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五水“五水”流域,古代住有少数民族,称为“五水蛮”或“西阳蛮”。这五水究竟是哪五条水?《水经注》说:“五水,谓蕲水、希水、巴水、赤亭水、西归水。……宋沈庆之于西阳上下下讨伐蛮夷,即五水蛮也。”《宋书·夷蛮传》“豫州蛮”下说:“豫州蛮,廪君后也。……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南史·夷貊传》所载与这相同。这五条水都在大别山南麓,在现在的湖北省东部。近人丁谦说:“西阳今光山县,五水均在信阳州境。”(浙江图书馆丛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中有: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史记·齐太公世家》所引亦同,但“至”下无“于”字,“女”作“若”)杜预注云,穆陵、无棣“皆齐竟(境)也。履,所践履之界。”王力沿袭其说,谓穆陵“地名,即今山东临朐县南的穆陵关。”(此乃沿袭于钦《齐  相似文献   

3.
谷谓泽谷、溪谷,与五谷之“ ”并见于先秦古籍,是两个不同的字。《尔雅正义》引孙炎曰:“谷之言 。■,生也。”这里的“ ”系“■”之假借,与乳、毓、育等字同义《尔雅义疏、释言》)。实际上“谷”的字源中即含生育之义(详后).无须转■(■)为解。《周礼·考工记·匠人》:“几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说文》:“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谷以真地貌特点,在先民的原始思维中,往往与女性生殖崇拜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是对这一…  相似文献   

4.
打草谷家丁     
耶律德光临死,总结南下中原得失,自谓“打草谷”乃三大失策之一。所谓打草谷者,概括言之,总兵虏掠且以人为炮灰也。打草谷,非正兵为之,多“家丁”所做,而此类“家丁”,必中原无赖之属。《辽史·兵志》:“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四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又曰:“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砍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运土木,壕堑;攻城之际,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春秋公羊学”家董仲舒在上汉武帝“天人三策”中,建议以儒家学说作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导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①“雄材大略”的汉武帝基本上同意了他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表章六经”。②“六经”,即《易》、《诗》、《书》、《春秋》、《礼》、《乐》。从此,儒家学说遂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儒学也由以往子学的一种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出于《诗·卫风·氓》。其中“复关”一词,众说纷坛,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毛诗诂训传》解为:“复关,君子所近也”。朱熹《诗集传》解为:“复关,男子之所居也。不敢显言其人,故托言之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解为:“男子所居之地”。此三种解释可集为一义,即:“男子所居之地”。 第二种:陈奂《诗毛诗传疏》解为:“复,反也,犹来也。关,卫之郊关也。”《集疏》释为:“复关,犹言重关。近郊之地,设关以讥出入,御非常。”  相似文献   

7.
<正> 尚贤者,推尚贤才也,亦即唯才是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大合唱中,这是一个高亢的音符。《管子》一书是后人关于春秋时期齐国治国实践的总结或理论性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尚贤思想作以简要论述。一、《管子》谓“贤”之标准既尚贤,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贤。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用贤的目的不同,其“贤”的标准也不同。《管子》出于致国以霸的目的,认为:“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管子·宙合》。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个“义”,亦即《牧民》篇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之“义”,是《管子》治国思想的四项政治纲领之一。关  相似文献   

8.
《辽史·兵卫志》载:“辽国兵制,……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曰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这段史料说明:辽国没有军需粮草的供应;只靠军队“四出抄掠”,通过“打草谷”的办法来解决;从事“打草谷”的军队占辽军的三分之一。今天,某些史学著作仍对辽军所谓“打草谷”行为加以批判,因而,对“打草谷”有进一步辨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一、“蓝关”考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从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来广东潮州(今广东省汕头专区)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的蓝关究竟在哪里? 据《昌黎先生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注解说:“蓝关,即秦之峣关,在陕西蓝田县”。但据清代广东兴宁知县仲振履重修韩祠亭路碑说:“龙长之交有蓝关,顶建韩公祠,土人相传即雪拥蓝关处也!其事荒远,不可考证”。他说的  相似文献   

10.
洧水考     
《汉书·地理志》载:“高奴,有洧水,肥可燃”。高奴县治即今安塞县坪桥公社所在地。辖境约相当于今延安市、延长县和安塞县东部地区。洧水是指什么而言呢?说法有三。其一,洧水是石油的古名称之一(《“梦溪笔谈”选注》第97页)。这是简单地将“肥可燃”理解为“洧水”。此说不确。其二,洧水是延河支流杜  相似文献   

11.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的积极进取精神。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中叶的诗人兼史学家。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瓯北诗集》和《瓯北诗话》行世。他论诗特别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的观点,反对“荣古虐今”的社会偏见。他又擅长历史考证之学,所著《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和《皇朝武功纪盛》等,均为时人所推崇。赵翼不仅有诗、史之才,还有  相似文献   

