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刘国亮 《东岳论丛》2003,24(6):51-53
要建立一个市场化体制基本框架,这个框架是以完全可竞争性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包括了政府管制、法律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则和行业规则在内的约束性制度力量。在此基础上分析转轨经济过程中的政策选择范围,强调市场化改革过程不是简单的经济自由化过程,政府管制方式的改变、法律制度、社会道德和秩序的重建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美国,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电力也经历了多轮改革.2001年加州电力危机更是对美国电力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它发达国家包括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也都经历了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国际上其它国家电价形成体制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有一些教训值得我国注意.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之中要加强对输配电的监管,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力市场寡头竞争的方式研究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 《江淮论坛》2004,(1):44-46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正在由高度计划、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向市场化过渡。国家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打破垄断后,电力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格局。由于电力产品的同质性,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将主要是价格竞争。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的竞争行为趋同,当前电力紧张条件下的电力投资将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本文利用寡头垄断理论和博弈论对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和企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甜 《兰州学刊》2009,(6):83-86
中国正处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要引入竞争,而是要以此为基础,借助市场的力量既解决电力发展当中的效率问题,还要解决电力产业发展以及消费者福利等民生问题。因此,文章以此作为评价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基点,从发电总量和电价两个方面,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检验,进而对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概况,探索性地提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即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首先实行商业化经营与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最终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以市场规则为原则的市场化经营性公司。  相似文献   

6.
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治理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医疗、教育和住房的高费用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一些学者主张放弃市场化改革取向,强化政府的责任,重建公立机构在公共服务中的主导性,甚至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制度安排。这种意见忽视了现代公共管理的一项基本经验,即政府完全可以以多种不同的角色参与或干预公共服务。放弃市场化和推崇市场化的意见虽然在方向上大相径庭,但是在混淆政府行动范围与政府能力强度上如出一辙。推进公共服务治理变革的可行之道,乃是缩小政府行动的范围但同时强化政府的制度能力,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与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同时并存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5):44-51
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产能过剩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本文厘清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认为其与国外所述的产能过剩现象存在巨大差别,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它的形成、恶化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的利益博弈关系相互关联,因而化解它需要从重建政府与市场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方面关系入手,要点是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经营。公用事业可以市场化经营,但市场化不等于民营化。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民营化的主张是对改革的误导,很可能把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一场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很可能会牺牲社会整体利益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为体制目标的改革进程已经进入强化市场竞争秩序为主的新阶段。学术研究迫切需要突破经济市场化的逻辑理路与内在机理等重大问题。首先,需要澄清作为"规则集"的制度与作为"事物存在的一种可识别的可欲状态"的秩序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分析概念,秩序分析方法涵盖制度分析;其次,需要明确经济市场化有其三个秩序维度——经济秩序、法律秩序与社会秩序,其本质上是三种秩序相互依赖、整体互动、协同演进的历史动态过程。单从经济秩序维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带有明显梯度、层次推进特征;而深层原因则是法律与社会两种秩序发育的明显滞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中深层矛盾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竞争加剧,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很可能出现各种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因此,从经济市场化三个秩序维度整体推进改革的视角,来探讨中国市场体系完善的原则性思路和建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杨萍 《天府新论》2010,(3):40-43
灾后重建是以社会资金、民间资金等市场资金和信贷支持为主渠道,政府的直接投资为这些资金的投入奠定基础并创造制度条件。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担负着重建资金筹措和平衡重任的地方财政困难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投资预期收益率不高、现有的体制机制对市场资金的引导和激活能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改革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收入支持体系、增强投入引导能力的同时,构建政府投入引导平台和政策诱导机制,并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激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在灾后重建中的投资热情,将政府的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为重建地资金的自行筹措、自求平衡创造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同时,促进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我省的两型社会建设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制机制体系,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市场制度创新,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创新,快速发展带来的综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可持续性,促进体制机制或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整合,按四位一体的途径与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思路深度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公立医院改革:寻求政府与市场之和谐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的发展在市场化改革中始终未能摆脱结构性的失衡状况,其体制障碍与制度约束的路径依赖是失衡的主因.从各国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来看,各种政策工具都是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求平衡点.不断由非平衡向动态平衡演进.根据中国国情,改革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积极参与,构建各方协调、合作与制衡的"良性秩序"的新治理结构,重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立医院的价值观,兼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积极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建立公私合作的伙伴机制,健全监督与评估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概括了国际通行规则在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信息对称、便利进出和市场管理等方面,指出了负面清单是中国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的重要突破口,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竞争公平、对外开放程度、投资管理模式等方面,最后提出中国负面清单管理的对策建议,要健全备案制度,建立透明政府,完善严格、完备、有效的监管制度,改进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府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模式逐步由计划体制为“本”转向市场体制为“本”,体制的创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我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色,政府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浅层次的市场化的完成,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政府市场化的欠缺,使我国经济发展重陷体制滞后的困境。在我国面临加入WTO,经济市场化已成为必然且步伐将加快的情况下,加速政府的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势必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工资改革,实质是按照工资决定市场化要求对工资模式的重塑。工资模式,则包容了工资分配的主要机制和基本规则。要顺利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不可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工资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一企业分配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节劳动力市场;企业决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的要求,这是世纪之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走近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艰巨任务。面对跨世纪的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作为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如何提高辩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美欧各国先后进行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探索通过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日美欧各国电源结构、电网规模、负荷特性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日美欧各国电力改革实践各具特色。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共性:从改革的过程看,日美欧各国基本都是对国有电力企业进行私有化,对垂直一体化管理的电力公司进行拆分;在发电环节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对输、配电企业实行规范、透明的监管,在售电环节逐步允许大用户选择电力供应商。这些改革实践和经验教训可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潘祥辉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148-164,183
从行业性质来看,医疗、教育与传媒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部门。1979年前后随着企业化管理的实施,这些单位变成了政府管理下的市场主体,兼具公共性与盈利性的双重属性。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的结合生成了一种独特的二元体制。。正是这种二元体制导致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尽管行业属性不同,其表现出的逐利趋势与公益性丧失却大体相同。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野看,这三个行业的病灶有着共同的制度根源。由于模糊了医疗、教育与传媒产品兼具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多样性特征,导致了政府管理的错位。Z-元体制下的市场化因此成为一种伪市场化.无法解决食利集团的公益伪装和政府俘获问题。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边界也是政府与企业的边界,厘定这种边界,使政府与市场主体在公益与盈利领域各司其职是改制的关键。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及运转效果,探讨目前影响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基本建立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非竞争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行业的技能相似劳动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工资差距。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企业的雇佣成本以提高其雇佣意愿,规范政府管制使其集中于克服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和效率改进是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形成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模式.市场化配置模式为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育不够充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还存在无序性和不均衡性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必须注重政府宏观调控,建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