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里,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实践关系,环境生态状况反映着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状况和科技发展与应用状况.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在实践关系中不具有最终的目的价值,解决环境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合规律性重建问题,而且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合目的性重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文化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公平与公正,才是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窦潮 《九江学院学报》2004,23(4):101-103
社区文化重建是社区重建的重要任务 ,其本质意义在于培养社区现代文明的精神共性 ,为城市现代化奠定精神底蕴 ,最终促进人的现代化。作为承担社会文化传承任务的图书馆 ,应该关注人文精神 ,找到自身在社区文化重建中的准确定位 ,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 ,为社区文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着重对社区文化重建的基本特征和图书馆的人文思考、社区文化重建的任务与图书馆的人文定位 ,社区文化重建中图书馆的特殊人文功能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建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蔓延全球的生态困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它迫使人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认真反思。社会生态论者认为生态难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应用引发人地关系的对抗,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为本",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性统治形式,才能够重建社会生态平衡,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精神生态论者认为精神价值的消解引发自然生态失衡,只有通过精神自由的回归重建精神生态平衡,才能够推进个体生命秩序与自然生态秩序的辩证契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是辩证有机的"生态大系统",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构是以人的感知和体验为中心而展开的.概而言之,它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子系统.城市在生态化过程中必须以这三个子系统为建设路向:其一,在城市中培植自然生态,让人重新返回自然;其二,强化"场所意识",努力营造各种有利于居民交流、娱乐和想象体验的场所;其三,保留城市的人文景观,维护精神生态,让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依归之所.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保护与改善,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导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特色的丧失与城市文化的趋同.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总结与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审视与探索适宜的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措施.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当前,我们尤其要防止借保护文化多样性之口行毁坏人文生态之实,降低人类精神文化的品质.城市发展能否为寻求文化认同的社群留下生长空间,如何让传统文化实质地进入城市公共生活,是当代城市发展与文脉接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与城市观的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系统整体观、自然与人共生、网络化与模型化构成了现代城市的生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和现代城市研究的生态思维方法。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普及和完善 ,必将带来城市发展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7.
: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的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的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庆精神已经成为薪火相传的城市精神。在新时期,大庆人又赋予这些精神财富以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创新、开放发展、合作共进,生态宜居、民生为本、跨越发展,一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庆市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直在寻找一条和谐、兼容、科学的模式,让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与文明创建相辅相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建之路。  相似文献   

9.
麦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比》是一篇具有深刻现代生态内涵的小说.小说背景华尔街高楼林立,办公环境封闭压抑,工作单调沉闷,呈现出一幅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失衡的现代荒原图景.在华尔街现实之墙及其建造的精神之墙中,巴特比成为一个精神生态失衡的“迷途羔羊”.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中,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必须守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发展观已不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发展的目的并非无限满足人类欲望。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生态城市,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厘清生态城市发展的障碍,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