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诗中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怀古咏史诗,据我粗略统计,有近百首之多,无论其绝对数量和占李白全部诗作的比例来看,都是不容忽视的.此外,李白这类作品内涵丰富复杂,它不象纯粹的咏史诗那样只是一味地翻衍古人古事,而更多的是借古喻今,从历史题材出发,大加生发敷衍,表达他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对现实的联想与批判,是他对现实生活感受的折光,具有极为显豁的伤今情调.是李白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李白必须涉及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身世复杂,阅历丰富,足迹几乎遍及唐代中国的主要地区。在他的诗文创作中记载了李白一生的政治追求、功业之念与他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在他流传至今日千余首诗中,怀古咏史诗歌占了一定的比重。所谓怀古咏史诗歌是指以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变迁为其吟咏对象而写的诗歌,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源远流长的。沈德潜《古诗源》里辑录的一些上古时流传的谣谚就有咏史的成份。《诗经》中部份篇什也有追溯历史人物重要活动的章节,这些都容涵咏史的成份和意味。当然,真正以历史事件的变迁和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作品入手分析 ,着重指出李商隐的咏史诗对于杜甫咏史诗在内容和技巧上的突破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内容上 ,李商隐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更加直接 ,讽刺更加强烈 ;二是在技巧上 ,李商隐把咏史的议论与抒情、描写相结合 ,提高了咏史诗的诗情画意和概括性。通过这两方面的突破创新 ,咏史诗到了晚唐 ,到了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人手里 ,才真正超越了杜甫 ,达到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4.
早在16年前,缪钺教授就曾提出:“研究杜甫及其诗歌,前途是很广阔的,有不少新领域等待开辟。”我以为,杜甫的超前意识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的新的研究课题。 杜甫在长江三峡地区一共居住了两年零九个月,写诗481首(其中佚失一首,现实际只存480首诗)。在这480首诗中,有一首非常特别,它就是《青丝》: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扫蜂蚁。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粉期。不如面缚归金阙,万一皇恩下玉墀。  相似文献   

5.
在现存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涉及某些历史故实、或某一古人史事,具有一定咏史怀古成分的诗篇,俯拾即是,数量相当可观。但真正以“咏史”为题的,却没有一首。题为“怀古”和“述古”的,也仅仅只有五篇。就是以历史为题材,抒发感触,寄托怀抱,称得上是咏史怀古的作品,也并不算多。为了便于考查,如果把咏怀对象的历史界线规定在唐代以前,其咏史怀古之作大概有四十多首,分布在杜甫一生的各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几乎有一半的作品,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内写成的,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与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唐诗人杜甫有一些表达复仇思想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杜甫以鹘作为击恶排难的意象,寄托复仇精神,表达了对危害国家人民的恶性势力的挞伐。杜甫的复仇精神并非单纯的发泄豪侠意气,而是与他的儒家情怀、家族门风、豪侠气概以及爱国爱民思想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贵族精神与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社会是由贵族社会脱胎而来的平民社会,现代性是一种平民精神。平民精神具有功利性、世俗性、平凡性,并形成了大众文化。贵族社会形成了贵族精神,具有超越性、自由性、高贵性,并形成了精英文化。在现代社会,贵族精神成为批判现代性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社会在秦以后是平民社会,形成了平民文化传统,贵族文化传统薄弱。在五四运动和人民革命中形成了新的平民文化传统,贵族文化传统被清除。当代现代性也具有片面性,大众文化极端发展,缺少精英文化的制约,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因此,必须吸收贵族精神,建设精英文化,开展对片面的现代性和大众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批判精神与创新型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要探知、要发明的认识客体的理性审查,是理论创新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怀疑和批判活动是发展和创新的内部推动力量.创新型大学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以批判精神为基础和条件的.批判对创新型大学的特殊作用,直接表现为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提升创造力的高度、熏陶创新人才等方面."高深知识"的自由探究,使高等教育的批判具有独特的权威性,其影响深刻且广泛.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使每一个教育对象能借助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使每个教育对象都能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创新型大学的教师应在学校和周围环境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思维、批判意识、批判能力、批判方法、批判态度,以及真诚、独立、负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人格.  相似文献   

