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民革命的高潮。以太平天国为中心、遍及全国各省区的各族人民大起义,把当时的反动统治——清王朝推到复灭的边缘。对于这个反动王朝说来,当时的严重问题不仅在政治上因循泄沓、腐朽透顶[注一],财政上山窮水尽,人不敷出[注二],而且,比这些更为直接、更为迫切的,还在于军事上丧失了抵抗的能力,找不到一支堪用的武装。号称“天下无敌”的“八旗劲旅”,二百余年来过着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早已变成了靠剥削汉族劳动人民为生的寄生虫,还在清朝初年扑灭“三藩之乱”时就已显示出它已丧失了战斗力。所谓“国家经制之兵”的绿营兵,则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和社会予盾的日益激化,也迅速变成一支“平乱则不足,扰民则有余”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地主武装团练的活动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团练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而组建的,是作为挽救清王朝的辅助力量而存在发展的。从阶级实质上说,团练是一支彻头彻尾的地主阶级武装。广西团练自然亦不例外。这样一种地主阶级武装的内部情况(诸如组合方式、人员构成、经费来源、思想维系等方面)具有一些什么特色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清初反清斗争是中国的国内斗争 在谈清初反清斗争的性质时,首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卽清初的反清斗争,是中国的国内斗争呢?还是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统治的斗争呢?关于这个问题,看法并不一致。近年来在我们出版的某些历史著述中,有些把清初的反清斗争说成是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把清政权的统治说成是外国对中国的征服,把明王朝和清王朝两个中国地主政权之间的矛盾,说成是中国和外国的矛盾,等等。一句话,不把入关以前的清政权看做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单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当这场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猛烈冲击着清朝封建统治的时候,对于中心地区在黑海之宾的俄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沙皇俄国的统治者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俄国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太平天国史的究研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农奴状态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就在这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以及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积极参与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罪恶勾当。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猛烈地冲击了沙皇政府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5.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宣告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过了八年四个多月,1851年1月11日,震憾全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场大革命——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这场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革命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本文准备着重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及国内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清军,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支最庞大的部队。17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靠着这支强大的军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建立起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大王朝,雄踞东亚,威震全球。清王朝在它长达两个半多世纪的统治时间里,随着建国和后来帝国主义入侵以及内部农民起义,清朝反动统治者为求生存,曾对清军进行过三次重要的变革。结果,统治阶级越变越反动腐朽,而军队却越变越近代化,最后,清王朝被自己的新军所埋葬。因此,清王朝成于清军,败于清军。对这一特殊的矛盾,本文将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7.
论清末新军向革命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新军,是清政府举办所谓“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作为清王朝的一支反动武装,在镇压人民民主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它的一部分却以清王朝的掘墓者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武昌首  相似文献   

8.
略论太平天国的文化礼仪改革沈红霞,刘洪英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文化礼仪看作是维系封建政治统治和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一切反抗封建秩序的斗争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起对封建文化礼仪的冲击。太平天国要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势必“要颠覆自古以来的民族迷信礼法和信仰...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这次农民革命发动群众之广,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次农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封建统治者,深刻地批判了孔孟之道,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于清王朝的打击和影响,已有不少论著进行了研究,不过其着重点多在叙述当时发生的一些变化。本文拟就清朝政府方面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在财政、军事和外交上采取了哪些对策和措施,以及这些对策和措施产生了哪些后果,作一点探讨,以此求得更深入地从长远的历史过程中考察太平天国的兴起和清朝政府逐步衰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洋军阀统治的合法化考虑及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政治统治的维持必须以合法性作为基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所谓合法性表现为社会对政治统治的信仰和认同。北洋时期的各派军阀为保证自己的政治统治,无不希望在合法性问题上做出考虑。然终其统治,这种合法性却始终未能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大小军阀纷争不断的政治局面。并最终导向了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本文对此作一探讨。辛亥革命的成功表明,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已不复存在。作为一个中央政权,在外事活动中一系列无可挽回的失败,说明在民族救亡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社会主题的情势下,它已逐渐抽取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国家…  相似文献   

12.
距今八十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伟大革命。这次革命,在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下,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获得空前的大解放’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3.
一、鴉片战爭对东莞社会政治經济的影响 鴉片战爭是西方資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中国古老封建帝国的大門,在种种“条約”的保护下,侵略势力象海潮一样地涌进来,以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經济开始解体,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东莞处在西方資本主义侵略之衝,鴉片战爭首先在这里爆发,所受的破坏当然是倍加严重的。就現有的零星資料中,也能看出在这十多年間东莞社会的急剧变化。战争的破坏和封建剝削的加重在战爭和战后的十年里,英国侵略軍曾經五次占领虎门、太平一带市鎮村庄,除毁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清史学派认为,清朝的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民族政策与其中原政策完全不同,是一种自觉隔离汉文化的政策。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是"族类隔离"。这些研究视角和结论均具有片面性。清朝在北方各民族区域设置机构直接统治和管辖,并依其俗而治,得到了各民族的拥护。正是清王朝对中国各民族有效的统治,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基础和民族格局。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是一种正向的政治变迁,晚清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后发外源性政治发展的实践过程,历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形态、统治集团陈旧而狭隘的统治意识和统治心态、及国内政局动荡失控等政治阻滞因素影响而失败。研究总结这一历史实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更可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与宪政思想在中国的宣传与传播,中国民众在思想观念上逐渐觉悟,对沿袭了两千多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合法性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动摇与否定,推崇西方民主制度。这样,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清王朝为挽救这种合法性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但这些改革却事与愿违,引发了更深层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终究无法挽救最终覆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八旗的主体是满族,是清代社会的特权阶层。它做为清王朝民族压迫与统治的象征,被满洲贵族视为“根本”,是反清斗争锋镝主要目标之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革命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革命排满”与以往的反清斗争有着本质区别。即革命党人不是将满族或八旗做为一个对立的整体看待,而是把满洲贵族与广大满族人民、八旗上层与下层普通旗人区别对待,将抵抗革命、誓死效忠清廷的顽固分子与欢迎革命及保持中立的旗人区别对待。这一理论的具体实施,即争取了进步的旗人参加革命或同情革命,也获得了驻防部分旗营的和平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冲突,加速了革命进程和清王朝的分崩离析。因此,“革命排满”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确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8.
爆发于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革命,正是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矛盾冲突、渗透融合,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因此,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太平天国带有近代色彩,具有了超越同时代人的近代开放意识。它适应了时代潮流,反映着时代特征,具有时代精神。在中国思想意识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对外开放意识的表现 (一)从思想上学习西方,引进、利用、改造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 历代农民战争,往往以中国传统宗教作  相似文献   

19.
1848年3月爆发的德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德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资产阶级的集中统一的共和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劳动农民(主要是农业工人、佃农、小农),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其中无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论太平天国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从东方和中国社会性质、特点和太平天国革命本身的实际出发,认为这场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激发了中国社会内部矛盾而引起的;是在中国陷于瓦解状态和“半文明制度”的新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太平天国是打着宗教旗帜和以民族形式出现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反侵略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马克思对太平天国革命可能出现的前途作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预测,同时又预言太平天国对欧洲的革命可能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