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黑人女性主义小说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进行文学创作,集批判种族、阶级与性别歧视于一身,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文学与批评理论。在艾丽丝·沃克的新作《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由于父亲假借爱的名义对女儿行使“所有权”,致使女儿终身落寞。经过一系列曲折的人生轨迹,父女终于实现了灵魂上的和解。本文就“一个令人震惊的祝福”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  相似文献   

2.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中的一篇。这篇小说讲述了由家里的两床被子引起的黑人母亲、小女儿麦吉和大女儿迪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三位女性人物和作者所采用的意象,显示作者艾丽斯.沃克对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精神世界的关注,揭示其对黑人女性的精神家园的探索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小说《紫颜色》的文本解读,可以分析出作者艾丽斯.沃克对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女不同角色定位的批判和质疑,揭示艾丽斯.沃克解构传统男女角色定位、构建男女平等的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引言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涉足文坛多年,不断探讨分析在种族、阶级、性别歧视的重重压制下黑人女性的痛苦和解放之路。在一次采访中她强调对黑人妇女的热爱:“我关注的是……我族人的生存的完整.对我而言,黑人妇女是世上最迷人的造物”她在《寻找母亲的花园》一书中,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黑人祖母们的智慧和美德,推崇新一代妇女挖掘和继承黑人母亲们留下的独特文化财产。但从沃克的第一部小说《格兰奇.柯普兰的第三次生命》到98年出版的《父亲的微笑之光》着眼于父权制下的父女隔阂和情感冰川,读者看到听到的大都是女儿的哭泣和反叛,奔向自由的决心和光明的大道。黑人母亲们却默默无闻,隐藏在视线的边缘,做一个旁观者。难道母亲不是妇女吗本篇从讨论沃克小说里的母女主题入手以期揭开沃克的妇女思想的盲点和暖昧之处。《梅丽迪安》:母亲是镣铐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爆发了第二次浪潮,女权主义学说纷繁复杂,在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生育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声音。以激进女权主义为例,按照对生育问题的不同看法,女性主义学者罗斯玛丽将其大概分为“激进-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文化女性主义”。激进自由女性主义者认为“生物性的母亲身份使妇女在身体和心理上都...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笔下的非洲充斥着因殖民侵略而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位移者形象,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洲部落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而经受着巨大考验。沃克由此提出了在不利环境中保存非洲黑人文化这个美国黑人及非洲人民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关注非洲部落及其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同时,沃克探讨了位移者,包括非洲部落、非洲文化和非洲女性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提出的“妇女主义”与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相别,其作品充分体现了她对妇女解放的关注。从沃克的妇女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其代表作《紫色》中主人公茜莉,可看出她对妇女文学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讲述了美国南方黑人妇女西丽的故事。西丽在给上帝的信中诉说了自己的生活。小说展现了西丽寻求并确立自我的过程,即她从一个天真的女孩成长为独立的妇女,从迷失自我到解放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是评论界公认的具有“颠覆性”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涉及宗教、种族、边缘问题、妇女权益与地位等诸多方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传统思想进行了颠覆性思考,中国的爱丽丝评论几乎都在研究她对上述问题的观点,但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下,《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小说所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却又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9.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艾丽斯.沃克是近年来美国文坛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她通过对黑人女性婚姻生活的细腻描写,揭示出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反映了黑人女性从服从到觉醒,从抗争到赢得自由和独立的艰辛历程。本文结合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分析西丽的内心蜕变历程,得出了黑人妇女唯有自信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可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代文坛杰出非裔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非常关注族裔语境下黑人女性生存状态,非常关注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和性别歧视以及这种歧视对黑人妇女的影响。沃克对生态危机也表现出极大忧虑和担心,在她近期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逐渐成为她的创作核心。小说《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父权社会统治下所受到的遭遇,同时表达了沃克对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犬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3.
艾丽斯·沃克笔下的非洲充斥着因殖民侵略而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位移者形象,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洲部落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而经受着巨大考验。沃克由此提出了在不利环境中保存非洲黑人文化这个美国黑人及非洲人民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关注非洲部落及其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同时,沃克探讨了位移者,包括非洲部落、非洲文化和非洲女性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许多作品都在让读者意识到基督教虚伪面的同时,极力为以泛灵论思想为基础的原始宗教正名,主张信仰的多样性。在她看来,这些朴素的宗教信仰积极健康,无论是在尊重女性,还是在尊重自然方面,泛灵论思想都远远优于被白人狭隘化了的基督教。在她小说创作中,沃克既通过泛灵论思想对带有偏见的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上帝形象进行颠覆性解构,又看到了泛灵论思想中尊重人性的一面。不仅如此,泛灵论思想在她作品中有时还能成为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抗争不平等现实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一名妇女主义、环保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倡导者。其作品以研究黑人妇女的宗教观和宗教经历为基础,并以"精神的幸存"为主题,但与基督教信仰准则迥然有别。小说《紫颜色》体现出沃克的精神世界是对美国基督教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对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回归。她的作为"祈祷辞"作品的精神意义不仅在于祈求一个和谐大同的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中的宗教,种族和性别压迫,让世界更加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浓厚人文情怀的作家。两性关系是他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一个切入口。师陀作品中的现代婚恋观表现为:理想的家庭生活,是以男女互爱为基础的、和平宁静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稳固的经济基础才能强大婚姻自身,但过度地追求金钱,也会毁灭爱情;理想的女性,既有传统美德,又具备主体意识。师陀设法在一种健康的婚恋关系中寻求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和解,因为它是整个人类获得幸福与和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女作家艾里斯.沃克被誉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和"代言人",其作品广为女性主义者推崇。她的长篇小说《紫色》,蕴含了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生态意识,主人公西丽在男权思想奴役下的悲惨遭遇以及她最终摆脱思想束缚、取得独立自主的艰辛历程,在深刻揭露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父权中心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立场。  相似文献   

18.
明清家族小说的审父母题一方面基于父辈的忧思,肯定传统父性文明的正面价值,呈现颂父倾向;另一方面,以子辈的叛逆视角将父亲隐退或是正面作用弱化,甚至审丑化处理,在父子冲突中呈现渎父倾向。这种颂父与渎父并非二元对立的形态,而是父与子的对视、"他审"和"自审"的互审式结构形态,在否定中的肯定和肯定中的否定的过程中重构理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19.
小说《紫色》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重要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布鲁斯音乐和蓝色为基调的象征意义写作策略,对小说中几位黑人女性代表耐蒂、莎格、索菲亚进行了生动的性格描写。作者在小说中重点描写了女主人公茜莉的姐妹情谊,茜莉的宗教信仰独立和经济独立。小说的结局是主人公茜莉最终摆脱男性压迫。小说《紫色》的结局给现代女性一个启示:那就是现代女性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从精神上、经济上独立,并最终得到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