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小说的盛行是近20多年以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活跃于当代文坛的微型小说作家不断涌现,佳作迭出。近来,花山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感动心灵:最受欢迎的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系列》丛书,以其作品的思想容量和艺术魅力而备受关注和赞扬。该丛书荟萃了凌鼎年、滕刚、孙方友、谢志强、刘国芳、陈永林、秦德龙、孙禾青等实力派佼佼者的8本集子,异彩纷呈,蔚为大观。现仅就“小小说作家群中的领头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凌鼎年的《过过儿时之瘾》作扼要的剖析,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2.
最近,历时一年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评选揭晓,青年作家、太仓市侨办秘书凌鼎年创作的《剃头阿六》荣获这次大赛的最高奖二等奖。这是凌鼎年业余创作以来的第73次获奖。这次大赛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新加坡作家协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英国  相似文献   

3.
凌鼎年是一位有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微型小说勾画了时代的生活百态与社会变革的历史图景。凌鼎年的微型小说有很鲜明的地域色彩,让人感受到文化风情的魅力。凌鼎年精通微型小说的各种技巧,积极探索各种微型小说的写法,他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体察细微的人生与人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凌鼎年的微型小说题材广泛,体式丰富多样,语言风格多变,既活泼生动,富于阅读乐趣,又让人在"悦读"中增长知识,获得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微型小说称谓不少,如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等,而这种文体小说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并流行世界各地。从“微型”、“小小”、“超短篇”、“一分钟”等这样诸多的修饰语对小说的限制,说明对这种文体在文字与语言上的精炼要求。正如日本“一分钟作家”星新一著的《一分钟小说》续集编后记中论述的那样:“假如短篇小说是生活之树的枝丫或片叶,一分钟小说则是裹着幻雾梦云的叶上的几道筋脉、枝上的几朵飞絮”,真是小得微乎其微了。可作家刘绍棠却说:“小小说是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中国文言小说的复兴时期,而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复兴的明显特点便是雅俗合流。这种合流从受《娇红记》影响的通俗化传奇小说和文人编辑的通俗化小说读物如《燕居笔记》等开始,到大量小说类丛书、类书的出现,就已经呈现出文言小说复兴之大势。而许多社会名流、诗文作家参与文言小说的创作,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文言小说的复兴和雅俗合流的趋势,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和宋懋澄的《九籥集》便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平民小说作家李永康喜登"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其微型小说集《红樱桃》已列入"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微型小说名作选"。这本集子显示了作家广阔、雄厚的生活基础,其深刻的寓意性、幽默中展现的荒诞、叙事中带给人们的思考等,都让读者喜悦地看到作者不断吸收西方文学表现手法,尝试叙述主体视角变化所体现的中国优秀微型小说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微型小说古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型小说自1980年在国内报刊重新出现以来,应运而长,目前已进入它的初盛阶段。主要标志有四:一是全国许多报刊都辟有“微型小说”专栏,82年出现了专发微型小说的文学期刊《三月》,85年将有二家《微型小说选刊》同时问世,微型小说的发表园地越来越众多,读者也越见扩大,二是涌现了大批微型小说的作者,许多不知名的青年由此走上文学道路,著名小说家王蒙、蒋子龙、孟伟哉、从维熙、冯骥才、叶文玲等,也为耕耘这炔文学新园地  相似文献   

8.
一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作家的“钱钟书”这个名字不算响亮。国内多数人只熟知钱钟书是一位著名学者,而很少人注意到他还是个卓有成就的小说家!钱先生小说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围城》和短篇《猫》。这些作品与作者本人曾誉曾毁,饱历沧桑。小说于四十年代在郑振铎、李健吾主编的进步期刊《文艺复兴》上一经刊载,即风行一时。《围城》于一九四七、四八、四九年还重版了三次,一时洛阳纸贵,在国内文坛上引起很大轰动。李健吾等人盛赞:“刊物以发表这部新《儒林外史》为荣”,①“欣喜首先能向读者介绍。”②一些评论家如巴人、郑朝宗等,相继写了推荐文章。一九四七年的《晨光文学丛书》介绍说:“这  相似文献   

