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极其重要、极其特殊、极其复杂的民族高等院校。经过50余年的探索,学校现已基本明确了建设一所综合性、研究型、服务式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改革、管理、稳定、服务、创新的办学思路。认清校情,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对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将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云南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十大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激活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云南高等教育新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等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突出,学校领导班子奋发有为,师资队伍精神面貌好,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学校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民族高校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办学宗旨,理清发展思路,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有特色、一流的现代化民族大学,努力办好让各族人民群众满意的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从现在到2060年,我们按照"三步走"来进行战略部署: ——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总体办学实力进入亚洲百强,若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 列,在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办学实际,借鉴国外特色大学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了特色大学建设的特征,探讨了特色大学建设的内容,提出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在办学理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策略。一流大学不一定学科齐全、规模庞大,综合大学与学术水平、办学质量并无必然的关联。高水平大学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化配置,并在综合化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基础及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准确把握办学定位,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自身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认真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和迫切目标"这个中心,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完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科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平台,是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的主要载体。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学术本质,是一所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发展的主线,是学校建设的龙头。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纲,也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农业大学共设7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十二五"总体目标是: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更加优化;教学投入持续加大,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服务于"双创型"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强势的特色学科、优质的办学环境、卓著的科研业绩和开放办学模式等基本特征。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等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科学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构建人才保障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从严治教、严格管理,才能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工程应以"培育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根本宗旨。目前高校在师德建设的制度和相关举措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业绩评价、轻师德评价的状况;高校对师德的建设尚停留在理论研究,缺乏对师德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又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制约。建立和完善符合校情的师德考核制度、评价标准、奖惩制度等制度体系,是高校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通过对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日本、德国、美国高校成功发展的经验,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强化服务地方的价值理念;要以地方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布局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要注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合理规划现有师资结构,注重引进高素质和高水平专业教师,利用与企业合作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要提高科研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利用评价体系、奖励政策等,推动高校教师面向生产实际做科研;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使高校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能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在创建和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从课件建设、课堂设计、学科建设入手,优化师资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平衡师生关系,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指导下,建立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日显重要。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对建立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学院应建立教学工作小组、督导员小组和学生代表小组等机构,并规范各机构的工作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化、规范化。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及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经进入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大学发展的质量应当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是结构、规模、水平、效益协调发展的质量.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应围绕提高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学校发展整体部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校治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战略选择,使各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促进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新格局,凸显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公共品格的担当对大学教师与社会事务至关重要,其具体意蕴包括:以坚守学术为业的底线精神为根本基础、以守护社会良知的责任情怀为核心特征、以服务公共利益的崇高品质为最终旨归。当下,大学教师公共品格的担当面临学术坚守动摇、社会良知欠缺和公共关怀弱化等诸多困境。为突破该困境,提振大学教师公共品格,需政府、大学与大学教师不同层面主体各司其职、携手合作,即政府层面着力于激发大学教师的公共关怀意识、推动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前台与注重大学教师的责任伦理;大学层面做到精神坚守与柔性管理;大学教师层面致力于提升精神境界、坚守研究旨趣与接续原典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作为四川省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方面负有重要使命。当前,四川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拓展社会服务内涵,并通过树立积极的发展理念、特色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的发展机制来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各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从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大学样式,主要特点是规模庞大,具体表现在拥有多个校区、培养多种层次人才、开设大量课程、在校师生员工众多等方面。巨型大学并不等同于一流大学,我国的巨型大学需要克服组织结构科层化、专业结构市场化与师生结构数据化等问题,要采取依法办学、特色办学和人才强校策略优化内部结构,实现向质量上的一流大学飞跃。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教师资源状况及管理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资源是学校人力资源中核心资源,如何利用和开发教师资源,对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近十年来,地方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发展很快,但与部属高校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一定差距。分析教师资源状况,发现地方高校教师资源管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不仅管理观念和方式落后,教师资源配置不当,而且考评方式偏颇,激励机制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