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模式提供借鉴,其以和济争、协和竞争思想为构建和谐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毛 《船山学刊》2006,(2):181-183
孔子顺应当时"学术下移"的潮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蕴涵了朴素的教育公平理论,如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各言尔志"、"当仁不让于师"等教育公平思想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今天,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我国国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重温孔子教育思想精华,无疑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削弱,呈软化状态.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造"理论的提出是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思想根源.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造成了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和舆论导向上的偏离.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是单纯的经济组织,生产上去一好百好;有的认为初级阶段就要多讲实惠,少讲理想,不然就是超越现实.在这种错误主张和模糊认识的影响下,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被当做传统观念加以改造,许多必要的政治教育被视为空洞的说教而遭受抵制,许多有效的形式和方法被看做是"左"的产物加以嘲弄.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造"的面目皆非,无立足之地,难怪许乡长期  相似文献   

13.
曾纪泽熟谙西学,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面对西学东渐之狂潮,他继承与发展了其父辈如曾国藩、郭嵩焘等的"以夷制夷"思想,主张以"变"来回应西学,着力培植国内通西学之人才,并主张从器物到制度层面全面学习西学,批判性地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达到依"法""和西"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理论界有关人本性问题的讨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社会管理的需要.在讨论过程中,许多学者(史称先秦诸子)对人本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要依据人本性来引导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还主张依据人本性来考察和选用人.他们的看法和主张为先秦管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在劳资矛盾和冲突中的两利;劳资利益存在着区别的两利;"劳资两利"中的国家利益.在实践中,毛泽东主张以思想教育为手段,引导各方人士领会"劳资两利"实质;以劳资和谐为目标,积极稳妥地解决各种劳资纠纷;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和健全"劳资两利"的保障体系.以史为鉴,我们应建构非公有制企业雇主与雇工间战略伙伴关系,以缓和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和群团的组织制度,加强对劳资关系的协调保障;完善调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监察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6.
老庄民本思想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及"天道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老庄建立了以顺民自然之性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体系,提出了轻徭薄赋、消弭战争、减省刑罚等尽量减少对民众生活干预,使民众能够自由生存、生活的主张.相对于儒家积极有为的民本思想而言,老庄的民本思想是一种倡导无为而民自化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认为"为政在人",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伦理道德的方式解决"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为政思想和主张。孔子德治思想的创设和建构,是对周初"敬德保民"等政治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知天命",既是对周初"以德配天"的政治化天命观的转化和超越,也是其德治思想的价值根源。孔子把天人关系的重心从"天道"转向"人道",影响中国政治思想数千年,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邵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47-152
汤寿潜是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积极鼓吹者和力行实践者.他对封建科举制度提出严厉地批评,主张采西学,变科举,兴新学,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式人才.他在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实业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以及编撰教科书、筹划教育经费等问题上都提出了颇有见地的主张.汤寿潜的教育思想虽不无局限性,但也是他以天下为己任,拯时救世的重要表现,历史进步作用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9.
在蔡尚思先生百年学术思想心路历程中,一直坚持以草根大众民意为主张的"惟民思想"和批判性思维观.早年他抱着"无必死之精神,则无必成之事业"的决心和勇气.先后拜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为师,终成一代学术大家.其一生反封建、与中国传统礼教思想叫板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国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89-193
在服务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因其有助于发展和保持客户的忠诚和满意度,故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改进企业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内外兼修,多方发力,综合施策,方能取得管理成效。管理伦理学对服务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服务质量理论的完善对发展管理伦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管理学与伦理学的有力结合,孕育了新的管理理念,为管理思想带来了深度变革。服务质量的提升,可通过理念变革管理、伦理规范健全管理、德性主张管理、失误补救管理等管理伦理实践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