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采用2008年陕西省10市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陕西省十市区2008年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函数测算资源、环境和经济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值,分析了陕西省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宝鸡、咸阳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西安、延安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最低;榆林经济发展水平较好,资源、环境和经济也在向协调方向发展;汉中、安康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较低,但资源、环境和经济基本协调发展;铜川、渭南、商洛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也比较低。陕西省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新疆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以及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态,再利用藕合协调度模型求“3E”系统协调度指数结果表明:新疆“3E”整体协调度虽然得到改善,但仍然不够好.从每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态来看,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度长期以来低于能源与经济以及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说明新疆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度综合起来考查,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系统发展指数和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协调评价,最终得出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的34个低碳试点城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指数计算得出城市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上总体水平不高;第二,城镇化过程中,人均CO2排放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水平不同程度地对低碳城镇化产生影响;第三,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地域性;第四,系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总体来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第五,系统在新型城镇化水平、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而城市碳排放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验证科学发展观的合理性及紧迫性.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并引入资源约束发展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全局,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结论表明:资源存量对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制约作用.如果经济中有足够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和资源枯竭,促进经济的科学发展,使得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东省17城市2001—2012年面板数据,应用耦合模型,对山东省金融主体—经济增长、金融环境—经济增长两类二元系统以及金融主体—金融环境—经济增长三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做出解析,借此对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做出全面判断。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进一步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方面揭示两类二元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三系统协调发展影响的时序变动规律。结果显示,无论是二系统耦合还是三系统耦合,各市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当前的系统耦合水平并不高;从空间差异看,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非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耦合水平差异不大;三系统的协调发展明显受到了其他两类二元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且影响方式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当前中国大力推行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区等方式也可以从各方面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剖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与循环经济之间的联系,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资源集约利用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分析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三个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利用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系统的协调度水平。结果表明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等级较低。该结论有助于更理性地把握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发展态势,为制订能源、经济、环境发展战略提供一个基本的前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17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测算了苏南地区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最终依据上述两个综合评价指标,本文将这些城市分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较好型、一般型和较差型三类,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绿色技术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将绿色技术和一般技术加以区分,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检验绿色技术创新的绩效判断经济利益是否已成为绿色技术扩散的有效驱动力量。基于中国1991-2010年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形关系,并求得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发生转换的转折点,针对东、中、西部地区比较了各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发现东部地区“U”形关系出现最早,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2006—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均有显著但程度不同的正向影响。其中,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强,政策环境与人才环境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认为应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增大经费投入,发挥政府调控服务作用,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来提升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和长期的发展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取得的突破对我国页岩气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研究涪陵页岩气田开发情况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现涪陵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耕地及植被的破坏、水污染、噪声影响、空气污染、钻屑固化填埋影响等。为了将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针对涪陵页岩气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耕地及植被破坏、水污染、噪声影响、空气污染、钻屑固化填埋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为其他区块的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治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但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海洋产业同构化、区域内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创新能力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海洋产业的规模与层次,重视海洋规划以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以提高区域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构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稍快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研究了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外部性。首先,测算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以制造业为中心变量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了制造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指数以及环境污染指数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得到了长江经济带上表现出经济外部性和环境外部性的城市;其次,从影响城市特征属性的因素出发,通过城市区位、城市发展定位与规划以及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分析了城市空间外部性的产生机理;最后,在识别具体城市外部性类型与表现的基础上,从城市政策体系、资源信息、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制造业空间外部性的应用,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高新园区、原始创新即发明专利、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等因素关联度较大,而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因素的关联度较小。为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议:(1)推进高新产业向园区集聚,壮大高新产业规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创新发展,促进高新产业发展;(4)促进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5)继续抓好高技术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与北京市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经济概念要求北京市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进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亚于传统产业.文章在探讨北京市技术创新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治理与发展对策,从而实现北京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处于"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两难区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从而加快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这必然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现有科技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