10.
对要探知、要发明的认识客体的理性审查,是理论创新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怀疑和批判活动是发展和创新的内部推动力量。创新型大学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以批判精神为基础和条件的。批判对创新型大学的特殊作用,直接表现为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提升创造力的高度、熏陶创新人才等方面。“高深知识”的自由探究,使高等教育的批判具有独特的权威性,其影响深刻且广泛。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使每一个教育对象能借助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使每个教育对象都能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创新型大学的教师应在学校和周围环境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思维、批判意识、批判能力、批判方法、批判态度,以及真诚、独立、负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人格。  相似文献   

11.
肖滌井先生在他著的“杜甫研究”,书的“尾声”后面写道:“我誠恳的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教!——为了我们的詩人——杜甫。”在这本书的“前言”里也说过这样的话:“我经常怀着这样一种心愿,就是:把詩人杜甫和他的詩,向广大的劳动人民介绍,让广大的劳动人民也懂得他和他的詩。”这种心愿是好的,向广大的劳动人民介绍我們伟大的詩人,劳动人民自然是应该欢迎的了。但是、劳动人民不需要为了了解杜甫  相似文献   

12.
丁芒,乃当代文坛之骁勇,且诗且文,十八般兵器轮流运作,而以诗名为最盛。其诗亦今亦古,题材几乎遍及所有。如果要对其诗歌美学品格作一总体印象的评判,则可以雄健壮放而蔽之,大有燕赵悲歌之风韵。而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则是那些怀古咏史的篇什。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哲学史上,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最终都归结为对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它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源的、何者是派生的,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存在的问题,亦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唯心主义一元论也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不是统一于物质,而是统一于精神,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则是精神的外化和派生.除上述两种观点外,对于世界本源问题还有另外一种回答,那就是二元论观点.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盈盈 《南都学坛》2002,22(1):113-116
教师的批判精神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这一目的 ,应该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更新知识结构 ,启迪教育智慧、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情感等方面入手 ,使教师的批判精神得以养成。  相似文献   

15.
就批判的本来意义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政治色彩.它作为一个中性词汇,贬用批判,褒亦用批判.不过,批判就必然涉及个人利害,所以做出批判,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胆识.批判个人,意味着推翻以前的自我;批判流俗则意味着冒犯众人;批判当政者,更需要不计个人私利的超然勇气.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分层次的,批判属于高层次的能力,它在记忆、理解、综合、运用之上,因而批判是组织能力的一种表现.作出批判是推动进步的开始.对个人生命价值及其学说的提升而言,离不开批判;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也离不了那些有较高智慧、较清醒头脑者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经济上的困顿,杜甫栖居成都草堂。草堂使杜甫从空间上避开了战乱,安逸宁静的草堂生活可从精神上弥补先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憾。栖居草堂,乃是客观情势所迫,并不是真心归隐,杜甫以矛盾的心态对待草堂生活。儒家思想的影响、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的两重性带给他情感归属的困难。草堂期间杜甫虽然表现出了怡然自得、尽享天伦的情趣,但他的心灵深处是复杂的,杜甫不能完全消融在自然之中,他在精神上始终挣扎在叹世思乡、忧时嗟身的痛苦之中。草堂不是杜甫的“桃花源”,只是给杜甫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心灵栖息地,并不能真正消解“思家则生愁,睹景则销愁”的矛盾心态带给他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哲学要改变落后的现状,就要关注人类的命运,这是关注来源于一种超前意识,这是哲学走向21世纪的生长点,也是21世纪哲学的主要标点。哲学应当走在时代的前面,超前反映时代的脉博,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为人类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命运提供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的哲学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其学以今文经学为圭臬,借考证经史的形式发挥<春秋>公羊学微言大义,批判黑暗现实,慷慨论天下事,阐发更法改制的经世思想.自珍一生虽不得志于仕途,却因其文学天才和充满忧患批判意识的哲学思想而成为晚清思想界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尊我任侠的主体精神与乘道归虚的幻灭感构成龚自珍思想性格的内在矛盾及难以抹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作文和作文教学离不开直觉 ,但如果一味地夸大经验、灵感的作用 ,就会陷入直觉主义的泥潭。直觉主义作文教学理论具有直感性、神秘性、蒙昧性的弊病 ,我们可以用科学主义之长以济其短 ,从而宏扬作文教学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理论形态并被写进党章和载人宪法,主要在于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性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突破不是个别具体结论的修修补补,而是集中于一些重大基本结论与基本观点之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不是书斋思辨的产物,而是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与科学思维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