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殉小议     
人殉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有对享有崇高威望的家长从死义务的习俗。进入阶级社会后,人殉则是为使死去的统治者在阴间能继续驱使其妃妾、奴仆为他们服役。奴隶制度的残酷、野蛮,不仅仅表现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上,更表现在对奴隶的一切暴行上,而最为野蛮的又莫过  相似文献   

2.
人殉初衷考     
人殉本是古人食人礼俗的延伸,故其初衷是为死者提供肉食,但其中又隐含着两大目的一是征服异族,所以大量杀殉异族奴隶;二是推动本族进化,所以同时也杀殉本族老弱病残者.因此,人殉虽极野蛮,但在当时亦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三年八月在广州象岗山基建施工中,发现了南越文王墓葬。此墓距今约二千一百年,是目前已知的岭南石室墓中最大的一座。是年十月份笔者有幸被邀请前往现场鉴定该墓中的遗骸,了解了墓葬的一些情况。现仅就该墓葬中的人殉问题作一些介绍和论述,以就正于诸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自春秋中期始,楚人牲、人殉习俗迅速发展,春秋晚期达到鼎盛,战国之世开始衰落。楚人牲包括三种形式,即献俘祭社、祭河神和奠基牲。根据殉人身份不同,楚人殉分为三类,妻妾从死、嬖宠从死和奴隶从死。与秦文化区相比,楚人牲、人殉习俗较为少见,这与楚国进步人士反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及俑葬的兴起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齐国人殉之风试探梁方健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虽然总的来说自西周以来已逐渐衰落,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反对,但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制度仍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墨子·节葬》篇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  相似文献   

6.
《孟子》这本书,记载了孔丘反对俑葬曲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用陶偶和木偶来随葬的人,是要断子绝孙的。)孔老二为什么反对俑葬?孟轲的解释是:“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就是说,孔老二是反对人殉的,所以连用象人的俑随葬也反对。两千多年来,孔孟之徒都根据孟轲这种解释,把孔老二打扮成一个大慈大悲的“人道主义者”,并且竭力宣扬“仁者爱人”的骗人鬼话。一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复辟狂,竟会反对作为奴隶制重要特征的人殉制度,岂不是咄咄怪事?历史的真象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相似文献   

7.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位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史称大妃)殉死是清初疑案之一。它直接关系满族史和清朝开国史所涉及的许多重要事件、人物的研究和评述。长期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大福晋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本文就此提出大福晋亡命于满洲人殉习俗一说,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墨家与诸子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身与源流上看,以墨子为核心的墨家学派很可能是一个流亡的贵族集团。孔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礼与食孰重",即政治文明重要,还是物质文明重要;孟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君主的正业是什么",即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生产重要,还是使人民成为懂文明、讲礼貌的人重要;荀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是劳动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即直接创造财富的生产环节重要,还是分配生活资料的政治制度建设更重要;韩非子与墨子的不同在于"心系百姓,还是只关心最高统治者";老子与墨子的根本区别在于"非儒,还是反文明";庄子与墨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实用主义,还是审美主义";杨朱与墨子的区别在于"腓无胈,胫无毛",还是"一毛不拔"。墨家学派是指导侠客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墨家与农家在中国农业文明结构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墨家的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曾经和儒学一起,一同并为达贵显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墨学的繁衍传承没有像其他诸子学说那样的款款绵延,但是,其"墨子精神"依然在不同的时代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无论何时墨学总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究,也总能发掘出许多新的理论点,其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就是一个墨学新探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总纲,表现出"贵义"、"尚利"的功利主义特点,符合变动时代人们的利己心态和实际倾向。墨家坚持"志功合一"的道德评价原则,把能否"利天下"作为衡量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并且以切实行动坚持贯彻以社会为本位的崇高道德原则。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必要重新研究和挖掘墨学所倡导的合理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1.
墨家思想精髓与武侠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家思想所提倡的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以及为天下人谋天下的初衷与倡导平等博爱、热爱和平、果敢自信、除暴安良的武侠精神,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内在联系.墨家思想精髓对武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武敬一 《南都学坛》2007,27(3):113-116
墨家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首先论述了功利是善恶的标准,主张公利和互利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其功利主义的理论是对人民要求互惠互利、和平相处呼声的表达,对当今社会和谐的构建仍具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墨家的功利主义局限于狭隘的效用、互利的理想、法治与人治的冲突之中,因而又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我们应该根植于墨学的内在体系,寻找其合理的内核并且发扬广大,针对其局限进行扬弃,让已迷失的传统文化在当今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认为墨家学派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在哲学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它对时间与空间、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平衡与非平衡以及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理解上,可以说在很多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古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14.
墨家有丰富的哲学智慧,其崇尚科学的智慧取向、求真务实的智慧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智慧理据,是墨家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与中国文化走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论墨家精神     
墨家精神,就是以奉献为核心的救世精神。我们读《墨子》的书,固然可为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系统而惊叹不止,但真正使我们思想上受到震撼而不会遗忘的,却是墨家人物在救世济危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6.
墨家的专制主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封建专制主义完全是由韩非集其大成的法家学说”,而不是孔孟之道。(见本刊1980年第4期,又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3期)。近年读《墨子》,始觉法家亦非始作俑者,我国专制主义思想其实导源于墨家。可是,墨家学说古称“役夫之道”、“贱人之所为”,近世更被不少学者誉为代表劳动人民,何以会宣扬并奉行专制主义,颇令人难以置信。然细绎原文,似又不容置疑,以是略陈管见,敬祈读者教正。一墨子指出:“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  相似文献   

17.
论墨家精神     
春秋战国之际,墨翟以“贱人”身份,于鲁国创立墨家学派,成为与儒学并称的“显学”.虽然墨家学派因种种原因在汉代以后逐渐沉寂,但墨家精神,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已融入我们民族精神之中,二千余年来,一直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社会,墨家精神中也有许多值得发扬的东西.一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即不分等级,不分贵贱,皆“兼相爱,交相利”.其基本精神是视人我为一体,视人之身如己之身,视人之家如己之家,视人之国如己之国.墨家主张人人“平等”,相互“兼爱”的最终目的是欲使天下人在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垒筑过向超自然力量祈祷默告的祭台。中国殷代的祭台之大,牺牲之众,世所罕见。就甲骨文所提供的资料,据胡厚宣先生考证: 总算起来,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在这八世十二王、二七三年(公元前1395年——1123年)的奴隶杜会昌盛期间,共用人祭13052人  相似文献   

19.
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型,是中国近现代学者研究的热点.梁启超、胡适和沈有鼎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启发性.对墨家逻辑的研究还需深入,要进一步认识其丰富内容、科学性质、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其优秀成果,发挥其对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 墨家的科学思想在先秦诸子思潮中是别树一帜的。它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