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其根本要义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必然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中国的政治发展中,我们对以人为本政治理念的认识存在一些简单化的理解,贯彻以人为本还面临着制度化困境。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价值加以确立,让以人为本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政治自觉,同时加强以人为本政治理念的制度化建构。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核心理念可以被提炼为以下几个方面:贵和尚中,以人为本,整体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研究在我国的双重进展,“发展”已经成了一个使用濒率很高却又颇为模糊的词汇。仔细观察就可发现,启蒙主义的进步论、与胚胎发育含义相结合的黑格尔理性发展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观念都时常被当作当然合理的东西予以使用,甚至加以弘扬。这一事实更加重了丹尼斯·古雷特如下断言的份量:“我们如果不掌握发展的内在含义,不管有多少关于发展的资料,用处也不大”。这就不能不使哲学提出分析“发展”观念的任务。一、走出胚胎发育隐喻的误区“发展”一词(development)在近代最先出现于对胚胎发育的研究中。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近代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在胚胎发育的基础上结合人文主义的规范和基督教线性时间观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胚胎发育的定向性、发育过程具有的严格步骤和预定必然性,以及对同类的绝对普适性,为近代发展观念奠立了基本的内涵:发展具有同定的目标、是一个由各分段步骤组成的线性进程,其行进由最初便内在其中的必然规律支配和决定着,这一进程对同类具有普适性。由于现代化的一个中心涵义是理性化,所以,近代以来被大加弘扬的人的理性就被理性主义发展观当作发展的前提来对待,以致于把它当成发展的胚胎基  相似文献   

4.
向林  李华 《学术探索》2014,(5):110-11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商品化大潮席卷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产业化,诗歌领域也未能幸免,诗人亦不再是传统意识上诗人了,诗人的信念与责任开始动摇,批量生产的诗作多为了追名逐利,平庸肤浅的"诗"败坏了诗的品位。诗歌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当下这个信息技术化、传播迅捷化、诗人群青年化的大时代背景对于诗歌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当代新诗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困境与希望相依,对其现状与发展无须过度悲观。  相似文献   

5.
陈平原 《云梦学刊》2010,31(6):5-10
当代中国的"人文学",可以落实在大众传媒,也可以藏身于研究院;但毫无疑问,大学是其存在、延续以及发展的中心。大学里的人文学,其影响力往往溢出校园,扩张到整个社会;但反过来,人文学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6.
王聚芹  苑英科 《兰州学刊》2010,(7):10-12,66
有些学者或囿于西方诠释学视界,或穷究“跨越”实践中的失误而批判马克思的“跨越”思想,其立论根基多有偏颇。实践证明,东方社会主义是“跨越”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仍需进一步张扬马克思“跨越”发展精神。跨越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术界肩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21世纪“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大使命,基于一个“反思的问题学”视域:要准确揭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出场、何以发展的现实根基和出场语境,用时代精神、时代内容、时代风格、时代形态、时代话语与时俱进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刻解答21世纪的系列时代问题。一是要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之成为能够引领从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奔向新科技革命的强大潮流的思想旗帜;二是要深度展开全球资本新变化原因和本质的哲学—经济学批判,深刻把握全球大变局的走向,科学解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三是要把握从“观”到“体系”建构的思维转换,全面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四是要以“反思的问题学”实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自觉,推进研究范式创新与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人类发展与中国人学研究”笔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现代化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在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看到: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都把人学研究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最近,国内哲学界部分学者就“当代人类发展与中国人学研究”专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的观点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总体格局中,依托互联网络而发展壮大的草根传媒文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通过以南京市民为主体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在草根传媒文化所包含的视觉资源中,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备受瞩目的对象,其关注度与被调查者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市民对草根传媒文化的参与方式主要为转发和分享,多数人不会主动创制并上传相关图像或视频;多数被调查者相信,草根传媒能有效推动社会监督行为的实施,并有助于保证公众意见的自由表达;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草根传媒所引发的伦理越轨现象有较清醒的认识,并认为有对其加以整治与约束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当“纯文学”作品失却了它在七十年代末曾经有过的“轰动效应”之后,中国当代文坛似乎也随之失却了往日的魅力。八十年代中期,以《公共汽车咏叹调》、《五·一九长镜头》等肇其始的“纪实小说”出现,恰似一阵劲风,吹皱了当代文坛的“一池春水”。嗣后,《唐山大地震》、《世界大串联》等一系列纪实作品相继涌现,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除了个别作品因“真实”问题而出现纠纷、甚至对簿公堂之外,纪实小说从崭露头角到被人接受,其范围之广泛,速度之迅猛,反响之强烈,都令人为之瞠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整体结构性变迁的历史进程。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一部分的当代中国现代化,既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性,发展目标的整体系统性,发展战略的全面协调性和发展模式的后发跨越性等。这些特点是由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国情及所处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于洋  李谨丞 《理论界》2013,(10):16-18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中间阶层”,一般指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受过系统教育、拥有相对稳定经济基础、政治参与热情较为强烈的中青年社会群体.他们是当代我国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一支新兴实践力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又有可能异化出部分散发负能量的“新阻力”.以辩证的逻辑去审视其双重影响,便于党和国家更好地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理念作了重大创新,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使之具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理念的理论品质;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已经展现出了核心理念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平正义是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团结的旗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是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伦理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20,(3)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是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理论形态——中国哲学——受到贬抑的重要根源。百多年来,中国哲学研究者努力探索传统理论现代转型的路径。他们从现实的事功需要出发,以西方哲学的思辨框架对中国哲学进行批判和改造。然而这种努力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中国哲学丧失了自身的活力和特色。中国哲学具有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认知世界的独特思维模式、处理现实问题的独特价值立场,具体表现为对“道”的皈依立场和以道之“正”治世之“不正”的理论旨趣。只有重新回到这一本质和根基,确立以“道”为价值根据、以“正”治现实问题为学术立场的哲学发展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重建中国哲学面向现实的自然、自由、自主发展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改革开放20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化建设正在改变我们社会的面貌。任何经济关系都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使其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中所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在人们的观念。舆论、信念和价值目标中得到认可和维护。这样,伦理道德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势在必行,而指导中国当…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将“旅游中国”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突破将“旅游”与“社会”视为两个独立并行领域的二元思维,可对中国旅游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嵌交织的复杂图景展开更具整体性、整合性和历史深度的刻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发展“黄金十年”的社会效应已远远溢出其经济产业属性:对内,旅游是体现人民主体性、创建和美家园、塑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旅游即社会生活,进而在中国多区域、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下,通过构筑互动交流的旅游“融空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通过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旅游外交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在全球互动中推进文明互鉴,增进文化自信。旅游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话世界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发育似有一个可以辨析的年轮:1971年面世的《从作品到文本》堪称其文本理论建构的轴心。在之前的4年与之后的4年里,巴尔特从作者功能、文体生成、阅读与书写机制、文本类型等界面,精心构筑其作品/文本理论,显现出不断深化的探索轨迹。清理这一轨迹,有助于反思巴尔特的文本理论之学术史价值与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