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确定,到本世纪末使我国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并把这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由此小康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认为农民生活实现小康关键在村。因此,及时做好小康村的监测,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为加强农村小康工程建设,确定赶超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探索、研究小康村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结合90年代上海农村开展小康村建设的特点,考虑到基础资料采集的可能、可行,提出一组小康村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第一次农业普查有关资料,就目前上海小康村的…  相似文献   

2.
<正>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党中央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地处边远、贫穷落后的青海省农村能否与全国一起如期达到小康的目标,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康”是中国人民本世纪末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85%以上,农村是全省实现小康的重点部位,“九五”期间是实现小康的关键阶段。本文根据调查掌握的资料,试就湖南农村奔小康的进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一、湖南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对照全国统~编制的“农村奔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六个方面和16个指标,依据农村抽样调查资料,测算结果是:1995年末湖南农村奔小康已经达到指标的66.2%,这标志着湖南农村居民已向小康目标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但是,目前有几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衡量河南城市小康生活的指标体系 研究小康问题,是为了通过揭示小康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中的问题,为正确制订小康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在建立河南城市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给出具体量化标准时,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既要考虑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又要坚持小康标准的客观性。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一种预期的目标,而小康标准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标准,不受规划完成情况的影响,起着导向、监督和审核规划执行情况的作用。2.要注意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二元化的事实,在总量适度、差距合理的前提下,把握城市小康标准。既不能把城市标准定的过高,与农村的差距过大,体现不出整体性,也不能把城市标准定的太低,使之失去努力的意义,体现不出温饱与小康在质上的根本区别。3.应具备群众性和可操作性。小康生活指标体系要让群众看得见、道得明,激励广大群众向小康目标努力;同时,各指标必须能够定量化,并有可靠的数据统计来源渠道,便于随时观测、检查、监督向小康迈进的进程。 根据上述3条,参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指标体系,我们从6个方面,分12个领域,筛选了15个指标构建了反映河南城市小康生活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们就农村小康建设与三农问题战略思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旺的一年,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新的转机。要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战略目标,仍有许多刚性的制约,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小康目标与实施对策刘增玉实现小康是我国本世纪的发展目标,“九五”期间又是最关键的时期。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以实现小康来总揽农村全局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结合河北省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一、小康目标1979年12月,当我国改...  相似文献   

8.
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的倡议,党的十二大确定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此,“小康”成了我国乃至各地区及家庭用来衡量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十六年来,乌鲁木齐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么乌鲁木齐市居民生活小康进程如何呢?又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呢?对此,我们经过广泛的搜集资料,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小康综合判断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实际,分别对乌鲁木齐市小康进程作一分析评价,并对1994年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与1990年国际水平作一番比较,同时也与全国城市小康平均进程进行比较,另外,将依据乌鲁木齐“八五”计划及“十年规划”,结合“八五”期间社会经济各方面实际发展速度,对2000年末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生活小康指标做些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无锡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陈璧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全党和全国人民有两大奋斗目标。一个是发展的目标,使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达到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另一个是改革的目标,要初...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是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全面小康 ,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 ,必须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必须抓住并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 ,以及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等关系农村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的重点问题 ,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新疆农村小康的进程及实现程度按照自治区农调队关于《新疆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评价实施办法》研究报告提出的“新疆农村小康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量化标准,计算目前新疆农村居民小康水平实现程度,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它有如下的几个特点:1、农民纯收入稳步增长,基尼系数逐步扩大,目前处于小康标准要求范围之内.收入分配方面小康目标综合评价实现程度为70.0%.1994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35.5元,按1990年物价指数为基点计算,当年人均纯收入为715.0元,实现小康目标程度为65.0%,比1990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成为距小康目标差距较大的指标之一.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应努力构建包括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24项指标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本文围绕小康与教育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我们对常州别桥镇小康与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小康和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分析和研究我国实现小康过程中出现的小康与教育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小康的概念及指标体系(一)小康的概念1.从横向比较看,小康国家经济实力处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划线分组法,在80年代初期把450~4500美元之间的国家划分为中等收入国家。到1988年,又把这一标准修改为546…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康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民族地区农村小康更是农村全面小康的锁喉之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在进程上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又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统一、政策倾斜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以及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 ,我们的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 ,吸取过去的教训 ,充分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的关系 ,促进小康农村的发展。一、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决策 ,使我国农业综…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关键在农村。只有把奔小康的目标、要求、措施落实到村,奔小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县一级,更要紧紧抓住以奔小康村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小康目标的实现。一、要制定规划,明确奔小康村的目标要求要从总体目标出发,明确小康村标准。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对小康水平提出了六条标准,即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居住条件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秩序良好。这六条标准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性指标,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进步为保障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发展差距出发,确定小康村的实施步  相似文献   

17.
四、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牢固树立“三农”意识,把支持农民奔小康,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极为  相似文献   

18.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康社会是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农村奔小康,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小康社会。 1992年国家统计局经过科学设计和定量分析,评出我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我省12个县(市)榜上有名。它们是:绍兴、萧山、鄞县、慈溪、余杭、桐乡、余姚、海宁、温岭、诸暨、上虞、黄岩。从所占县数同各省所辖县总数相比(不含直辖市),我省排在江苏、山东、广东之后,居第4位。这说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反映了我省与相同区位的省份存有一定差距。 为了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刊特开辟“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笔谈”专栏,约请有关省领导撰文指导,约请12个县(市)的领导撰稿介绍各县的经验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本期发表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锡荣以及温岭县县长张敬钤的文章,正是这个专栏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全面小康”这个目标,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全中国人民的庄严号召与承诺。它在我国人民刚刚实现“总体小康”,而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之际提出来,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社会,面对国弱民穷,孙中山描述了实行工业化、发展实业、实行民生主义的小康思想;毛泽东设想通过新民主义建设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并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开启了小康之门;20世纪末的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总体进入小康,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