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由孙志刚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秉志  杜邈 《中州学刊》2005,3(5):72-77
2003年的孙志刚案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此案引发了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问题.鉴于弱势群体自身的生理、社会地位特点和刑法的功能与作用,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应成为我国刑法的一项原则,立法、司法、行刑并重是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必然要求,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扩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范围,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活动经费是NPO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经费模式将直接关系到NPO的发展壮大和长远战略。现有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模式大多是在政府全包或收费营利之间选择,这既可能使NPO失去独立性,又可能导致背弃组织的公益性宗旨。建立政府、企业与NPO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政府与社会的相互赋权,把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和社会捐助结合起来,把接受捐助与合理收费结合起来,将是NPO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认识和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长明 《天府新论》2005,8(2):98-101
当今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但人们在对弱势群体还缺乏一种社会公正的理念和认识维度,致使在处理和对待有关弱势群体的问题上有失公允.长期以来,社会公正的问题倍受西方理论家关注,我们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亦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应首先体现在社会权利的平等上,其次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最后要解决的是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具体可以分为生理性、资源性、突发性、社会性农村极度弱势群体。应根据收入变化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同时从制定依据、标准构成及保障线确定和保障线调整等方面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和社会捐助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的主要渠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涉及管理主体与具体操作方式、管理内容、检查监督机制及资金的保值增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基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其弱势地位.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干预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配正义”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语境下分配正义的具体问题应从政治正义的维度,以弱势群体问题为切入进行思考,即:应当从制度变迁成本担当与收益享有的角度来认识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形成的特殊性,弱势群体应当享有与其成本担当相应的收益;社会二次分配能够从契约论得到合理解释,它是不同群体的互惠过程;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不应仅是基于道义的,更应是基于政治正义的补偿正义.  相似文献   

7.
救灾捐助中的情感疲劳是指救灾捐助者救灾捐助的热情难以持续或救灾捐助的意愿逐渐消磨的现象。这种情感疲劳现象会导致人们救灾捐助态度的冷漠或救灾捐助行为的迟缓。救灾捐助中情感疲劳的原因很多,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其中更多的是社会的原因。要消除和减轻这种情感疲劳,关键的是要采纳以下策略开展社会调适:(1)灾管行为优化策略;(2)捐助对象细分策略;(3)捐助活动分时策略;(4)捐助方式多样策略;(5)捐助信息公开策略;(6)捐助行为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公法学界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应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继续完善传统公法意义上的相关保障性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一方面以服务行政理论为理论依据,要求弱势群体保护由当下的“政治负责”向“社会负责”过渡;另一方面,社会帮扶制度又以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支撑,要求政府由高权强制型向怀柔服务型转变。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应遵循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基本逻辑,而该制度的构建应秉承若干基本思路:破除观念束缚,培育和构建公民社会;丰富社会主体形式,弥补行政保障不足;完善其他社会帮扶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转型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芬 《天府新论》2004,(6):84-86
弱势群体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考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对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研究必须放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群体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的特征,对于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正确认知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理论现状令人堪忧。应通过建立政府调控机制、法律法规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市场社会参与机制和评价监测机制等制度手段,构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