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7,(1):F0003-F0004
2006年12月 1日国民党人士透露,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密会商讨北高市长选举和国、亲合作问题,但马、宋对此予以否认。 4日被台检方通缉的“枪击案”关键人唐守义称,自己“离开台湾是由台检方策划的,‘枪击案’的笔录也是检方一手导演”。  相似文献   

2.
3月20日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泛绿的陈水扁于仅领先于泛蓝的连战不到3万张选票的结果胜出。这是在陈水扁为了胜选,不择手段,制造台湾族群对立,把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与所谓的“和平公投”绑在一起,选举前一天发生了扑朔迷离的枪击案使其获得了数十万的同情票  相似文献   

3.
本校师生论文摘编《诗用“翻案法”》作者张福勋原载《文史知识》1996隼第1期“翻案法”,就是诗人在作诗时,故意沿用前人诗意,但又必求一反前人诗意,而其意又当在情理之中。“翻案”需要诗人的“艺胆”,更见出诗人的胸次。当然,“翻案”最要紧的,还是要根据自...  相似文献   

4.
杲文川 《学术界》2005,(5):290-292
在“海峡两岸台湾史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台湾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就我国台湾史研究的意义与现状谈些看法与意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建国以后,我国曾经重视过台湾史研究。1956年,近代史研究所刘大年、丁名楠、余绳武合著出版了《台湾历史概述》。1961年,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之际,在厦门市召开了“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全国学术大会,学者们写出了大批论文,出版了相关图书。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研究郑成功儿子郑经那段历史被认为是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而遭到无理批判。“文革”中,台湾…  相似文献   

5.
戚其章 《东岳论丛》2000,21(1):106-113
方伯谦于甲午黄海之役后被清廷军前正法 ,究竟是否冤案 ,百年来聚讼不断。近年来学界部分人士及方氏后裔撰文为之翻案 ,论争加剧 ,引人注目。然揆诸史实 ,最早为方氏鸣冤之《冤海述闻》一书 ,虽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但作者在书中多有歪曲史实以回护方氏之处 ,不能视之为信史 ,因而不能作为翻案之据 ;80年代在福州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稿本 ,所述之事前后乖误 ,错漏百出 ,不可采信 ,亦不能依此为方氏翻案 ;方氏后裔及某些学人提出所谓“时差”说和“西战场”说 ,更属主观臆造 ,毫无史料根据 ,也就无法洗脱方氏的罪责 ;方氏逃离战场后的“方伯谦自白” ,却明白无误地证明济远舰在海战结束前两小时就逃离了战场。因此 ,方氏被诛 ,证据确凿 ,无可为之翻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为方伯谦翻案热。郑守正先生的《再论方伯谦被杀是冤案》一文是翻案文章中颇具代表性之作,但该文所提出的“方之冤案已划下了句号”、“济远舰始终在战场上与敌舰作战”等说法,缺乏根据,纯属无稽之谈。该文对所据史料不加辨析,且随意增删改窜,无所顾忌,实有悖于学术规范,称不上一篇严肃的学术文章。历史结论要靠确凿的史实,翻案更需要充分的证据,就现有史料看,尚无充分证据为方伯谦翻案。  相似文献   

7.
注重为被歪曲了的历史人物翻案,是郭沫若研究历史人物的特点之一。郭沫若认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追求历史的真实性,须得替一切受到歪曲的历史人物翻案。他不仅在理论上加以阐述,而且在研究实践中身体力行。1926年4月发表的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人物的论文《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中已经表明,他研究卓文君、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完全是在做翻案文章”。以后,他曾为许多历史人物翻过案。殷纣王,历来被认为“暴虐无道”,“荒淫无耻”,坏事做绝,而郭沫若则一再指出:殷纣  相似文献   

8.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6,(5):F0003-F0004
7月份 27日为期两天的“经续会”登场。陈水扁出席并声称,在“‘台湾优先、投资台湾优先’基本思维与架构下,拟定两岸经贸政策”。“经绩会”总计达成516项共同意见,原在“小组会”中被台联党删除的两岸直航与大陆投资40%上限等议案列为“其它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底的台湾“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试图掌握“立法院”过半数席位的盘算落空,反而是普遍不被看好的泛蓝阵营取得了过半优势,以此为契机,台湾政局自2000年以来一直被“台独”势力挟持、主导发展方向的局面出现了转折。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家中,陈幸蕙的散文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她不仅连续获得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的作品还分别被选入台湾中学课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兼文学批评家余光中称她为“感性灵动的散文家”①陈幸蕙的散文,善于以诗性的文学语言,描摹自然万物,她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勤于思考,在作品中表现了“热爱台湾,孺幕中国,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户有人问她“如何拥有一枝生花妙笔?”她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一颗开花的心,如何能拥有一技开花的笔?”她认为“文章好坏…  相似文献   

