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华 《齐鲁学刊》2012,(5):78-81
众多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内学者倾向于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视为一种就资本主义人权理论而论的"人权问题上的形而上学或神话学批判理论",而对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建构却没有给与关注。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并非局限于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而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构建出了无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建构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解和认知,确切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考量内含着"人权"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图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权观的“生存实践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人权观以生存实践为现实基础,以对劳动本质的异化的揭示为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人权观的现实,颠覆了西方近代人权观以抽象的、普遍的人性为基础的形而上学,解构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劳动异化及其人的丧失之间的关系,建构了以生存实践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人权观,即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只有把劳动者的生存实践由维持自身的生命存在变成人的自由自觉的追求个性的活动,真正的人权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夏凡 《河北学刊》2006,26(1):9-11
“物役性”概念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最核心的概念。同"似自然性"概念相比, "物役性"概念更好地展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理论的"主体向度",也就是马克思历  相似文献   

4.
苗贵山  冯敏 《北方论丛》2005,1(1):108-111
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其目的不是要抽象地批判和否定人权,而是要彻底颠覆近代西方人权观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实质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产阶级人权观,实现了批判与建构的真正整合.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历史现象学是其理论中主客体两大向度走向统一的必然产物。其创立的重大意义在于,实现了哲学理论批判与经济学实证研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真正统一,使得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论进一步深化,并直接促成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以压促变”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的学习,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省社联邀请我省部分理论工作者于1991年12月17日举行了人权问题座谈会。与会同志就人权的基本内容、人权的阶级性、中国与西方人权状况的估计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内容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7.
骞真 《东岳论丛》2024,(1):35-40
意识形态的内涵十分丰富。厘清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国当代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探索人类社会进程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对资本主义虚假意识形态的批判到科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建立,马克思恩格斯彻底突破了传统意识形态认识论的藩篱,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理论从“批判性”到“建设性”的合理性重构,从而建立了批判性、阶级性以及中立性相统一的意识形态理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重新考察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发展前景,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理论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当前理论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阐明一系列有关人权的理论问题,确立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本文试从几个基本问题着眼,剖析人权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对立,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根本观点,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性质和根本特征.一、人权是先验的存在,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权问题上,“天赋人权”的观点有着广泛和重大的影响.这一观点集中地体现了视人权为先验的存在的观念,究竟人权是先验的存在,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这是人权观上的根本问题,表现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在狭义上来使用人权的定义的,并以狭义人权为原点,通过揭示人权与公民权的互动关系来展开其对近代西方人权观的批判。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所形成的人权与公民权的分离是马克思人权批判的切入点,而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权批判的方法论,自由人的联合体成为马克思人权批判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春红 《兰州学刊》2007,4(9):22-24
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就一定不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屈胜喜 《理论界》2014,(2):12-15
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重要方法、精神动力和理论特色。以批判为线索能够清晰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萌发于对不公平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公平观的过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使其公平思想走向成熟;在批判形形色色小资产阶级公平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公平思想。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攻击社会主义国家“践踏人权”、“无视人权”,并以此为借口,肆意干涉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内政,以达到其搞和平演变的目的。而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这一“人权”攻势,我们的一些同志却丢下了战斗的武器,挂起了免战牌,似乎马克思主义是不讲人权的,讲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这样就把“人权”的旗帜拱手让给了资产阶级。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至少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一种误解。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讲人权,而且它所讲的人权是比资产阶级更加进步和革命的人权,是完全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立场上的人权观。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为立脚点、系统阐述我国的人权状况和政策的权威性文件,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无端攻击,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文件,也为了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的精神实质,批判资产阶级的人权观,搞清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是至关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人权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弄清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实质,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主要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人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所谓“人权”,即人们的基本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人权概念首先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适应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反对封建统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商赋人权论”,是我们认清“人权”本质,划清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界限的理论武器。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法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群主义人权观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对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国家职能弱化和社会不公平加剧进行理论反思的产物。它强调权利的社会性和社群的人权主体地位,在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方面强调共同的善,以求在个人和集体、权利与责任之间寻求平衡,重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社群主义人权观弥补了自由主义人权观的不足,引发了人权理论不同范式间的对话,成为第三代人权理论的重要铺垫,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道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的本质或人性,是一切人权观、人权理论的基础。而人性或人的本质,在各种文化里都是最深层核心的而且是最历史具体的东西。中西人权观差异的最深刻和细致的根源,就在各自文化传统对何谓“做人”、什么叫“人之为人”的理解里。探讨这差异的工作,即是中西人论的比较研究。这是一门专门学术,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人权问题的讨论尤其要紧。下面就扼要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和人论传统对“人之为人”的各自看法和原因,以及彼此差异与对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集中剖析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天赋人权论、人权的纯抽象性和超阶级性、把人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和人权无国界论。并从人权的产生、实质、两种人权观的根本区别以及西方打着人权外交旗号干涉他国内政等几方面揭示了西方人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19.
人权,是人身自由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权利的总称,它是一定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制度制约,是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因而也是具体的和相对的。历史上和现实上,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就是在批判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基础上弃糟汲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以其思想的深刻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武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不渝地维护无产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权传统,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一、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 国家主权,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行使国家权利的完全自主性,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干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独立和主权,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保障,只能任人宰割蹂躏,便绝无自己的人权可言。这是一个国家维护、保障本国公民人权的前提条件,是人权问题的主要矛盾之所在。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人权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体现了社会历史、实践行动、价值立场三重向度。作为理论形态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昭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理论形态的唯物主义考察,确立了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形态的必然到来;作为实践行动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对于社会空间形态变革的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行动纲领;作为价值立场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明确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批判的根本宗旨,确立了人民群众在空间生产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揭示了资本增殖对空间生产的支配,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引起的异化现象,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对于创造理想社会空间形态的作用,蕴含了人的空间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