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一 大学毕业,我顺利拿到签证,就等着奔赴我自以为活色生香的异国学院生活。 父母的机场送别使气氛显得异常悲壮,秦川并没有来送我,他买了同一天的车票去北京。只是我在过安检时回头看到挥手告别的父母以及人群中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我回味再三仍旧坚定地认为那是秦川。  相似文献   

2.
他出生于英格兰西部坎伯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因为经济拮据,父母靠节衣缩食才让他勉强念完小学和中学,他从来不讲究穿戴,不和同学攀比,因为他深知自己每一点学费里都渗透着父母的汗水,他对父母唯一的回报就是刻苦认真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2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班机即将起飞。19岁的吉林女孩南希迈着稳健的步伐通过安检台,然后转过身,满脸阳光地向父母做了一个“V”字手势。父母也对她做了个同样的手势,他们都幸福地笑了。  相似文献   

4.
刘艳 《成才与就业》2011,(15):98-100
案例:王林,18岁,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他个头不高,但很壮实。他的脸上有一些犹豫,有些烦躁不安,说话吞吞吐吐的.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咨询的前半个小时,王林欲言又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回忆在家里待着多么舒服,父母照顾自己有多么体贴,很多自己没有想到的.父母都会提前替他想好。他感觉自己有一个很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5.
正一、张一兵教授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我们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在他们提出某一理论的同时,也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给自己掘了一个陷阱,给自己套了一条绳索。我们在著名的青年黑格尔运动领袖鲍威尔那里看到了"鲍威尔难题":是父母生他还是他生父母?鲍威尔提出一种观点,说一切存在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他的概念、范畴的存在,他的意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那么,他  相似文献   

6.
一周六是姚盛林最忙的日子,一清早就搬起自己那只快要被磨破的箱子,然后站到科技市场的边上,打开来,里面是满满的影碟、软件。是的,是盗版碟,这屡次让姚盛林不好意思,但是站在那群小混混中间,他往往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很无奈,他的生活费要从这里出,父母实在无力为他负担一切了,他已经长大成人,他要自己负担。  相似文献   

7.
彭瑜  银海洋 《今日南国》2010,(14):38-39
他是农民,意外事故造成身体残疾,致使他不能种地。于是他改“种”诗,已收获近千首。他痴痴写诗,不仅为了自己的理想,也为年迈的父母。他的名字叫沈建。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父母为孩子用心良苦,处处为孩子着想,而许多孩子却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与自己有代沟,有的甚至仇恨父母.父母永远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用感恩的心去拥抱他们。即使与父母意见不合,我们也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与父母沟通,不该让他们伤心。  相似文献   

9.
案例:小丁是某职校学生,因为厌倦了父母的不停唠叨,在一次和父母的冲突之后,他愤怒地离家出走。他想要做出一番名堂采,出人头地,把自己的实力证明给父母看,但每次他满怀希望地去应聘,都被拒之门外。没有父母的照料,他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小丁开始变得颓废、玩世不恭。父母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寻找他的下落,却一无所获。一个星期过去了,小丁在街头游荡,被好心的民警发现。民警告诉他,他的父母为了寻找他,  相似文献   

10.
1911年,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上学后父母甚至买不起一双像样的鞋子给他,他只能穿一双补了又补的鞋子去上学。每天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穿着漂亮的鞋子跑来跑去,他都特别羡慕,心里十分渴望自己也能有一双漂亮的鞋子。  相似文献   

11.
父母离异的小弗利德利希,每当父母见面时,他总是人在妈妈的怀里,小手却伸出去拉爸爸。他想爸爸把拉到自己的身边,拉到妈妈的身边。  相似文献   

12.
河南信阳,一人懒死了。 这人名叫杨锁,人称“天下第一懒”,是一个23岁、四肢健全、不呆不傻、身高一米七的小伙子。去年冬天,在父母过世5年后,他终于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了。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李季从英国读完法律专业硕士回国,当这位“海归小硕”意气风发地出现在昔日同学和亲友面前时,荣耀包围了他。 后两个月的求职遭遇却差点让他变了一个人:国内企业好像并不买他的账,自己要求的薪水很难达到,做法务顾问的职业诉求很难实现。于是,为了安慰父母,也为了适应现实,李季无奈之下去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只忍耐了半年后他就离职了,原因是总感觉别人与自己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4.
王进 《小康生活》2000,(11):4-4
在109国道宁夏境内的贺兰县四十里店叉路口,机器轰鸣,矗立着一座生意红火的私营面粉加工厂。它的主人是一个经历了文革岁月洗礼的西北汉子一马吉良。算起来马吉良在面粉加工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6个年头。现在,他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根,争得了一个席之地。他和他的汇海面粉厂现已名声大震。  相似文献   

15.
母爱为媒     
刘海波 《可乐》2008,(4):29-29
她知道,父母不会同意自己和他在一起。她把他领到他们面前时,母亲一脸鄙夷。她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贫困农村的孩子。他对她阔太太般的母亲心存敬畏。原本寡言的他更加木讷、呆板,愈加不讨老人欢心。他想,为她家做点什么,也许她父母会改变对他的印象。比如,去她家时,带一点名贵烟酒,  相似文献   

16.
沈黎明 《山西老年》2013,(11):27-28
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白山路街道玉华社区,提起七旬老汉刘新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这个老爷子可是个大孝子!”父母养育之恩点点滴滴铭记在心刘新道今年73岁,是独生子,这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刘新道常说:“我是在父母浓浓爱意包裹下长大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左邻右舍子女多的家庭都在粮食不够吃而忍饥挨饿,父母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吃饱。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新道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吃饱,都是父母从嘴里一口口省下来的。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在外婆的村庄里认识了一个孩子。他是一个哑巴,除此以外,跟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他甚至相当聪明、敏捷。乡亲们认为他实在太不幸了,他于是就在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中生活,忘记自己能够干些什么,应该干些什么,结果真的成为一个不幸的人。前些日子,我又见到他,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他衣着破烂,蓬头垢面,表情痴呆,东家给他一个馒头,西家给他一瓢井水,饥一顿,饱一顿,寒暖无着,完全是在人们的施舍中苟且活着,一旦发生什么变故,他的生命真是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医院,只要你说起吕龙大夫,无论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是认识他的患者,都这样对你说:“吕大夫不仅是一位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而且是一位心系患者、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院长。”与他一起共事相处的医院领导也这样评价他:“在医术上,吕龙同志以白求恩为榜样,追求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在为人上他以雷锋和孔繁森为楷模,追求完全彻底为人民。”立志当一名人民需要的好医生1951年吕龙出生在伊盟准格尔旗一个农民家庭,6岁随父母迁到包头市固阳县。勤劳憨厚的父母从他儿时就教育他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能为老百姓办好事…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承诺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幺",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8岁那年,他对父母说自己很喜欢写作,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父母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更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周一海 《社区》2013,(24):53-53
微信中有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俗话谢‘相由心生”,是不是心情不好,脸部肌肉就会僵硬,长期下来变得脸色阴暗,而乐观的人看上去脸部更柔和?如果希望自己不要老得太快太难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天天像个开心果,说不定将来就会更好看昵,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种认识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