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广大国际汉语教师在输入国长期有效的工作;而迅速的度过文化休克期,完成跨文化调适则是汉语教师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前提.针对派往非洲喀麦隆这一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且与中国在社会经济及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的汉语输入国汉语教师跨文化调适问题的研究,对今后国际汉语教师的选拔、培训、管理及跨文化调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汉语国际传播师资问题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资培养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美国各层次的汉语师资状况人手,对海外汉语教育的师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海外汉语师资培养要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机构对师资的实际需要,建立一个海内外协调的、稳定的、高效能的汉语师资培训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在此通过对比大学英语教学中课文篇章、惯用短语、语法结构所体现出来的英汉语文化信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中的英汉文化对比,将文化教学寓于语言形式教学之中,吸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和自我反思能力,以达到文化全球化形势下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4.
刁世兰 《学术界》2012,(5):143-151,275,27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地兴起了"汉语热",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潮势不可挡。在认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尚需对"汉语热"冷热不均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冷静而深入的思考。"汉语热"并非已经"热遍"全球,而是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局面。政府部门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没有做好整体规划导致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分布及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极不均衡;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与挤压以及汉语学习的功利性动机使汉语国际推广遇到了海外汉语教学比较热而文化推广遭冷遇的尴尬;国内现行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选拔制度重外语轻汉语的倾向是汉语教育出现"外热内冷"的直接原因;而海外"汉语教师荒"、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混乱、应对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不能实现对接。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为了使"汉语热"持续升温,在孔子学院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文化传播等方面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MOOC(慕课)模式以其独有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汉语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望成为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的新趋势.本文在概括MOOC模式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学"出发,从平台准入、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方面试探究适合国际汉语教学的MOOC模式,就其实践性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陈孟云 《学术探索》2013,(5):142-145
本文依据帕尔默教育理念,致力于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内心世界。试图从国际汉语教师海外教学事例中探寻如何驱动教师内心力量,进而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主张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的独特性看待教师内心关怀的必要性,理解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文本,营造教师精神家园,引导国际汉语教师向成为拥有心灵智慧的内心强大的领导型教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宪春  何洪霞 《理论界》2014,(12):136-138
晚明时期利玛窦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和中西方文化,进而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传播,这些方法和手段对当今的汉语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从实现传教士的中国化与当今海外汉语教师的素养,展示欧洲文明的"西洋奇器"与当今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建立《天主实义》儒学化理论与当今海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天主教传教于"无形"与当今中华文化传播策略等四个方面探讨利玛窦传教对当今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师是完成和实现双语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自身所具有汉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语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本文试图以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背景,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能力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探求提高双语教师专业水平的相应策略,促进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琼州学院学报》2016,(6):27-31
古典文献的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存在着文本形式匮乏、古典文献意识淡薄、专业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汉语国际教育中关于古典文献的教学,需要在输出文献文本、拓宽学术研究渠道、建立民间文献宣讲团体、着力于相关人才重点培养培训、鼓励古典文献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贸汉语作为一个新型学科方向,必须根据学习主体在需求、学能方面的诸多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快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贸汉语自身具有日常交际性、专业正式性以及跨文化性语体特征,因此,经贸汉语课还应处理好普通语言课、经贸专业知识以及经贸文化背景知识三方面内容所占比例,具体教学语料内容选取上应本着宏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个案研究对象,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教学调适的诸要素和调适策略。研究认为中国教师海外教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中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马磊 《新疆社科论坛》2009,(4):79-82,86
汉语新课程在转变汉语教师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听说和阅读,解决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上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疆民族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面对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深入地做好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总结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下,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把汉语带回欧洲,客观上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激发起欧洲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热情;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大量系统的工具书;初步培养早期汉语师资,促进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化。  相似文献   

14.
李建红 《云梦学刊》2004,25(2):116-118
跨文化交际产生了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借词就是文化融合的体现。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悠久、借入途径广泛、借入方式多样。了解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中国文化传播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国重视汉语教育和汉语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汉语教育传统。近年来,韩国汉语教学在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领域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吉林省具有对韩进行汉语推广的语言优势。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目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采用强化口语训练、淡化语法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目的、要求、特点和能力的差异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小班级、小家庭、小世界”观念,因需编班,根据年龄和汉语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以及有关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从教师、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由点及面探析影响吉尔吉斯斯坦高校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教学因素,以期为在吉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汉语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传统汉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的基础上 ,指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引进汉语水平考试 (HSK)以后出现的情况 ,进而阐述了开发汉语能力 (HNK )考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社科论坛》2008,(4):F0003-F0003
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前身为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学研究部,成立于1990年3月,是新疆师范大学学生数量较多的教学单位之一,主要承担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汉语教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及全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等教学任务。学院下设预科系、对外汉语系、培训中心和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等系所,设有课程与教学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点。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4):236-241
汉语国际推广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与突破。站在"一带一路"发展新起点上,感受"汉语热"所带来的市场与成就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思考未来的路怎么走。文章从市场资源调配、推广形式多样化、打造文化品牌、优化专业教育等方面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进言献策,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的中国语言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调整汉语国际推广格局,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构建全面、精准的市场调研与评估体系,从而保证海外汉语教学与推广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选取惠州学院五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的样本,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国内就业是主流,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专业能力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实践对择业、工作或学习的影响不大。在分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