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康乃馨的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对腋芽(茎段)进行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2.0mg/L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芽萌发和生长,最有效的芽增值培养基为Ms+6-BA2.0mg/L+IBA0.5mg/L,增值系数为13.1;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生根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3.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通过配比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在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黑果枸杞种子萌发与生长;无菌苗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愈伤组织;在MS+0.4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数量较多;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1.5 mg/L IBA,生根率为98%.组培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4.
蚕豆成熟花粉在含有20%蔗糖、100ppm硼酸的培养基中,在25℃下,40分钟后萌发率达60%左右,而脱去外壁时的花粉,在上述条件下不能萌发。若含2.0%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pH5.8),培养30分钟后萌发率可达7.4%,加入2,4—D2mg·L~(-1)时,萌发率达到9.8%左右。脱壁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花粉,表明花粉外壁的存在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2,4—D对萌发有促进作用。蚕豆胚珠在含4%果胶酶、1.5%半纤维素酶、1%葡聚糖硫酸钾、1%CaCl_2和10%甘露醇的培养液中(pH5.7),30℃下保温12小时胚囊得率约20.3%。先用脱壁剂振荡处理除去珠被角质层,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8小时可得胚囊37.8%。用染色法和酶法证明胚囊具有活性。表明除去角质层可缩短酶解时间,并提高同步性。  相似文献   

5.
以虎眼万年青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同激素浓度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情况以及再生芽的无糖培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BA 1.0 mg/L +NAA 0.1 mg/L,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 NAA 0.1 mg/L;用无糖培养体系进行生根培养时,基质中 NAA浓度为0.1 mg/L时,再生芽的生根率达94%,种苗质量优于常规组培.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作为原水,考察了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不同溶解氧(DO)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试验条件控制在TN容积负荷为0.35 kgN/(m3*d)、HRT为6 h、SRT为30 d、pH为7~8、温度为25~28 ℃、C/N为9时: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0.6 mg/L条件下,可获得62.5%的NH+4 -N去除率、91.1%的反硝化率和58.3%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可获得90.8%的NH+4-N去除率、90.4%的反硝化率和82.5%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4 mg/L时,可获得93.3%的NH+4-N去除率、77.0%的反硝化率和72.1%的SND率.  相似文献   

7.
蓝猪耳叶片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 Linden)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多种因素对蓝猪耳不定芽诱导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进行了条件优化,建立了蓝猪耳叶片高频率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与基本培养基成分关系不大,而与植物生长物质的浓度和种类有关,其中以MS+6-BA 2 mg/L+NAA 0.2 mg/L状态最佳;不定根形成受到植物生长物质和培养基中离子浓度的共同影响,最佳生根条件为1/2 MS+IBA 0.2 mg/L.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病毒或类病毒的浸染和积累,造成其产量和质量降低.优质快速的茎尖培养能为脱毒苗和脱毒薯的生产赢得时间和效益,因此优化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非常必要.对马铃薯品种“布尔班克”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商品薯决茎的芽及试管苗进行茎尖剥离,将所剥离的茎尖接种到附加有几种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对茎尖生长点进行诱导分化.在培养室培养、观察,统计污染率、成活率、成苗率,并对所获得的脱毒苗进行ELISA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布尔班克各级种薯芽的茎尖生长点在MS+6-BA 0.5mg/L+ NAA 0.01mg/L+ GA3 0.1mg/L培养基上成活率、成苗率和脱毒率都比较高,其成活率和成苗率都达到80%以上,脱毒率达9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较,该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配比更适合布尔班克各级种薯茎尖生长点的分化和成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桉树抗青枯病树种的无性系快速筛选和繁殖技术,配制了3种类型的培养基,采用组培方法对桉树愈伤组织的抗病性和桉树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以MS+6-BA 0.2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最好;对愈伤组织芽的分化,最好的培养基是MS+6-BA 0.25 mg/L+NAA 5 mg/L;诱导生根以White+IBA 0.5 mg/L+2%蔗糖培养基为最佳;分别对桉树愈伤组织刺伤、幼苗伤根、幼苗截顶后接种青枯病,并测定它们的抗病性,其测定结果相同,说明可用桉树愈伤组织筛选抗青枯病树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激素和外植体对白簕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探讨其愈伤组织褐化的防治.结果表明:白簕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外植体为叶片,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1.0 mg/L,诱导率高达92.7%,在继代培养中,采用固体培养对防止愈伤组织的褐化效果最佳,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 g/t.的活性炭1g/LPVP,也可以有效防止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