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F积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F积分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具体交易项目的感知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电子商务主体买卖双方的角度出发,针对其对电子商务中信用模式的选择和交易与否的决定,运用博弈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根据模型计算出的结果给出有效的建立良好信用体系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C2C这一特殊的电子商务模式,信用风险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用评价体系都无法满足C2C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顾客集合的信用模型,该模型以顾客为中心,全面分析了C2C电子商务信用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各信用影响因素的权重,旨在真实客观地反映商家的信用状况,降低顾客的交易风险和心理负担,为顾客购物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风险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电子商务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从电子商务特点出发电子商务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其中内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外部风险包括系统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应着力研究讨论有关风险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出现强化了社会对商业信用的要求,而当前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针对中国电子商务信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中的相关性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基于组合管理思想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组合信用风险管理中的2个关键问题是风险的度量指标选择和相关性问题的处理,文章系统分析了其中的相关性处理问题,梳理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对违约相关性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了这些传统相关系数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阐明了COPULA是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上信用风险对网上行为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是电子商务价值实现的障碍之一,而揭示网上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现有离散式的实证研究和基于经典博弈理论视角的研究与现实网上信用风险形成机理的实质存在差距。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建立了基于交易者群体和管理者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两群体的演化博弈结果形成了在线信用风险,基于其演化博弈的推演发现:网上信用风险不会自发地向交易者守信且监管者不用监管的理想情景演化;一个较为合理的演化方向是交易者在监管者监管的状况下向守信策略演变,守信群体比例会随着监管力度、惩罚力度的提高而增加,监管力度则受到监管成本及监管收益的制约;监管者监管群体比例的大小受到交易者折现因子的影响,交易者的折现因子越小,采取监管策略的管理者群体的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8.
银行信用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造成商业银行大量坏账的重要原因.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且各方正在积极探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开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和策略.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中小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新的发展契机.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此,中小企业应该集中精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开展和实施电子商务,从而求得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因特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 ,它的出现和长足发展正在或将要对人类消费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时尚 ,并且电子商务与网络消费方式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再造,赋予其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从消极和被动的回避风险方式,转变为积极和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看跌期权、违约期权、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等几种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银行国际保理风险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保理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法律上看,国际保付代理就是一种经营由基础交易所产生的应收帐款的买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银行叙做国际保理交易的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即银行作为保理商,其客户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的一种潜在可能.这种可能一旦成为现实,便会给银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其实质是一种违约风险(Defauh risk),主要包括:进口商信用风险、出口商信用风险、相应保理商信用风险及国家风险.其法律防范在于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即对进口商、出口商、相应保理商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建立相关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古老的风险类型,风险转嫁、分散等转移策略一直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对信用风险重视程度的提高及信用风险的可计量与可交易,信用风险转移策略更加多样化,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也愈加显著。可按照信用风险转移和信用风险拒绝来划分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针对信用风险的范畴把转移策略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类。目前信用风险转移中需要注意正确认识信用风险转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引言2 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是 2 1世纪的时代特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导致了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 ,进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和世界性通信网络的形成 ,为电子商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商贸形式 ,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并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电子商务 ,认识电子商务 ,应用电子商务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电子商务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商务的未来。中国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开始走入到日常生活。它的出现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是否能将其纳入现行税制进行征税也是其中之一。一方面,免税论者认为电子商务虚拟化的特点使得它缺乏与来源地的地理连结,难以确定具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另一方面,征税论者认为对电子商务的免税会导致国家税收利益的流失和市场歧视,更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的要求。后者的观点更加符合公平原则,电子商务没有理由成为现行税制下的免税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管理是针对交易对手、借款人或债券发行人的违约可能性进行管理.我们应借鉴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开发信用风险计算模型,健全信用管理和评级机构,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有关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将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生存形式 ,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 ,已成为严重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如何尽快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电子商务教学模块的内容要点。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和关键环节,信用风险的量化和模型化是现今信用风险研究的主要趋势,随着对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领域的探索研究不断地深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刻不容缓.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指出其特征和优缺点,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们已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开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电子商务舞弊在发生频率和数量上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电子商务舞弊的发生方式,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电子商务舞弊的发生,对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础,也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各种信用问题屡屡发生,各项法律制度急需完善。在赊销日益成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极其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信用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几点强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案,以期对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