12.
<正> 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以下只注篇名)这种“性善论”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指人的情欲本能,即自然属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声色臭味之欲,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其二指仁义礼智等伦理之性,即社会属性。这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准。“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滕文公下》)其三指发挥“心思”的作用,探求、扩  相似文献   

13.
灌县离堆,是都江堰堰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记载离堆最早的是《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从此,人们就以“离堆”或“成都二江”来泛指都江堰。班固《汉书·沟洫志》基本照抄此段,只在蜀守冰前加一“李”字,说明冰李姓。东汉时,由于一九七四年在都江堰外江出土的东汉李冰石象题字而知当时称都江堰为“都水堰”,从而证明李冰所凿离堆确为灌县离堆,司马迁的记载是可信的。但当时人们对“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的“沫水”产生了怀疑。人们都知道沫水是指大渡  相似文献   

14.
李西兴同志《“共和”新探》一文(载《人文杂志》今年第2期),探讨“共和行政”真义,颇多新意,足成一说。然文中称言:“西周时期有世族而无世卿”、“世卿制度是春秋中期以后列国政归私门(即大夫)才逐渐产生的”,则嫌过于武断。至少从齐国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左传》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记: 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何以礼  相似文献   

15.
1977年和1979年。陕西周原发现周初的有字甲骨292片。其中H11∶4记有如下十字:“其微楚□厥(杳火)师氏舟(杳火)。”“舟”字,陈全方释作“受”(见《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甲骨文概论》,《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沈长云以为陈全方所释“不通”,“舟”字当读作“守”。  相似文献   

16.
白坚同志的《太平天国改“六经”为“六韵”考》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4期),为证明罗尔纲先生所提出的洪秀全《改定诗韵诏》中的“诗韵”就是《诗经》,引用了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两段批评“八股六韵”的话为新证,下结论说:“‘六韵’即‘六经’无疑。由此可见,改‘六经’为‘六韵’,确是太平天国当年故事。在《改定诗韵诏》中,《诗韵》即《诗经》也可以论定了。”对此,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 一、洪仁玕所批评的“六韵”,并非“六经”,而是指科举考试的试贴诗。试贴诗源于唐代,直到明清仍与后起的八股文相辅而行,是科举必试的项目。因其通常规定为六韵,也有八韵,故多被称为“六韵”。这与制艺文章有八股或六股,而通称为“八股”是同理的。太平天国制度有不少异于清朝之处,但其科举考试形式基本照搬清朝。张德坚《贼情汇纂》(下简称《汇纂》)说太平天国“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贴。”(《太平天国》(三)112页)  相似文献   

17.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第15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有一段宝玉与妙玉的对话,宝玉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注“禅关——此指僧尼静修之所”。  相似文献   

18.
八干与十干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梦溪笔谈选注》在“守令图”第九条注释中,出其臆断。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供参考。现将沈括原文及注释摘录于下: “守令图”原文:“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注者是这样解释的:“八干、原为十干,又称“天干”,也是古时用来记时的,沈括省去其中戊己两字(因与十二支中戌巳字相近)故称八干。注者出自于括号内的说明,就下了沈括因此省去戊己两字的目的,这完全是注者的臆断。是否沈括省去这二个字呢?是什么原因只用八干而不用十干呢?先看《史记·律书》记载:  相似文献   

19.
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农村中,现在仍留存着“不落夫家”的婚俗。所谓“不落夫家”,就是在结婚之后,新娘即返回娘家长住,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始到夫家短住几天,待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安居。这种风俗,在壮语中叫做“倒(口累)”或“呗栏(女米)”。“倒”是返回,“(女米)”是踪迹,“倒(口累)”意即沿踪迹回去;“呗栏(女米)”意即返娘家。如结婚后就不愿再到夫家了,则叫“叮关。”“叮”是堵塞,“关”是丈夫,“叮关”意即避夫或拒夫。“不落夫家”是从粤语“唔(不)落家”移用的称谓。《中华全国风俗志》云:“不落家者,即女子已嫁,不愿归夫家也……不落家之风,亦(广东)顺德为独多。”可见,我国南方的个别汉族地区也残  相似文献   

20.
一居常读《水浒传》,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诗经》里的“水浒”。《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相胥宇。”《毛传》:“浒,水厓也。”《郑笺》:“循西水厓,漆、沮侧也。”《正义》:“太王作王业之本,文王得因之以兴。”推原诗人之意,盖以“水浒”为周家发祥之地,故后之言周家之始基创业,莫不盛言“水浒”。《文选》潘安仁《西征赋》:“思文后稷,厥初生民,率西水浒,化流岐豳,祚隆昌发,旧邦维新。”又干令升《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辱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故齐诗曰:‘来朝走马,帅西水浒,至于岐下。’”《史通·杂志说上》:“姬宗之在水浒也,鸑鷟鸣于岐山。”所谓“水浒”,是指特定的关中平原的漆、沮二水流域的一大片土地,即《诗》所谓“周原(用無)(月無)”的周原地区。周家之经营“水浒”,拿《水浒传》的语言来说,就是为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