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入射光照射引起金属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共振而导致反射光衰减的现象,反射光衰减程度与入射角和金属表面物质质量相关。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在检测、分析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免疫检测、药物代谢及其蛋白质动力学等生命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生态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世纪,因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世纪。生态规律是关于生命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生命物质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演替的规律,是支配物质运动之生态形式与生态过程的规律。人类的生命活动与生产活动都是以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为基础,并构成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其它自然环节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因此,社会历史不可能处在生态规律的作用之外。所谓“社会历史运动规律”,不外是一…  相似文献   

3.
SPR检测是一种光学技术,在生物表面化学及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综述SPR对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阐述与评价SPR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利用微小荧光分子快速发现和识别活细胞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该技术避免了旧方法中可能产生生物破坏的缺陷,相关内容发表在新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对共轭高分子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光学传导元件在检测DNA、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中的应用及其传感机理进行综述,指出了该类传感器在检测以上物质时的优缺点,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朱金花 《21世纪》2001,(2):48-48
“机器人”会要求自己的权利吗?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是可能的。毕竟,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可以模拟人的有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制造出生物计算机的地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在生物计算机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预计21世纪初就能够制造出分子元件,通过在分子水平上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信息进行检测、处理、传输和存储。这是科学家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有益启迪:生物体内大量地存在着这种分子元件。因此,科学家们以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作为生物蕊片制造出了模拟生物某些功能的生物计算机,“智能机器人”也就应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核苷酸是生命活动过程必需的一种小分子物质,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核苷酸在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病理变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外源核苷酸对动物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新陈代谢、消化系统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同工酶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分子遗传、分子进化、生物分类、细胞分化、个体发育、杂交育种和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分子遗传学认为,生物千差万别,但根本的差别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其信息贮存在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核苷顺序中,Crick曾预言今后必将有蛋白质分类学的兴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植物体中同工酶的方法,在探索植物品种资源,杂种优势,进行植物分类以及遗传育种等方  相似文献   

9.
广义技术初探--试论技术的四种基本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狭义技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广义技术首先属于实践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范畴,既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和人类改造社会、改造主体的社会技术,也包括一切非生命物质所具有的自在技术和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本能技术.自在技术、本能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是四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技术形态,彼此间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历时升迁发展与共时影响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功能的执行依赖于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酸根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结合配体,其结合位点的识别对于蛋白质功能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两种酸根离子配体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序列信息的MultilayerPerceptron算法,5-交叉检验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