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话错配     
陈曦 《经营管理者》2013,(22):218-218
<正>错配,在生命科学中指DNA碱基对匹配异常,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DNA错配是导致癌症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在经济生活中,错配同样孕育着危机,环境适合即可爆发。本文从单体公司、企业集团和宏观经济三个层面列举了经济领域的三类错配现象,描述了错配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分析了错配产生的原因,以期能有所警示并吸取其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商业银行工业信贷的影响,并讨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源错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金融资源错配水平不断下降。金融资源错配缓解显著降低了银行工业信贷规模,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金的经济绩效。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错配缓解程度与银行工业信贷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银行工业信贷规模的负影响减弱,对银行工业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正影响加强。总体而言,现阶段商业银行仍存在对“民、小、新”企业不敢贷的现象,但这类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应用、产业革新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银行疑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从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我国都需要稳定投资。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当前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特色的货币执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窗口指导包括了合意贷款规模管制,这导致了流动性错配。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合意贷款规模管制,会利用影子银行业务将高风险贷款转移到表外。这使得缺乏投资机会的成熟大型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贷款,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但是因为抵押品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在这样流动性错配的环境下,金融和实体经济有所脱离,降低了企业投资。因此,我国未来需要放弃合意规模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采取宏观审慎管理的思路调控贷款增速。  相似文献   

4.
胡悦  吴文锋  石川林 《管理科学》2022,25(8):104-126
国外文献发现,货币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金融机构的融资环境会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影响,但较大的市场结构差异和较低的数据可得性限制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利用质押式回购以及同业存单市场总共五个维度的指标,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市场流动性分层指数.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包商事件”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分层迅速增加且其与金融机构违约风险的相关性显著下降,这反映出货币市场定价效率的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分层会增加低评级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导致金融机构违约概率的上升和金融不稳定性的增加.本文在定量刻画货币市场流动性分层的同时,考察了其近期迅速上升的原因以及对实体企业融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时期,我国的货币供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居民、政府都成为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货币需求主体,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了先急速下降后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趋于稳定的运行态势,基础货币供给具有典型的内生特性,且存在严重的超额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已取代贷款规模而成为代表社会总需求的指标,货币供求的显著变动对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方面的分析发现,2009年货币政策重拾合意信贷规模,导致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个一次性趋势性上升。前期相关研究普遍忽略了这个数据的结构变化,将2010年前后的数据统一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规避合意信贷规模导致的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现金,出现规模不经济。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由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机会无关,就会导致出现流动性错配,从而使得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脱离,金融空转。因此,要盘活货币存量,关键是逐步放弃贷款规模窗口指导等数量管制手段,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模式向价格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中国股市价格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7年以来中国货币市场存在的流动性过剩以及同期股市持续高涨、房价泡沫现象,本文选取中国2001-2008年的中国股票沪、深市场与同期货币市场的数据,分析货币市场流动性变化对资本市场价格的推动,我们发现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不显著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这是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且与货币市场上一体化程度低,无法有效引导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差距与交易货币需求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易性货币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鲍莫尔—托宾模型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交易货币需求不仅受到收入水平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负向相关。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对交易货币的需求可能存在负向影响,从而使货币扩张对产出和价格的扩张效应受到削弱,这也部分地解释了在不断增加的货币总量下,我国的物价水平却平稳上升的所谓"中国之谜"。我们利用我国1981~2004年的年度数据对此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研究支持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黄正新  穆楠 《决策与信息》2011,(10):154-155
本文选取了我国1999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在短期内表现为非中性而在长期中变现为中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尝试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产业集聚同时纳入资本配置效率分析框架,将自贸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7年中国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错配在时间维度上存在“路径依赖”现象,自贸区设立在整体上加剧了资本错配。全样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而单纯的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强化了自贸区对资本错配的加剧。区分资本错配类型后发现,在资本配置不足情形下,产业集聚在自贸区影响资本错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情况下一致;而在资本配置过度的情形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二者的协同集聚均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出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围绕上述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为矫正资本错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自贸区改革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蕴含。  相似文献   

11.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升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都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动存在反常规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反常关系的存在 ,然后就现有的关于这种反常关系成因的种种解释及其缺陷进行了总结分析 ,最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个3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 ,试图对这一反常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产生的背…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文献却少有关于土地资源错配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在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产效率损失。本文利用城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以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为主的粗放型土地出让方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比例越高,其工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此效果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本文采用了多个替代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地形和官员任期作为工具变量,均得到了稳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琨 《决策与信息》2011,(1):180-181
货币数量论是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任何涉及到货币问题的经济理论无不受到它的影响。本文从费雪方程式开始,直到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的理论,把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概述了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晓蕾  马长宙  董博文  肖筱林 《管理世界》2024,(3):74-93+109-137
本文基于我国利率走廊体制,构建了包含央行数字货币和债券的基准模型,刻画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和获取央行常备借贷便利的微观基础,全方位探讨了付息的央行数字货币在利率走廊下可以发挥的作用。模型的结果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在上行和下行利率区间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可以成为走廊的下限利率,从而发挥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在扩展模型中,通过引入实物资本,将研究视角从批发金融端延伸到实体经济,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和其他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交易和实物资本投资的作用。本文对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完善我国利率走廊机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狭义货币及其各组合分量的需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和狭义货币的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现金、活期存款和狭义货币与收入、价格水平、利率和货币化进程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之和,原因在于中国存在货币化现象,货币存量的增加除了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经济货币化的那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具体职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关联交易效能异化后的大股东“掏空”及盈余管理显著抑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上,大股东“掏空”、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受资本错配严重程度变得更加明显;同时,资本错配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企业性质的影响后发现,相较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大股东“掏空”对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明显抑制关系,而其他职能中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年—2020年全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以及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不平衡发展这两个要素,如何在土地资源错配中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在不同经济阶段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在机制检验上,土地资源错配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与不平衡城镇化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不平衡城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中介渠道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表明,土地资源错配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正向作用更明显。在政策含义上,我国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在恰当时机积极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提高国家战略之间的协同性,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对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业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功能、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我国货币市场尚非常落后,还不能适应企业融资与经济运行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如何选准改革突破口,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关系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和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一、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子市场发育失衡,交易品种单一目前货币市场工具只有拆借、回购和承兑汇票,可供交易的工具偏少。票据市场只有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金融创新作为投资项目,假设了一个包含金融创新过程的初始成本。并将其导入Lucas现金预付款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拓展型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利率变化、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对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