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广东省徐闻县迈陈镇海岸的红树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胚轴进行萌发试验.设置(a)不同盐度(0、10‰、20‰、30‰海水)黑暗(下胚轴)水培、(b)不同盐度光照(下胚轴)水培、(c)沙培自来水浇灌争(d)土培自来水浇灌4组试验,探讨盐度、光照和基质等因素对胚轴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果木胚轴最适萌根盐度为0~20‰,最适萌芽盐度为10‰;与10‰盐度的黑暗(下胚轴)水培相比,光照(下胚轴)水培的胚轴萌根率下降10%、萌芽率下降76.7%,表明光对下胚轴萌发有抑制作用;胚轴在河沙和红壤土中均能正常发芽,萌芽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白筋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正交试验和不同贮存方法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播种季节、覆盖深度和基质种类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干藏种子进行秋季播种于配土中并覆土2cm,次年春季萌发,萌发率达58.45%,但种子出苗时间长、不整齐.不同种子贮存处理结果发现,秋季采集种子于次年春季播种前35-45d进行冬季室温湿沙层积处理显著提高白簕种子萌发率,达77.78%,出苗时间短、整齐.  相似文献   

4.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通过配比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在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黑果枸杞种子萌发与生长;无菌苗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愈伤组织;在MS+0.4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数量较多;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1.5 mg/L IBA,生根率为98%.组培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5.
以紫花鸢尾的花粉为试材,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萌发的作用,同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鸢尾花粉在200 g/L蔗糖+300 mg/L H3BO3+ 200~300 mg/L CaCl2的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81.55%.(2)干燥条件有利于紫花鸢尾花粉的贮藏,且硅胶为适宜的干燥剂.(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花鸢尾花粉生活力下降,但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变缓,在-196℃下保存270天后的花粉萌发率为84.21%,与新鲜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蚕豆成熟花粉在含有20%蔗糖、100ppm硼酸的培养基中,在25℃下,40分钟后萌发率达60%左右,而脱去外壁时的花粉,在上述条件下不能萌发。若含2.0%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pH5.8),培养30分钟后萌发率可达7.4%,加入2,4—D2mg·L~(-1)时,萌发率达到9.8%左右。脱壁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花粉,表明花粉外壁的存在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2,4—D对萌发有促进作用。蚕豆胚珠在含4%果胶酶、1.5%半纤维素酶、1%葡聚糖硫酸钾、1%CaCl_2和10%甘露醇的培养液中(pH5.7),30℃下保温12小时胚囊得率约20.3%。先用脱壁剂振荡处理除去珠被角质层,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8小时可得胚囊37.8%。用染色法和酶法证明胚囊具有活性。表明除去角质层可缩短酶解时间,并提高同步性。  相似文献   

7.
以半夏茎腐病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病菌孢子,研究对半夏种子萌发和对大田种植半夏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研究茎腐病原菌对半夏生理机理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病菌孢子对半夏种子吸胀过程中相对吸水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随着孢子浓度的提高,半夏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都表现出抑制;病菌感染初期能够刺激叶绿素的形成,后期则抑制叶绿素形成.生物测定结果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8.
梨苹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及贴梗海棠和垂丝海棠锈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eaenum Syd(G(n))和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yamadai Miyabe(G(y))为菌原,研究其担孢子在不同温度、光照、PH、湿度、营养条件下的萌发规律。代森锌1:600液杀灭和抑制诱孢子效果尤佳,多菌灵和托布津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石楠(Photinia serrulate)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的传粉生态学特性,我们定位观测了移栽到烟台的石楠和火棘的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和访花频率,对两种植物的花粉活力、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传粉效果和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石楠和火棘的花粉活力均在90%以上,石楠的花粉活力能够保持3 d,火棘的花粉活力能够保持4 d;不同温度之间的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石楠的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20℃,火棘的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30℃;石楠和火棘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第二天达到最强;访花者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为主,石楠花序上的访花行为是"跳跃式",火棘花序上的访花行为是"连续性访花";传粉效果显示食蚜蝇科(Syrph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蝇科(Muscidae)的昆虫访花行为能够提高石楠和火棘座果率;石楠种子的千粒重为9.90±2.16 g,火棘种子的千粒重为3.14±0.45 g.层积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对水青树Tetarcention sinense Oliv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青树种子属典型的需光性种子,在黑暗条件和恒温中,新采集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在变温中也仅有9.75%~17.00%的萌发率,只有在萌发过程中给予1 000 lx光照强度和8 h光周期才能充分萌发,萌发率可高达64.75%~85.00%;种子的含水状况对光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种子须浸种8 h,其含水量达饱和状态时,种子萌发快而整齐;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要,其适宜的质量分数为12&#215;10-4;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光照下25℃恒温,其次是20℃恒温和25℃日/15℃夜、30℃日/15℃夜、30℃日/20℃夜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