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使用中的模因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中的模因与认知语言学中的域的相互耦合、相互整合构建成一个能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不同语言现象做出一个更为统一的解释理念——模因域。本文首先简要地阐述模因论中的模因概念,然后以模因论为视角提出语言使用中的“模因域”。它认为,从交际本质来说,人们是以“模因域”为单位来使用语言、认识与体验世界的。模因域具有五个主要特征:层级性、全息性、有序性、动态性与演化性。  相似文献   

2.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们可以凭借该理论来重新审视言语幽默。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形式分为“拿来”型、“改装”型和“原创”型等三种。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运用策略大致分为预设前提,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挟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类别。  相似文献   

3.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是通过模仿、复制,尤其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中国英语是一种跨语言文化传播活动,从翻译模因角度来看,其翻译活动是传播和复制过程,等值模因和等效模因是中国英语在新的文化中较为活跃的模因,中国英语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模因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复制和传播。中国英语得到异国文化承认、接受并流传就是翻译模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因的惯性即语言模因保持某一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的性质。语言模因的惯性能够提高语言模因的长寿性、多产性,也能保证其复制的忠实性。具体可以应用在对抗遗忘、模仿、进行大量阅读或听力训练以帮助记忆单词等学习手段上。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模因认知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Dawkins提出的假设,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何自然,2005).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第二语言信息作为语言模因进行复制和传播;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第二语言作为模因输入(模仿复制)和输出(表达传输)的过程;从二语模因接受者的角度探讨影响二语学习者最终获得第二语言模因的两个重要因素:同化和记忆.  相似文献   

6.
“X门”作为一种新兴的修辞表达,在新闻报道与网络论坛中不断“繁殖”与演化。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表达需要对已有模因进行重复使用。对“X门”现象的来源、复制与传播、以及模因变异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赶时髦心理等因素都会引起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淘宝体”这一来自于淘宝网的语体,常见于淘宝网上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交流,是在特定语用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淘宝体”不仅风靡于网络,并正在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生活语用领域,比如大学招生广告、警方交通宣传等等.试用语言模因理论分析“淘宝体”这一语言现象,并对其复制和传播的形式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语言模因论不但可以揭示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更可为预测今后语言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模因,又是模因的载体。语言模因是流行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理论基础。归类、分析及对比近年来流行语的状况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流行语被受体的接受程度是由本土模因与异域模因共同决定的,异域模因不会影响本土模因;模因理论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学习与研究,并用于促进翻译、口语等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广告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语言变异是丰富广告语言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分析了这一现象,旨在能从新的角度来阐释广告语言变异的原因。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广告中各种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使用过程的实质是语言模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相互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积淀于人们大脑之中的语言模因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程式性模因.简单地回顾国内以模因论为视角对语用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以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模因论中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结果所形成的程式性模因,最后从礼貌语言的程式性模因论证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词语变异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是一种文化基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是模因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在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异现象.在发生模因变异的语言部件中,词语的变异是最为活跃和鲜明的.通过对基于模因错误或模因干预而产生的词语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强势模因在语言模因变异中起决定性作用.新词语的产生往往是基于模因变异、建立强势模因的结果.透过语言模因论的视角来观察词语变异现象,分析词语变异发生的理据和规律,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趋势,同时为基于经验主义的语言学习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互联网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流行是语言模因适应信息时代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果.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中发现,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具有选择性;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理据主要是跨文化交流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新创及网络媒体的作用.因此,从模因论的视角解读网络语言的特色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和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和中国文化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途径和强势模因,可以发现中国英语词汇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以及变异的结果,许多中国英语词汇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成为强势模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化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揭示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以新达尔文进化理论为基础,为科学解释抽象语言现象提供了可能.模因传递或复制需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运用模因传播相关理论阐述全球爆红的“江南Style”现象及顺势产生的“XXStyle”模因复合体的新词的生成机制,探讨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为语言的模因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礼貌话语是一种模因现象,它与模因一样处于相互融合或相互排斥的动态过程中,最终形成程式性模因。礼貌话语是语言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积淀于人们头脑之中的程式性模因,是程式性规约、程式性策略与程式性认知等共同互动的结果。礼貌话语的程式性模因可以分为同构异质的与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16.
以语言模因论为视角,结合高级英语课程的特点,着重从成功模因的特点、语言模因复制的阶段以及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等方面,探讨高级英语的模因教学模式,认为: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要筛选成功模因型的语言材料,以便使更多的语句、表达方式、文化知识成为成功模因,以便学生更长久地记住,更多地模仿使用传播;结合模因复制阶段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并运用模因型语言知识点;根据模因复制传播方式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角度解析外来词,可以发现:外来词的形成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和变异的结果.同时外来的语言模因能够融入汉语是由于符号空位、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人们趋新、尚异社会心理的驱动.有些进入汉语的外来词模因由于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得到了更多被复制与传播的机会而成为强势模因,在汉语中保留了下来;那些不符合汉民族语言习惯的外来词模因则因得不到复制与传播而从汉语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文化日益融合。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要传递语言信息,还要传递文化信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翻译的过程定义为模因变体的过程,将目的语模因定义为"变体模因",通过分析得出"变体模因"也存在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并对"变体模因"中的强势模因给予全新的定义。然后,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的角度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方法。经过大量例证分析得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通过异化得到的"变体模因"为强势模因则首先考虑采用异化翻译方法,如果为弱势模因则要采用归化翻译方法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已经成为我国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已经从引进介绍阶段转向应用研究阶段,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挖掘语言模因的本质属性.通过把握其内在特征,可以获取对语言模因的深层次认识,以期用模因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语言模因论主要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教学是如何使语言中的各种模因更好地在语言学习者那里得到复制、模仿及使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