11.
萧成 《福建社科情报》2005,(5):43-46,22
“童养媳”风俗,在中国社会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台湾民间,“童养媳”被称为“媳妇仔”。台湾学者杨翠于《日据时期台湾妇女解放运动》一书中曾指出:养“媳妇仔”的目的即将幼小的女孩“养来做媳”,使之作为预设的婚姻对象。那么,这种“媳妇仔”风俗在台湾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台湾居民大多为闽、粤两省移民。闽、粤两地的各种宗教、文化、制度与风俗,当然包括“养女习俗”。亦随移民传人了台湾。但明朝以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海盗与倭寇骚扰肆虐的情况时有发生,清政府又三次实行“海禁”。  相似文献   

12.
由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法学会台湾法研究会和台湾法律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台湾法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暨台湾投资法律问题研讨会”于去年底在福州市召开。与会学者回顾总结了中心成立以来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评估了台湾投资法律及其对台湾  相似文献   

13.
姜达 《社会科学论坛》2005,(12):151-152
2005年是钱穆先生诞辰110周年,10月20日至22日,由江南大学和无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钱穆的故乡——无锡市召开。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国内举办尚属首次。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媒体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为曹操翻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肯定郭老在1959年提出“为曹操翻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后指出“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作者认为,只有对“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才可能在曹操问题的认识上逐步地取得一致,从而更好地开展《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日据后期出现的台湾新文学,同祖国大陆,以及当时世界上其他被压迫、被殖民的弱小民族的文学并无差异,既属于20年代以后,国际上崛起的反帝反殖新兴文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故在台湾新文学中,不仅有对殖民当局统治意识形态的抵制,还有对民族身份的坚守,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或公开或隐蔽地消解、颠覆、破坏日本殖民当局推行的各种“统合”措施和“同化”政策。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以杨逵为代表的“台湾左翼文学”。虽然杨逵使用殖民者的语言创作,却仍然完整保留了强烈的“中国意识”及“台湾属性”,  相似文献   

16.
林孝信,1947年出生于台湾。现任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弘光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等职。1970年,林先生在美留学期间参与保钓运动,创办《科学月刊》,因拒绝台湾政府要求“保钓减温”的要求而上黑名单,护照被没收,失去国籍,被迫放弃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候选人资格。1997年,林先生重回台湾,致力于推广通识教育;致力于弘扬海外留学生的爱国精神,推动钓鱼岛及保钓运动历史的资料收集、整理及研究工作。作为海外首批保钓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林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四十多年前海外保钓运动的缘起和经过。  相似文献   

17.
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白马非马”被当作诡辩,已有两千多年。近来有几篇翻案文章问世,然而似不够彻底,为之辩诬总留条“片面性”的尾巴。为了恢复“白马论”的本来面目,本文也来发表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12日,由3000名“流浪教师”组成的“拯救国教大联盟”,在台北发动了数万人的大游行,抗议台湾当局忽视师资过剩的恶果,要求“降低班级人数”,“改善师资培育政策”,呼吁“教育部”检讨师资培育政策,提高教育品质。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台湾教育工作者对现行师资培育政策的反对与扦格。目前,台湾的教育已经到了千孔百疮的时候,教师的抗议进一步凸显台湾师资培育政策的失衡,反映出台湾社会各阶层民众对台湾教育所存在的忧虑的加深。本文试图对台湾师资培育制度的发展、转型以及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1959年1月25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提出“替曹操翻案”,重新评价曹操算起,那么,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曹操研究,到1988年底为止,正好已走完了她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曹操研究,始终步履蹒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苦行。1989年是郭沫若发起“曹操翻案”讨论30周年,值此纪念之际,有必要对曹操研究的历史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反思,以期进一步开创曹操研究的新局面。封建时代,人们对曹操的认识,对曹操的评价,在过去各个历史阶段,并不一致。但就总的倾向而言,曹操始终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首先遂离战场而被清政府以“临阵退缩”罪正法。九十多年来,人们对此看法不一。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为方伯谦翻案的呼声愈来愈高。笔者通过对有关材料的分析认为,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杀不能视为冤案;新发现的材料尚不能成为翻案的证据。一、方伯谦确因犯“临阵退缩”罪被杀1894年9月23日,清政府对方伯谦作了如下判决:“李鸿章电奏查明海军接仗详细情况,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方伯谦首先逃走,致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着即行正法。广甲管带吴敬荣随济远逃至中途搁礁,着革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