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亿万农民奔小康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怎样加快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呢?我们认为,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在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上狠下功夫。一、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农民,因为农民与工人一样只是劳动者,而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农村市场主体,是指参与农村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广大农户和各类乡镇企业及经济组织。建立…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学》一书共十七章,除总论外,其余十六章分为四篇。1、总论部分。学习中要着重把握市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市场的分类,市场细分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对市场体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等。2、第一篇,即市场主体篇。学习中应在把握市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市场主体的组合模式和市场主体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把握;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般特征,不同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市场约束;②消费者购买行为及其制约因素,不同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及其正确引导;③政府成为市场主体的主要依据,政府市场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政府诚信是构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增进政府诚信,是促进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市场主体交易和竞争过程中的游戏规则,并通过这些规则惩恶扬善,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基础,这也需要政府的诚信作为保证。尤其当前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作为诚信主体,应从制定政策和制度入手,增进政府诚信,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吴黎宏 《领导科学》2004,(21):24-25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在我国各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要手段。不可否认,现阶段政府出面招商具有特殊作用。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发育尚不成熟,政府除了掌握经济政策、发展规划的制订权外,还直接或间接控制着大部分的经济资源。所以,政府利用其政治优势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高效透明公正的现代公司登记制度,是新一届政府转变职能总体部署和改革方案中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政府是管的内容多了还是管的内容少了?这是我国政府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公”领域是当前我国公共权力比较集中、利益冲突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使公众对官员的决策过程和权力行使过程产生了质疑。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廉政形象,也损害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侵害了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成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症顽疾。探索在三公领域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将成为今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与社会博弈,在现实中表现为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若有破绽或遗漏,市场主体就会利用机会钻营牟利,政府一旦发现便会完善旧准则、制订新准则加以疏导规范,政府与市场主体便随即展开新一轮的社会博弈。一轮博弈结束后,会计准则便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旧准则规范又不能涵盖新的会计业务或出现纰漏,会再次引发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其结果是寻求新的均衡。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就会不断改进和完善,公认程度也会日益提高。因而可以说,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社会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经济环境,市场主体和政府角色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情况.该文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融资环境三方面对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彭少峰 《决策探索》2009,(22):58-58
一、市场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呈现出稳定、协调、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资源缺乏等诸多原因,市场主体在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之兴衰,决于治国之策;治国之策,决于放管有度。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本质上是中国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就是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物管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世贸组织的23个协议、492页的全部内容中,只有2个条款提到企业,其他内容都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可以说,讲入世,主要是政府入世;讲冲击,也主要是对政府的冲击。入世对政府管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要要求:一是按照入世的承诺,政府制定的有关涉外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等,都要同世贸协定保持一致,并且确保这些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等在全国统一实施。二是坚守公正平等。政府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要公开透明,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三是…  相似文献   

16.
数字舆情     
《领导决策信息》2014,(14):29-29
16424.44亿元 《成都市2013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成都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户数仍增长20.22%,注册资本(金)总额首次突破1.5万亿元,达16424.44亿元,占全省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额的54%。成都2013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17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607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诞生。  相似文献   

17.
武磊 《领导科学》2006,(11):14-15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服务型政府已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建设和政府转型的基本取向。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政府及其行为进行重塑,既包括政府理念的创新、职能的转变,又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还包括在具体的政府行为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要求。就地方政府而言,找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着力点,关键是在服务经济、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一、贴近市场主体,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揽了企业的一切,政企不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由管理转向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其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政府对于市场经济拥有强有力的影响力:政府拥有巨大的可供自己直接支配的经济资源、政府部门掌握大量的政策资源、政府本身成为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将向何处演化?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的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强化政府管理的作用、规范和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利益霸权侵蚀和绑架公权力,扭曲政府与市场关系,冲击社会公平正义底线,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必须依据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构利益霸权,铲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土壤;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约束政府公权和保障市场主体的私权。要通过空间分离机制、法律监督机制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设,使双方在各自独立的运行领域中失去勾结的空间,在法律的威慑下打消勾结的念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使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在公开透明法治原则下形成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