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两大党制:印度多党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0年代以来印度政党政治发生重大变革,其多党制度从一党独大模式过渡到两大党主导下的多党竞争格局。其特征表现为政党结构中存在着稳定的两极,而多党联合执政的成员数量非常庞大。这种特殊多党制的形成在于两个主要政党的选民基础逐渐趋于稳定,政治竞争从无序状态走向理性化,适应了责任政府和联合政治的趋势,为政治竞争的有序化提供了基础,奠定了两大党制的竞争格局。而其他全国性政党和地方政党的势力分散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形成稳定、联合的第三种力量,政党竞争呈两极分化、中间分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3.
二战之后,日本按照西方民主制度的模式,确定了民主国家体制,实行多党制度。然而自1955年起,自民党长期居于执政地位,一党居优制一直成为日本主要的政党格局。2009年新民主党一跃而成为执政党,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格局改变,日本政坛进入民主党和自民党两大政党相互制衡、彼此竞争时代。日本式的政党政治生态,使日本的政党监督也显现出自身的面貌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代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无例外的都是政党政治。目前,政党政治的主要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以及我国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在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在我国的创造运用。它既区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更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有本质的不同,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本文拟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实质,对在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必然性及这一制度的中心和基本点等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传媒与政党政治:互动、融合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传媒与政党政治有着不解之缘。传媒使西方政党政治的产生成为可能、深刻影响着政党政治的运行以及政党行为模式的变迁;与此同时,随着政党对传媒功能认识的加深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和调控的加强,传媒越来越表现出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当前,传媒与政党政治之间的互动出现了新情况,政党政治传媒化与传媒意识形态化的交织成为常态,这将深刻影响西方政党政治的命运和传媒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碳中和的科学内涵构建碳中和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秩一约束的组合评价法测算2005—2020年中国区域碳中和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碳中和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揭示碳中和水平的结构差异,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揭示碳中和水平的分布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碳中和指数整体不高但呈上升趋势,省域碳中和指数存在“双高型”“低高型”“高低型”和“双低型”四类;区域碳中和水平不平衡,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东西部地区低的倒U型格局;碳中和指数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碳中和指数的结构差异主要来自吸收维度的人工条件和排放维度的生活排放;碳中和指数的分布差异主要来自吸收维度。因此,碳中和的实现需要多方协同,既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协同转型,也要居民生活模式的协同转变,更要碳汇碳捕捉的协同转换。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的一个普遍现象,自出现政党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经历了早期的鱼龙混杂、前苏联时期的一党专政,至现今的多党制政治格局。时至今日,俄罗斯的政党政治还不是很成熟。在俄罗斯还没有法定的执政党,但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政权党"现象。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未来走向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印度人民党以其特殊的“印度教特性”改变了印度政党竞争的格局,同时也使人们普遍担心兴起后的印度人民党是否会偏离印度独立以来的世俗主义,奉行激进的、同质的印度教主义。从印度人民党的发展历程来看,党的意识形态具有价值与工具的双重诉求。印度教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始终是服务于其壮大实力、争取选民、上台执政这一目标的。受选举政治和多党竞争的驱使,印度人民党所追求的激进印度教民族主义立场最终会向世俗主义的中间路线靠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政党政治,是在世界政党政治大潮中产生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政治的初步形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政治进一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发展.在新时期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关注,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政治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0.
台湾政党政治的成型,经历了一个从一党到多党再到两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台湾社会的统独矛盾、省籍矛盾、族群矛盾的严重对立,两党政治的竞争陷入恶斗,其政策走向被扭曲为“台独”比拼,其造成的后果不仅危及台湾前途,也将破坏两岸的和平和稳定。本文将从台湾两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的演变中,揭示其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的确立构成了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毛泽东同志对我国政党制度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开创性的实践,奠定了该项制度的基础,对我国政党制度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参政党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回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各参政党还应该从组织结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参政党在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内容。这个政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多党合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依据,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和阶级状况,用“多党议会”和“一党制”的破产,来说明多党合作在我国的必然性,同时以诸多革命活动和经验总结印证了多党合作的成功史实,突出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的20年,独立的俄罗斯在政治上从"一党制"走向了"多党制",开始形成政党政治。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各党派通过不断的斗争与重组,在多次的立法过程中促成了多党制在俄罗斯的合法化。在这一制度转型期内出现的政党政治,带着明显的过渡色彩,打着浓重的俄罗斯式的烙印,是"无执政党政治"的典型。至今,俄罗斯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这种政党制度内,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党,表现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党关系。这种政党关系既不同于前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政党地位的体现,政党关系的形成,蕴含着政党和谐的积极因素,这样使得中国政党间的合作与协商,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反映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和谐政党关系,奠定了中国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形式之一的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着种种挑战。新时期的全球化驱使着这一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理性地思考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创新其运行机制,在完善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对政治协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多党合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网络参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将会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传统集权等级制权力结构的转换;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网络参政还是把双刃剑,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女的参政水平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拥有了欧美国家妇女争取了上百年时间才获得的政治权利。近一、二十年来全球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女性参政群体的崛起,但是中国妇女参政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中国妇女参政中出现“职务性别化”、“权力边缘化”倾向。究其根源,我们发现西方女性参政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妇女自下而上的漫长的女权运动,而在中国,妇女参政权的获得更多是源于政府鼓励和制度支持,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多党政治和一党治国的反复,孙中山逐渐形成了以党治国的思想,并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创建国共合作体制,这是孙中山探索中国政党制度取得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的参政水平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拥有了欧美国家妇女争取了上百年时间才获得的政治权利。近一、二十年来全球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女性参政群体的崛起,但是中国妇女参政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中国妇女参政中出现"职务性别化"、"权力边缘化"倾向。究其根源,我们发现西方女性参政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妇女自下而上的漫长的女权运动,而在中国,妇女参政权的获得更多是源于政府鼓励和制度支持,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