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意识是履行责任的自觉性,它的培养必须利用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源于人的生命力和内在需要,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要保护青少年的主动性,保障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和权利,使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协调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意识,其次利用他们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爱的需要,培养对社会和同类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将人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历史主体.人文教育同专业教育的分歧不在于教育目标上的差异,而是达成目标的路径不同.前者,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文教育主张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后者,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专业教育主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的专业技能.两者分歧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中"个人本位论"同"社会本位论"的对立.教育目标的同一性为两者的优势互补提供了可能,理性实践者是其融合的最终结果.理性实践者的要义在于:高等教育应当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人文教育为基础展开教学,力求开拓出一条以借助专业教育的提升,实现受育者全面发展,成为"适格"人才的教育进阶之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原本就是"人"的教育.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表现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必须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全面拓展人性,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精神诸属性的浑然一体.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培养人才具有现实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性、应用性的人才为目的的,因此,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4.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精神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是人们对共同生活中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认可。新时代应辩证认识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突发事件所折射的问题,以公共性为本位增强大众责任意识。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分析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聚焦青年学生,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素养、坚定公共参与信心,增强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本位”教育试图改进当前学校教育中弥漫的个人主义、竞争至上、能力至上氛围,试图在学校建构一种公平的社会秩序,以合作代替竞争.“新社会本位”突显了自由的意义:在知识教育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思想的自由、求知的自由;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没有规则就没有理性,没有对话就没有规则,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法则的敬畏,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意识主要指公民对于自己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教育则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各种教育渠道培养社会成员具有上述公民意识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以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基本任务和宗旨;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以权利和义务教育为核心任务;民主与法治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内容,因此公民教育应以民主与法治教育为基础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道德与文明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以道德与文明教育为延伸内容,形成文明习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刘政军  朴勇慧 《理论界》2009,(9):182-18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与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才具有生命力和执行力.本文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涵为突破口,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责任内容,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明晰社会责任培养的重点,从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明确培养重点,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以人力资源投入(教育、劳动培训等)为核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引进在内的一种社会过程。它的实质是尽可能多地培养和引进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并通过有效利用这些劳动者达到实现科技进步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分为四个层次:个人自我开发;家长教师对青少年的培养性开发;单位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对职工的使用性开发以及国家、地区、行业部门对社会成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究竟有哪些影响?这种影响的深度、广度和向度如何?这种影响的机制是什么?本课题组经过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本文将结合这些数据进行初步探讨。(一)对大学生道德观调查结果的分析大学生道德观念的自我化倾向,是相对于前代大学生而言,指他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更强调自己的需要,在道德判断中更强调自己的判断标准,显示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第一,在道德判断标准方面体现为个人良心。在回答:“您在判断道德问题时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时,大学生以“个人良…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啃老"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中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之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和作为社会因素的高校教育。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应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和自立精神以及责任意识,以期尽量避免和消除"啃老"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孝四 《南方论刊》2006,1(10):61-6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观研究的核心问题。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所倡导的集体主义都没有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必须以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为依据,重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和社会(集体)互为价值主客体,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集体)要不断创造条件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及道德潜能,为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高离婚率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高离婚率的积极含义在于社会更包容和人们尤其是文化高及经济地位上升的妇女享有更多婚姻自主与个人自由。而其消极后果是社会急剧变迁背景下共同体弱化而个人的过分自由,难在婚姻生活中找到慰藉。其社会原因主要是:调解机制匮乏、家庭核心化、社会流动加剧及经济压力加大。个人原因在于婚姻的责任意识差及个人社会性低下。解决之道在于重建共同体,加强初级群体建设来培育个人责任感与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抉择与整合的确是个两难问题。教育本应以育人为旨归 ,培养“完人”(即完善的人 )为使命。而偏重于功利价值的现实社会要求 ,使生产力成为裁剪一切的标准 ,导致现行教育走进了“以经济为中心”的误区 ,这给教育自身及外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 ,对现行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与超越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教育功能的客观概述  教育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体功能 ,即育人 ;另一类是社会功能 ,包括一般的社会功能与具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教育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 …  相似文献   

15.
(一) 教育投资负担问题源于把教育的耗费作为一种投资,因此,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须从教育投资的效益进行分析。教育投资的效益可以分为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投资的个人效益,前者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及其劳动者劳动力质量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后者是指劳动者因受教育后提高劳动能力而给个人带来的收入增加。既然社会和个人都能从教育投资中获益,那么社会和个人都要分担一定的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16.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的神圣职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术不端行为是涉及学术领域的,违反基本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其在学术期刊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学术成果低水平重复;虚假注释、不实参考文献。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期刊中之所以大量存在,既有社会以及个人原因,也有缺乏有效惩戒措施的因素,更有学术期刊自身的问题。学术期刊必须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把好学术关,当好守门人;加强自律,坚守职业道德;培养学术素质,提高鉴别力;树立责任意识,当好监查人;开放办刊,加强对外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须确立教师的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强化教师主导作用,改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教师,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公共平台课或素质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榜样的力量;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7所高职院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运用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实行抽样调查,并得出结论:我国高职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很强,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较浅,缺乏系统的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需求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缺乏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自己本位--儒家道德的枢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儒家道德文化一统的社会现实,业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儒家以"仁"为主干的思想,往往被视为人本主义的代表,并长期受到青睐.现实生活里公德缺失的冲击波,客观上昭示和促使我们必须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重新审视儒家的价值观,以免在约定俗成的不变框架里自欺欺人."仁"虽然在表面上推重人际的关系,但以"事亲"、"尊亲"为具体内容,显示血缘宗法性的特征;在社会仁德的营建上,推重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途径,天下能否平安的关键在个人一己的修养,即"为仁由己",个人一己被赋予了最大的责任,外在社会对个人当有的支撑等基本被忽视;这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坐标倾向,从自己出发到他人的思维方式在血缘轨道上面的长期实践,必然形成先自己后他人的个人中心主义、自私的习惯意识,这一事实势必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和生长,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捐款门事件”,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日益被唤起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推力,以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动力机制。文章以此次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中西方对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差异,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