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盈利预测与新股发行定价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IPO的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能够接受盈利预测信息,盈利预测披露行为可以有助于降低新股发行抑价;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有助于降低一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新股低价发行作为投资者投资补偿的压力,减少发行企业在抑价中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对我国认识这一现象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一个假说的检验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检验新股发行抑价的信息不对称假说,本文选取了中国股市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发行的255只股票(其中沪市132只,深市93只),并按上市交易所不同分为了两个样本,采用同一模型分别作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两个市场的新股抑价程度均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假说来解释,在用于解释的变量中,新股的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以及发行前市场状况四个变量在描述假说中的事前不确定性上是显著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新股抑价发行是现代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为深化我国新股发行市场的改革,详细讨论了Rock 模型、信号模型和账簿记录理论,介绍了用于解释新股抑价发行之谜的最新理论,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 理论能解释新股抑价发行异象。因此,要解释新股抑价发行异象,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6年到2011年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新股投机行为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投机行为与IPO抑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级市场资金、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波动程度等代表新股投机行为的指标均对IPO抑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沪市 1994-2004 年的 539 家 IPO 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主承销商声誉和IPO 抑价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异常的正相关关系,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消除这种扭曲的关系,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综述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定价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原理,建立了股票发行与申购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给出了股票发行公司和投资中购人的博弈对策、股票抑价发行的博弈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IPO抑价率远远高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抑价率水平,难以从传统的IPO抑价理论中得到解释。中国A股发行制度的变化,无论是发行审核制度的演进,还是发行方式的创新,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的反复,都直接影响了IPO抑价率。ANOVA分析结果表明,发行制度的变化是影响我国A股IPO抑价率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相关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层通过降低IPO抑价率,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流动性有限的角度出发,结合行为金融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流动性水平下的IPO抑价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市场成交意愿、投机气氛、个股风险因子以及强制持仓限制对IPO抑价会产生关键影响,并通过实证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流动性相关变量对IPO抑价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效力、因此本文提出IPO抑价是由于不同投资音承担风险差异化的结果,因而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主要从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0.
自新股发行恢复以来,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普遍表现出较高的IPO折价.理论界对IPO折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分析,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人定向配售与IPO折价之间的相关性,并作出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询价发行的新股数据,从新股的价格行为特征入手,借助“簿记”理论,可研究我国累积投标询价方式发行新股的IPO抑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询价制度在收集发行前新股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受制度限制而低于国外;IPO抑价是对揭示真实信息投资者的一种价格补偿;由于数量补偿机制受限,导致IPO抑价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9—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承销业绩衡量的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现象将导致投资者对新股承销商的认可度下降,这种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将显著降低该承销商随后所承销新股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发行市场价值低估现象实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偏相关检验、逐步回归的方法 ,实证检验了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价值低估现象。分析了成熟市场造成新股发行价值低估的因素和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有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价值低估程度的 .研究发现 ,中国股市过度超额初始回报率的本质是对二级市场的高估 ,它与国外的 IPO价值低估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用股票二级市场普遍存在的星期效应理论来研究IPO 问题,以深交所创业板2009年6月到2012年10月间的IPO 为对象,采用OLS 和GARCH 对含有虚拟变量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IPO 抑价水平在一周内的差异,即IPO 的星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IPO 抑价存在显著的正的周五效应、负的周二效应,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注册制改革与定价效率研究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19—2021年创业板与主板公司样本,构建DID模型检验注册制改革政策效应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显著提高了IPO抑价。机制检验显示,在涉及创新内容较少的问询函、高报价申购剔除比例较高以及投资者分歧度较高的样本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为信号理论提供了我国注册制改革背景的新证据。基于这一结论提出改善IPO定价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2012年在中小板上市的54家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2012年我国取消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锁定期限制之后,制度变化对于中小板上市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总体来看,这一股权锁定制度的取消降低了中小板上市企业的首日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师事务所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中介机构。国外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IPO的折价幅度,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随着我国《证券法》等证券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日益倾向于聘请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并不能降低IPO折价幅度。  相似文献   

18.
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承销商声誉是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我国这一现象并不显著。以1990—2005年间发行的1 230个IPO公司为样本,采用一套新的切合中国国情的券商声誉测算方法,区分不同IPO发行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券商声誉、股票发行规模、公司发行前存续时间等变量对抑价率的影响较弱。(2)在不同的IPO发行制度下,券商声誉有着显著的差异。(3)按照不同的IPO发行制度进行分组,发现我国券商声誉与抑价率呈负相关关系,但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IPO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上IPO的定价、抑价过高,股票价格与价值背离,使得新股在市场上的长期表现不佳,市场效率低下。究其原因,除了我国IPO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外,还因为我国存在大量的乐观投资者。要解决IPO定价、抑价等问题,应该消除IPO市场上的乐观根源,大力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电力上市公司IPO抑价水平反应股票定价的合理程度,本文选择每股收益、上市首日大盘指数、上市换手率、发行数量的自然对数、上市发行日差作为影响IPO抑价的变量构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股发行询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