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并不排斥家庭承包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农地制度与农业产业化存在着极不适应的矛盾,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但土地流转应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并不排斥家庭承包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都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中的“适度”指的是时间上的适度,而非空间上的适度,这一理念已有完善的法律前提,但模式尚待探索。  相似文献   

3.
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新型农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豫南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务农人员中生产能手数量和其所在集体内可用于规模耕种的土地数量决定了适度规模可操作的规模上限,同时,当地经济水平和土地亩均受益决定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下限。农业规模经营的大小与土地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无关,狭小的土地面积并不能阻碍土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城乡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影响土地的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适度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取决于非农收入或者说种植业以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4.
论农户家庭承包制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沿海地区的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现象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国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本质和完善的必要性;提出了农户土地承包权在现实中具有所有权分割(分享)性质的观点;阐述了土地规模经营现象的内在机理以及与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处理好两者关系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家庭农场首先需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其所需土地应满足三个基本要件:集中成片、长期稳定、规模适度。在农地权利交易市场上,家庭农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路径一般是先获得众多农户流转和退出的分散的、零碎的承包地,然后进行地块归并与权利整合。传统的高度兼业化的分散型小农经营模式在向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模式转变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瓶颈和障碍,为此,需要构建农地权利市场化配置下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实现机制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利益共享机制、权利均衡机制、冲突解决机制和配套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 不少人都把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对立起来,甚至把它与过去的平均主义的集体经营等同起来,因此,适 度规模经营问题也成了一个许多人不愿悉心探讨的禁区。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今天,拟对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这一创新型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变化、新希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的收益率的有效途径,被各级领导所重视,也被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认识。本文根据广东省茂名市的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和全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新形势下三农问题面临的重大抉择。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是改变土地流转自发、分散、无序状态的基本路径,而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反过来也会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所以,要大力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并以其为土地转入主体、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搭建农村金融平台、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等,以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与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市场经济下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小农经济形式与大市场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人提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要走集体规模经营的道路.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无须登记即可设立,但登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流转的对抗要件。土地承包经营权债权性流转不发生物权变动,无须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仅是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文件,不能起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的作用,也就不能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现行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不能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提供操作规范,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土地管理体制包含行政管理组织体制和土地行政管理方式。2004年以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体制转变为土地垂直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继续沿袭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事前用途管制、事中行政审批、事后调控整治"。学术界对这一土地管理体制进行大量的研究,通过运用文献综合法和对比法,梳理2004年后土地垂直管理体制的研究观点,发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地方实际运行、体制的运行机制和深化体制改革三个取向上。倡导改革土地管理体制的观点集中在理顺各级各部门管理职能权责、改革用途和规划管制方式、建立管理体系、强化监督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2003年6月国土资源部成立土地管理法修改小组,着手修改工作。本文从转变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克服路径依赖;合理配置土地权利;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和改革土地利用管理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创新经营体制,即建立“行业协会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或农户)的“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在强化培育和提高专业大户、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经营的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农业经营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农业经济与农业家庭经营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认识不足、重经营权改革轻所有权改革、“一刀切”等误区。目前,我国各地在实践中推行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既有利又有弊。因此,结合本地实际,推行符合当地情况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路径依赖”的有关思想,在制度变迁中,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时,也应该了解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惯性与趋势,在总结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条适宜的农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权能责任利益对称性、可实行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又与其法律属性不明确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债权形式出现的具有一定自物权属性的且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物权化变迁趋势的特殊的土地权利。本文首先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一个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一般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不可能三角”:解释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利用方式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阶段,当前正处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规定与实践运行状态之间存在着诸多偏差,这导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等三大主体对土地具有六重功能,但不可能三角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同时实现多元主体的多重功能是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未来应通过对土地附加功能的适度剥离、以及土地权利边界的逐步明晰来突显土地的经济功能,进而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完善和拓展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更优配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及农村土地自发变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地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以土地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占有的现状”四不变基础上,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权物权化、农户住宅产权化、农村社会保障前置化”的“三化”模式,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乡村治理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引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赢得农民的认同,重建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随着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的发展,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摧毁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经济基础,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但是,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使农村社会日益开放多元,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自治转型。  相似文献   

20.
宋从越 《阴山学刊》2005,18(4):115-119
目前法学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是物权,而且是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平等的独立物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并非传统大陆法系的私权,而是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于一体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