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是两种文化间互动的体用关系的建构过程。体用关系有“原始典范”与“引申典范”之区别:前者是“用”依靠“体”、“体”创造“用”;后者是体用相互依靠、相互进入。文章分析了作为文化沟通与融合之动力的体用典范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对性与多元性,阐发了文化沟通通过互为体用、“从体到用、从用到体”引发新的文化创造力,创造一种和谐、综合的新文化;强调了建构框架和建立体用典范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希腊化时代的妇女与东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化时代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它是东西文化汇合交融、妇女经济权力增长、城邦衰弱、古典价值观崩溃和新的哲学思想兴起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希腊化时代妇女地位的考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特征是双向的,在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的同时,东方文化也对希腊人发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公元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公元1271年他17岁时即跟随其父尼可罗波罗和叔父马飞阿离开故乡到中国来。他们一行横穿了整个欧亚大陆,途中走了三年之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公元1274年到达了中国元朝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对马可·波罗的一生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一伟大旅行,在中国和意大利的历史上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这也是  相似文献   

4.
正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在作者数十年来撰写的有关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章和讲演稿中精心挑选、合理分类、有机组合而成的一部专著。该著为邓小南先生主编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未名中国史丛刊"之一,201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中英文目录、前言、正文、索引和后记。前言部分对全书做了精要的概括。正文分为五编,第一编为丝绸之路,包括《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民族主义的生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来自对人文精神的价值选择,也和西方民族歧视造成心理上屈辱与激愤,以及由浪漫主义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内在关联.其文化民族主义具体表现为:警惕、反抗西方殖民文化,以诗勾勒出“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蓝图,并强化有文化民族主义内涵的图腾、符号、意象,以诗作凝聚民族奋起的伟力.闻一多文化民族主义有其特色,它是弹性的、兼容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新人文主义交融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家族主义相抗衡的新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诗人。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不但给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鼓舞,而且也给人以艺术上的多方面启迪和丰富的美感享受。恰如臧克家同志所说:“‘五四’以来有成绩的诗人很多,但艺术特色鲜明,卓然成家,使人读了诗就知道它的作者的人,并不多。一多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这种突出性表现在很多方面,讲求语言的色彩美,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 闻一多向来重视诗歌的色彩。这种重视,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从小就喜欢美术,早在十一、二岁时,就能画得一手相当真切的山水人物。进入清华学校后,更发展了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据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一位"爱国诗人",是一位为国为民奋起而执笔的"斗士"。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东方文化的"绝对之美",始终对国民党的"兽行"进行最猛烈的冲击。他拥有着一种"战斗反抗的斗志"和"文化态度"的行为,这些都将其"方正"人格显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虽然失去宝贵的生命,但是他有了"道",因此,获得圆满和永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欧洲中世纪犹太人的文化地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犹太人经营长距离贸易的活动为他们掌握各地的语言和了解各地的风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犹太人对宗教文化和世俗科学的注重使他们确立了在文化方面的优势地位;犹太人协助或直接从事翻译活动,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起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轼与柳永同为宋词大家,一主豪放,一主婉约,其对宋词之创造,各有干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许多方面,苏柳际遇都有极大的不同。首先,封建文人非常看重的仕途,苏轼于仁宗嘉元年五月(公元1056年)抵达对京,参加秋天的考试,苏轼与其弟苏辙都顺利过关。又参加第二年春的殿试。传说殿试时欧阳修被皇帝任命为主试,苏氏兄弟又以高分入选。苏轼当时的文章是《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表达国家行政求简求宽的原则,欧阳修极欣赏试卷的文体和内容,以为是好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便把卷子由第一名改为第二名,发生了误会,否则,苏…  相似文献   

