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双语制     
“个人或集体(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现象”称为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当代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着双语现象和双语制问题。双语制(亦称双语并用制)适应着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进行交际的需要,同时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在多民族国家中,因一定的历史原因、社会条件和自然、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双语现象和双语制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双语现象和双语制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语言的一元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双语,就是同时使用和发展两种语言。一门是本民族母语,一门是较发达的外族语。在我们新疆,双语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双语现象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适应多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有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进步。它已经成为多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方面的一种必然趋势。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在新疆与内地与中原地区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交往中,各族人民有着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双语现象由来已久,一部古丝绸之路繁荣文化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自治区的双语工作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3.
双语的内涵和根源什么叫双语?是发展双语中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双语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谈、阅读、写作。对一个国家来讲,双语是指这个国家的通用语(如我国的汉语,对外又称中文)和一门外国语(通常指较发达国家的语言);对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部来讲,是指主体民族的语言(如我国的汉语)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母语。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双语在本质上都是指一门本民族的母语和一门较发达的外族语。我们讲在少数民族集居的区域发展双语,一般是指某一少数民族的母语和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除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外,还必须有民族间的一种共同语言,这是为了交际便利,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合作的便利。”(《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299页)没有语言便没有社会;同样,没有民族间交际的纽带──共同语,多民族便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列宁指出:“经济流通的需要总是迫使住在一个国家里的民族(只要他们愿意住在一起)学习多数人的语言。”(《列宁全集》第20卷第2页)民族间的交往首先基于物质生产的需要,交往又必然带来民族间的学习和影响。在各民族间互相学习、交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少数民族语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布 《学术探索》2005,(6):95-1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语文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对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语言活力方面,除少数几种民族语文具有较强活力外,大多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使用水平低而丧失活力,建国后新创制的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面临困境,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较少而成为濒危语言。在语言态度方面,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在保持、传承本民族语文的同时,自觉选择汉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成为民族群众语文学习的一个普遍趋势。基于民族语文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工作应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必须高度重视民族语文在民族政策中的敏感性,增强大局意识,把坚持语言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纽带。第二,保持民族语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依法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第三,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民族的需要和不同的语言态度,分别制定具体的民族语文规划,慎重、稳妥、积极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要充分贯彻自愿自择的精神,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放性,不同的国家社会之间的接触往来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学习、借鉴和利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当然也会有分歧,其中免不了会有片面的和荒谬的见解。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互相学习交流过程中,彼此间的差异、对立会逐步缩小,其间的相似处、共同点则日益增多,二者将互相接近,以至于最后融合。甚至有些人认为,在“两制”的接近与融合中,将会出现一种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全新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所谓的“趋同论”。“趋同论”对不对呢?应该怎样评价和对待“趋同论”呢?我们认为,“趋同论”是一种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在我国,“趋同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时髦观点,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我们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接触交往中互相学习语言。解放以来维语和汉语都已是新疆双语中的主要语言,不少民族同志已能用双语交谈阅读,个别的还能担负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科技的任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近年来,南疆诸县要求当地汉族同志努力学习维  相似文献   

8.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普遍面临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文章通过批判性反思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指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必须在“多元”的民族建构与“一体”的国家建构双重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作者以新疆双语教育政策作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政策目标,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以国家公共利益为重的一体化”和“以弱势补偿为先的公平正义”三个突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期页题作者·民族研究·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论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白治发扬新温各族人民在维护祖}日统一中 团结战斗的历史传统加强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用一马克思主义研究民族工作新课题联系实际研究民族问题论党和各民族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谈开放与民族地区发展创造、吸收、发展民族文化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初探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坚持“两个离不开”“双语化”是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共产党员与民族利益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化的我见简沦“两个离不开”补苞阿木冬·尼亚孜,几,占O甘-3…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其经济,政治,文化都很发达.新疆自古就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互相学习语言的优良传统.现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要想发展只靠本民族语言是不够的,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国语即汉语,才能提高民族的素质,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实行"双语教学"克服语言障碍,有利于共同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王凯 《晋阳学刊》2011,(1):141-143
东西方的对话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可能,是亚洲和欧洲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最重要的切人点。海德格尔在《面向存在问题》一文中,提及欧洲语言和东亚语言之间是一个可能展开对话的“双语领域”,但是问题并非简单,因为“这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从出发点开辟和创立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在《关于编写新型回族史的意见》中提出“语文考”的问题。他说“回回常用的宗教语汇、生活语汇,回民在语言表现里的文法形式以及小儿锦等等,都可包含在这里面”。回族的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很同意白先生的见解。回族形成于中华大地,是中华各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现在除海南省崖县有少量回族使用一种“回辉话”外,各地回族人民通用汉语、汉文。但在使用汉语时同时也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之中。惜限于不懂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所提出的问题很可能不尽妥当。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引起行家们的注意,加强对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双语制利大于弊《河北学刊》1990年第2期发表文章,论述双语现象和双语制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语言的一元化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作者认为,双语制的利是大于弊的,民族语言有被同化的发展趋势;几个较小民族结合成为一个较大的民族,小语种有朝大语种集中的发展趋势;民族语言有取代原宗主国语言的发展趋势;双语制将长期存在,双语者和多语者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外来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集团,一个国家,只要不是闭关自守,它的语言总要或多或少地引进一些外来词。外来词在沟通不同民族和社会集团间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它是研究某些历史事实的佐证,也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外来词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些不够发达的语言,往往要从比较发达的语言那里借用一些外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省来看,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总人口一百五十多万,占全省总人数的7.9%。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或几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情况。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可见,我省还是一个多语言地区。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来看,省内各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即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藏语属于前一语系,蒙古  相似文献   

16.
引言 20世纪的后几十年中,在“10000个社会”——分布于当今世界168个民族国家的,以民族、语言或宗教来划分的特性群体——之间,以及在这些民族国家之间,出现了愈见其甚的摩擦。现代化理论认为各种民族群体将会同化于现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7.
“双语”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我国“双语教育”正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双语教育”这个概念究竟怎么理解?“双语教育”是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education”翻译而来的。至今为止,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林林总总的界定,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领域,语言的选择不只限于工具性的意义,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作家采用哪种语言作为创作语言,除了一般采用本民族母语外,更多地受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价值、社会功能的掣肘。本文试图从双语身份、民族双重视角和文化对话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当代藏族作家以双语身份活跃在中华文学百花园中是历史的必然。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客观上体现出一种双重视角,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融,集中体现了当代藏族作家当下的"在场"意识,以及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育既是我国多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又是一种语言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语言运用的体系,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交流与文化传承的客观需要.双语教育是我国多民族地区教育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既是国家政府供给的教育公共产品和语言制度,也是国家、家庭和劳动力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展开命题的讨论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民族教育”和“双语”两个概念,或说对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界定一个范围。“民族教育”这一概念,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看法尚未统一。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只有用少数民族语文授课的教育才可称谓“民族教育”;一种认为冠以少数民族族名的学校方可谓“民族教育”;第三种则认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