9.
梳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域以往三十多年所取得的十大成就,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八项拓展路径是行之有效的:1.名作、名篇、名刊向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的品牌资产转化;2.提高入选国家权威机构奖项的概率;3.举办国际大奖;4.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系》;5.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理论大典》;6.建立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华文微型小说"网域之间的联动网;7.促进作家、研究家、编辑家、文艺实业家之间的跨国交流;8.建成"电子华文微型小说文献集成库",供世界各地成员间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作家雷平阳的微型小说《轶匠》叙述了张铁匠从娶亲结婚至意外死亡的人生故事,以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张铁匠对生命无限渴望,最终落得“颗粒无收”的悲剧.这篇微型小说的玄妙充分体现了雷平阳的瑰丽想象,用充满诗意的语言经营整篇作品,在作品的多处描写中暗设伏笔与铺垫,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意境.文章主要从小说的情节设置、意象描写中,分析这篇小说对悲剧的预示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神秘的地洞     
星新一  王有宏 《可乐》2011,(9):50-51
星新一(1926年~1997年),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闻名于世,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极短篇之神”。其作品构思巧妙,有“科幻的徘句”、“新编一千零一夜”、“人生必读书”之誉。  相似文献   

12.
泰国华文作家马凡涉笔微型小说创作是近几年的事,他创作的微型小说量还不多,但其创作倾向、美学旨趣已显露出来,从中不难发出对泰国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有益启示。泰国华文作家虽然生活在异邦,但对中华文化传统领悟较深,他们的文学创作承继了中华文学“文以载道”的传...  相似文献   

13.
《型世言》:话本小说的又一重大发现张兵一年前,我为《古代小说评介丛书》写过《话本小说史话》、《凌初与“两拍”》、《文康和儿女英雄传)》等三本小书,当时,曾对有关历史典籍中著录的“《幻影》又名《型世奇观》”一语以及被人称为“两拍”续书的《幻影》、(或称...  相似文献   

14.
噩梦营之旅     
R.L.斯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惊险小说作家。斯坦出生于1943年,他9岁开始为小伙伴们编写故事,大学毕业后长期担任一家儿童幽默杂志的编辑和主笔,创作了许多颇受小读者欢迎的儿童幽默作品。此后他成为专业作家,其代表作就是由130多部作品组成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该丛书自1992年起陆续问世,至今已被译成31种文字,全球销量近2.2亿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儿童系列图书。斯坦本人则于1994-1996连续三年被《今日美国》评为作品最畅销的作家,1999年又被评为英国最受儿童欢迎的作家。斯坦的作品往往将传统幻想和惊险手法与当代科幻相结合,以情节结构奇特著称。《噩梦营之旅》是该丛书中的一部,上述写作特点也同样在这部小说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小说使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自”“自由联想”手法,让“作家退出小说”,让读者直接面对书中人物,并采用时空错乱的立体结构,作家的意识由客观时间转向主观时间。这些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和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的意义,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正是由于合理地使用了这些技巧,才使得其成为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曾说过,他开始创作《狂人日记》等小说时,“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而在以后《彷徨》的创作中,则“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加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多年来,在普遍地接受了作家对自己创作的这一见解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还作了某些发挥,例如王瑶先生在(《论鲁迅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的小说《人寰》改名《心理医生在吗?》重新出版,这一重新命名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表明该小说不仅是一个关于“病的隐喻”的文本,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关于文化身份建构的实验文本。小说呈现了严歌苓作为海外华人作家向“他者”寻求文化“疗救”的努力和思考,并试图从“言语一权力”关系中透视历史深处,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爱尔兰作家贝克特是以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而闻名的,对于其荒诞派小说,人们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他在小说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其长篇三部曲《莫洛依》、《马龙之死》、《无名的人》的创作特征在于创造“无字文学”,语言往往含混、自我否定、无逻辑性、缺乏实指义;而其小说情节呈现出扩散与消解的趋势。因此,可以认为贝克特是传统小说语言与情节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9.
去年2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之一的,张爱玲近三十万言的小说集《传奇》重新印行出版了。它是张爱玲在上海沦陷时期,特别是1942—1944年间,在《万象》、《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的小说结集而成的。张爱玲是当时上海文坛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原本选印》重版的意图,是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些作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显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确实,张爱玲在沦陷时期的上海租界曾活跃过一时,写下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但解放以后的数十年间,我们出版的现代文学史以及一般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文学的评论,几乎未见过对其人其作的评介,此人近于销声匿迹。近年来,才开展了一些研究,在报章杂志上见到少量有关的评介文章。而另一方面,英美以及港台一些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20.
《辞海》“丛书”词条的解释,与史实有不符之处。兹光引原文于下: 丛书①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即编印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其形式早期多为综合性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丛书相继出现。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一部丛书。②近代把性质相近的文章汇辑成书,不定期,也不标明巷、期而编号出版的也称为“丛书”,或“丛刊”。(《辞海》三卷本第91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