10.
论闻一多诗歌中的生命意识陈卫生命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剥离出来的个体性意识。意识到生命也就意识到了生存的意义,意识到生命也便体味到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欢乐……的人生滋味。在仅求生活的人们心中,生命意识常如满地散落的花瓣,任其陨落成尘而不知收捡,然而,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文化差异,译者在跨文化语言(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中通常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桥梁与干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译者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干扰因素,这种现象是由于译者因文化差异、语言特点等种种原因而对源讯息做出误译所造成的,再分析译者的误译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澳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不过,因当地长期由葡人聚居,后来又受葡国统治,近世的中国人士在评述澳门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时往往瞻前顾后,致使澳门在中国史册上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如今,澳门行将回归祖国。在这样的时刻,对澳门辉煌的昔日,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当是迎接它回归祖国的一束芬芳的鲜花。  相似文献   

13.
鲍照(416-466)①是南朝刘来时期著名诗人,元嘉体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和谢灵运、颜延之鼎足为元嘉三大家,其诗歌创作在中国中古诗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运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鲍照的诗歌作品现存二○五首,其中乐府诗八十七首,约占现存鲍诗总数的42%。鲍照乐府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质量上也是鲍诗中的上乘之作。《宋书》本传云:“尝为古乐府,文甚道丽。”王夫之也曾称誉鲍照乐府诗“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②吴汝纶《鲍参军集选》,更直接了当地说:“明远乐府最高。”据此可见乐府诗在全部鲍诗中的…  相似文献   

14.
罗莹 《理论界》2007,(9):206-208
苏轼贬居惠州、儋州时,并不仅仅是旷达超然,还有恐惧、悲伤、无望、凄凉的复杂情感体验,同时又不忘记自己的责任,为国为民办了许多事情。通过对其诗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不是“坡仙”的形象,而是一个充满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五四”时期新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用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写出的许多爱国诗篇,在当时,鼓舞着青年一代反帝、反封建的斗志,至今仍然使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为之热血沸腾。在诗歌形式上,他对“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者统一的美,作了认真的探索,他的诗歌以色彩斑烂的画面、音响摇曳的韵律和匀齐的句式章法为特色,这一切对推动新诗向更高阶段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影响十分深远。赋予闻一多的诗以特殊艺术魅力的,除了上述这些属于思想感情和诗歌形式、语言等一般因素之  相似文献   

16.
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闻一多在20世纪初对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作了非常深入而理性的思考.他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下,提出对外来的东西首先要勇于接受;同时,中国要将自身4 000多年的文化资产加入世界文化资产,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他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标准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意见.闻一多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主张,产生于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知识体系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神的二元知识结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爱国主义传统与追求真理的个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早期诗论中的双重形式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是闻一多早期诗论的中心概念。在《诗的格律》(1926年5月)里,他对形式有两种理解:其一,文章的第一部分,“格律在这里是form的意思”,“我们若是想起form和节奏是一种东西,便觉得form译作格律是没有什么不妥的了”。其二,文章的第二部分,“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就第二点而言,形式相对内容而存在,可以概括为“内容的形式观”。但这种形式观无法把上述第一点统一起来。闻一多把诗歌要素分为“内的原素”:幻象和情感;以及“外的原素”:音节和绘藻。外的原素无疑是诗的形…  相似文献   

18.
张文莉 《学术探索》2012,(3):124-126
强调中西艺术的融会贯通,这是闻一多的一贯主张。闻一多认为,只有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的新诗,因此,在他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始终把新诗的民族性建构作为旨归并长期躬耕于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在内在精神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沈元林苏轼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表现,历来是为人所肯定的。本来,作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家之一,与韩、柳、欧阳齐名的苏轼,能够得到肯定,也属当然。不过,当我们深入研究,就觉出了个矛盾的苏轼。从《苏东坡全集》来看,总聚其间的...  相似文献   

20.
决策中的心态问题,虽已提出,但仍有进一步加以探索的必要。本文结合自己决策工作的实践,仅就现代决策对心态的要求,决策过程中的心态和决策者的心态特征,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现代决策对心态的要求现代条件下决策的成功与否,固然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然而决策者能否把握现代决策的特点,实现心态的转变,则是首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